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气层自支撑裂缝气−水流动规律试验研究
1
作者 杨学锋 常程 +3 位作者 程秋洋 谢维扬 胡浩然 张振宇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48,共17页
为探究页岩气层自支撑裂缝气−水流动规律,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围压作用下页岩垂直和平行层理自支撑裂缝的气−水两相渗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页岩裂缝表面凸起高度呈高斯分布,随着自支撑裂缝表面凸起数量及高度... 为探究页岩气层自支撑裂缝气−水流动规律,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围压作用下页岩垂直和平行层理自支撑裂缝的气−水两相渗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页岩裂缝表面凸起高度呈高斯分布,随着自支撑裂缝表面凸起数量及高度的增加,等效缝宽和气/水绝对渗透率呈增加趋势;垂直层理裂缝表面粗糙程度高于平行层理裂缝,导致垂直层理裂缝导流能力普遍高于平行层理裂缝;相较于拉张型裂缝,垂直层理剪切型裂缝绝对渗透率升高了3~10倍,平行层理剪切型裂缝绝对渗透率升高了2~4倍;水相流体相对渗透率与水相分流量正相关,水相分流量较高时,水相受到围压以及裂缝表面形貌的影响明显高于气相,裂缝等渗点相对渗透率随着围压升高而降低,随着粗糙度升高而降低。相较于拉张型裂缝,剪切型裂缝内相间阻力降低,水相相对渗透率相较气相升高更加明显,等渗点水相分流量未发生明显变化,垂直层理剪切型裂缝等渗点相对渗透率升高1.39~1.71倍,平行层理剪切型裂缝等渗点相对渗透率升高1.02~1.39倍。研究认识对于指导考虑自支撑缝网导流能力保护的页岩气井控压生产制度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自支撑裂缝 气−水流动 表面粗糙度 相对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早期国家研究中一些概念意义的理解问题 被引量:4
2
作者 谢维扬 《中原文化研究》 2013年第4期5-8,共4页
对有关"早期国家"概念与定义问题的讨论进行梳理和分析仍具有重要意义。"早期国家"应该是关于国家的概念。对夏商周国家作为早期国家的成熟程度应有恰当的估计。就中国个案而言,作为"成熟国家"应该可以... 对有关"早期国家"概念与定义问题的讨论进行梳理和分析仍具有重要意义。"早期国家"应该是关于国家的概念。对夏商周国家作为早期国家的成熟程度应有恰当的估计。就中国个案而言,作为"成熟国家"应该可以考虑具有完整的疆域概念和疆域制度这个条件。对于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应在对概念的定义问题有深入说明和对有关学术史背景有完整介绍的基础上来利用,并将历史学的研究成果丰富到人类学的理论建构中。在特定地域内建立合法统治的传统,是国家制度形成的重要历史性作用,对于探讨中国早期国家进程具有指标性意义。恰当地分析国家制度形成后对周边区域发展产生的巨大历史性影响的具体情况,对于研究中国早期广袤区域内国家化进程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早期国家研究 概念意义 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禹会涂山之意义及中国早期国家形成过程的特点 被引量:3
3
作者 谢维扬 《蚌埠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80-183,共4页
通过文献分析认为,禹会涂山的传说可能具有真实事实的背景,而蚌埠禹会村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使得学者们可以细致分析这一活动的内容和性质,这对于了解包括夏史在内的中国早期国家形成过程及早期历史是有严肃的意义的,并从三个方面予以论述。
关键词 大禹会诸侯 涂山 早期国家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袁淋 李晓平 +2 位作者 程子洋 谢维扬 刘鹏 《天然气与石油》 2014年第2期57-61,2,共5页
水平井辅以压裂措施开发页岩气已成为世界趋势,但由于页岩气在页岩基质和人工裂缝中呈赋存状态,且具有独特的渗流性,其产能分析较为复杂。以常规压裂水平井产能研究理论为基础,考虑页岩气藏吸附、解吸作用,气体在裂缝中高速非达西流动... 水平井辅以压裂措施开发页岩气已成为世界趋势,但由于页岩气在页岩基质和人工裂缝中呈赋存状态,且具有独特的渗流性,其产能分析较为复杂。以常规压裂水平井产能研究理论为基础,考虑页岩气藏吸附、解吸作用,气体在裂缝中高速非达西流动以及裂缝与井筒的耦合,利用保角变换方法推导得到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分析的半解析模型。实例分析表明,水平井筒压降对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较小,产量较低时水平井筒压降可忽略不计,而随着储层厚度、裂缝半长、裂缝导流能力、裂缝条数以及基质内外浓度差的增大,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量逐渐增大,但是增大趋势越来越平缓,最终趋于稳定。因此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应优选裂缝参数,以达到开发效果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压裂水平井 稳态产能 耦合 吸附解吸 高速非达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泄油体模式下水平井产能方程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小龙 李晓平 +1 位作者 谢维扬 王小梅 《天然气与石油》 2012年第2期45-48,58,共5页
水平井产量计算公式众多,不同泄油体模式下的水平井产量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不同。根据油藏大小、水平井段长度及油藏边界形状等因素,将水平井泄油体分为圆柱形、椭球形和箱形三种主要模式。以单相稳态流动为基础,选择国外有代表性的水... 水平井产量计算公式众多,不同泄油体模式下的水平井产量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不同。根据油藏大小、水平井段长度及油藏边界形状等因素,将水平井泄油体分为圆柱形、椭球形和箱形三种主要模式。以单相稳态流动为基础,选择国外有代表性的水平井产能方程,对其特点和应用条件进行分析,同时阐述国内相关学者的水平井产能方程。所介绍的产能公式均是将三维流动转换为二维流动,采用复势叠加原理和镜像反映原理进行数学推导,在形式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都是基于几种理想化的假设条件和一定的简化处理,因此预测结果与真实值存在一定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油体 渗流模型 单相稳态流 水平井 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层水-岩作用机理、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程秋洋 杨洪志 +5 位作者 游利军 康毅力 常程 谢维扬 贾钠 唐雪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8,共13页
页岩气效益开发依赖水平井分段水力压裂技术,然而水基钻井液、碱性油基钻井液、滑溜水压裂液、前置酸液和氧化性破胶液与页岩发生水-岩作用,潜在影响着钻井过程井壁稳定、压裂改造效果、压后闷井及返排效果。通过系统综述国内外页岩气层... 页岩气效益开发依赖水平井分段水力压裂技术,然而水基钻井液、碱性油基钻井液、滑溜水压裂液、前置酸液和氧化性破胶液与页岩发生水-岩作用,潜在影响着钻井过程井壁稳定、压裂改造效果、压后闷井及返排效果。通过系统综述国内外页岩气层水-岩作用机理、水-岩作用下页岩组构响应特征,讨论了水-岩作用对页岩气开发的意义。综述认为,页岩富含水敏性组分黏土矿物等、酸敏性组分碳酸盐矿物、碱敏性组分石英等和氧敏性组分有机质和黄铁矿;页岩矿物组分水解程度极低,但黏土矿物水化膨胀、促缝现象突出;页岩孔隙和裂缝的分布均与化学不稳定组分石英、碳酸盐矿物、有机质和黏土矿物密切相关,化学溶蚀包括酸化溶蚀、碱液侵蚀和氧化溶蚀;水-岩作用下页岩组分溶蚀,诱发孔缝溶扩并劣化岩石力学性质。研究指出,推动工作液配方优化,攻关应用氧化性酸液和氧化性压裂液,有利于提高压裂造缝效果和促进吸附气产出,提高气层采收率;基于闷井压降曲线拐点确定最长闷井时间,构建考虑缝网导流能力保护的控压生产制度,有利于指导气井生产全过程合理控压,延长稳产期,提高单井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层 水力压裂 工作液 水-岩作用 氧化 闷井 控压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槽寒武系筇竹寺组超深层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高产井培育实践与勘探突破 被引量:2
7
作者 郑马嘉 郭兴午 +4 位作者 伍亚 赵文韬 邓琪 谢维扬 欧志鹏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8,共11页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槽寒武系筇竹寺组超深层页岩储层地层时代老、埋藏深度大、热演化程度高,勘探开发难度大,国内外尚无可直接借鉴的经验。为此,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探索建立筇竹寺组“部—钻—压—采”一体化高产井培育关键技...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槽寒武系筇竹寺组超深层页岩储层地层时代老、埋藏深度大、热演化程度高,勘探开发难度大,国内外尚无可直接借鉴的经验。为此,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探索建立筇竹寺组“部—钻—压—采”一体化高产井培育关键技术体系:(1)一体化井位部署,深化筇竹寺组“裂陷槽控藏”认识,明确优质储层分布模式,明确高产井实施技术界限,支撑井位优化部署;(2)一体化钻录定导,基于地质工程参数综合评价,优中选优确定靶体,优化井轨迹,强化地质钻井一体化精细管理,保障优质储层钻遇率;(3)一体化压裂增产,基于一体化压裂模型优化压裂设计,形成“促复杂+扩体积+强支撑+防套变”压裂工艺,有效实现裂缝均匀开启、高效扩展、全域支撑及储层改造体积最大化;(4)一体化精细返排,形成“四因子”返排增产技术,结合精细排采分析平台,实现降低储层伤害与气井增产“双突破”。基于上述技术体系,资201井首次在国内寒武系4500m以深的页岩储层测试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威页1H井成功实现高产井复制,初步落实埋深5000m以浅有利区面积近3000km^(2),资源量近2×10^(12)m^(3)。所形成的高产井培育技术和方法,为破解寒武系超深层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难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寒武系 筇竹寺组 超深层页岩气 地质工程一体化 高产井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角断层板状双重介质油藏斜井试井模型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小龙 李晓平 +1 位作者 张旭 谢维扬 《油气井测试》 2012年第6期1-4,73,共4页
在Ozkan等人研究思路基础上,利用点源函数的思想建立了顶底封闭板状油藏试井模型并导出了其基本解。通过引入直角断层、双重介质系统及斜井,利用杜哈美叠加原理、镜像反映原理和Stehfest反演算法,建立并求解了直角断层板状双重介质油藏... 在Ozkan等人研究思路基础上,利用点源函数的思想建立了顶底封闭板状油藏试井模型并导出了其基本解。通过引入直角断层、双重介质系统及斜井,利用杜哈美叠加原理、镜像反映原理和Stehfest反演算法,建立并求解了直角断层板状双重介质油藏斜井试井模型,得到了考虑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影响的斜井无因次压力和压力导数与无因次时间的双对数曲线,讨论了该类油藏斜井渗流特征,分析了窜流系数、弹性储容比、井斜角度以及斜井中心到断层距离对井底压力响应图版的影响,为直角断层双重介质油藏中的斜井试井解释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角断层 双重介质 斜井 试井模型 压力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气井无因次IPR曲线的新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益 李晓平 +1 位作者 谢维扬 张小龙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2年第3期27-29,共3页
无因次IPR曲线是进行油气井一点法产能试井与预测流入动态的理论依据。在前人的方法基础之上,从气井二项式产能方程出发,将其整理成无因次形式,通过类比与假设,最后结合实际测试资料并采用Excel拟合得到类似于无因次Vo gel方程的气井无... 无因次IPR曲线是进行油气井一点法产能试井与预测流入动态的理论依据。在前人的方法基础之上,从气井二项式产能方程出发,将其整理成无因次形式,通过类比与假设,最后结合实际测试资料并采用Excel拟合得到类似于无因次Vo gel方程的气井无因次IPR曲线新方程。新的无因次IPR曲线包含许多地层和流体参数,这些参数发生变化将直接反映在拟合曲线上,这对气藏气井动态分析及现场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因次IPR曲线 流入动态 气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麦饭石饲料添加剂饲喂畜禽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健康 李英 +3 位作者 王萍 钟元伦 谢维扬 季跃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6期285-287,共3页
用新疆麦饭石饲料添加剂分别对肉用仔鸡、蛋鸡、育肥猪和奶牛进行饲喂试验,结果显示,该添加剂与市场所售添加剂相比,生产成绩与经济效益有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 麦饭石 饲料添加剂 饲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力扩展指数模型法在页岩气井递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满 谢维扬 +3 位作者 张小涛 蒋鑫 蒋睿 张舟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7年第4期79-84,共6页
近年来四川盆地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水平井与体积压裂主体工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川南地区长宁区块的页岩气开发中。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的产量递减规律与常规气井差异大:在初期的压裂液返排阶段,气井产量递减较快,与人... 近年来四川盆地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水平井与体积压裂主体工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川南地区长宁区块的页岩气开发中。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的产量递减规律与常规气井差异大:在初期的压裂液返排阶段,气井产量递减较快,与人造裂缝性低渗气藏气井的早期生产动态相近;后期由于页岩气的解吸附作用增强,气井长期处于低压低产阶段,产量递减慢。北美出现了多种针对页岩气井的产量递减分析方法,但这些方法局限于定压生产的假设,与页岩气井实际生产中受邻井压裂、地面管网建设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变压力变产量生产的情况不相符。通过引入压力重整产量,对扩展指数法进行改进,形成变压力扩展指数模型法(简称VP-YM-SEPD法,即Variable-Pressure drop YM-SEPD法)来解决页岩气井变压力生产数据分析的难题。应用VP-YM-SEPD法分析生产数据,需要气井生产史在半年以上,可以分析得到可靠的递减参数。该方法成功用于分析川南地区长宁区块一页岩气井的生产数据,解决了页岩气井变压力生产的递减分析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变压力生产 产量递减分析 扩展指数法 四川盆地 长宁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水平井两相渗流规律及返排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维扬 朱怡晖 +1 位作者 刘沙 岳圣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51-59,共9页
页岩气水平井在生产过程中会长时间处于气水两相流动状态,初期返排数据对掌握页岩气井生产动态特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国内外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均较少。为了进一步掌握页岩气井初期返排阶段气水两相的流动规律,针对页岩气井... 页岩气水平井在生产过程中会长时间处于气水两相流动状态,初期返排数据对掌握页岩气井生产动态特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国内外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均较少。为了进一步掌握页岩气井初期返排阶段气水两相的流动规律,针对页岩气井特殊地质工程条件,建立了水平井气水两相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开展了返排主控因素敏感性分析,建立了根据初期返排数据进行产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四川盆地南部长宁页岩气田返排井实际返排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储层条件和压裂改造参数影响,页岩气人工裂缝气水两相流动在初期敏感性最强,返排阶段结束时的瞬时气量、压降程度、气水比和日排液量可以有效表征气井生产效果。基于前述研究成果,结合川南中深层和深层页岩气田返排数据资料,探索性地提出了通过初期返排测试数据预测页岩气井产能的方法。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能够较准确地在早期排采测试阶段评价页岩气井产能,明确该区域页岩气藏生产潜力,可以为页岩气田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藏 水平井 气水两相流动 静/动态资料 返排 评价指标 开发方案 四川盆地南部长宁页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树状次生裂缝的页岩气藏试井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建发 常程 +5 位作者 韩建 王庆 赵勋 谢维扬 朱仲义 彭瑀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4-88,共5页
如何在试井分析模型中考虑体积压裂次生裂缝的分布特征,成为了制约其解释精度的重要技术难题。现有常规渗流理论一般不考虑页岩气藏的多重运移机制及次生裂缝的形态特征,为了有效诊断次生裂缝的复杂程度,文章考虑裂缝具有树状分支特征,... 如何在试井分析模型中考虑体积压裂次生裂缝的分布特征,成为了制约其解释精度的重要技术难题。现有常规渗流理论一般不考虑页岩气藏的多重运移机制及次生裂缝的形态特征,为了有效诊断次生裂缝的复杂程度,文章考虑裂缝具有树状分支特征,耦合吸附、扩散等多重运移机制,建立了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流动数学模型。通过点源函数、局部坐标变换、Laplace变换、Duhamel原理和Stehfest数值反演等方法对模型进行半解析求解并进行典型试井曲线绘制和流动阶段划分。提出利用拟压力导数的斜率曲线对次生裂缝发育情况进行诊断的方法,并分析了树状分支裂缝的流量分布特征,最后对一口实际页岩气井进行了解释分析应用。结果表明:通过裂缝干扰段的斜率特征能有效诊断次生裂缝的发育程度,其斜率值在裂缝干扰流动段的值越大、曲线上翘越高则次生裂缝越发育。该研究对于指导页岩气藏压力动态特征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压裂水平井 树状分支 次生裂缝 井底压力动态特征 裂缝流量分布特征 斜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