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地质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1
作者 谢继哲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5-27,共3页
地质学是一门特别重视观察的科学,是一门将今论古、由果推因的科学,如古地理再造就不属地理学而属地质学范畴。由于不同的原因可以造成相似的结果,再者,现存的地质实体又残缺不全,就大大增加了地质工作的难度。
关键词 地质学 发展 问题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新灾变论——星地碰撞假说
2
作者 谢继哲 《海洋地质动态》 1993年第10期1-3,共3页
关于生物灭绝现象有多种假说,但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这是由于星地碰撞所致,本文则根据现有资料提出了疑问,并把作为星地碰撞假说证据的"白垩纪—第三纪交界处岩石中的铱富集"认为可能属火山成因。
关键词 生物灭绝 新灾变论 星地碰撞 火山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底条带状磁异常是由海底扩张形成的吗?
3
作者 谢继哲 《海洋地质动态》 1990年第10期7-9,共3页
根据大西洋两侧的相似性,海底扩张的设想由来已久.19世纪80年代初,Osmond Fisher受George Darwin月球系从地球裂出假说的启发,提出月球从太平洋区飞出后形成巨大坳陷,由于重力作用可使大陆向该处滑动.1907年Pickering对此做了更进一步... 根据大西洋两侧的相似性,海底扩张的设想由来已久.19世纪80年代初,Osmond Fisher受George Darwin月球系从地球裂出假说的启发,提出月球从太平洋区飞出后形成巨大坳陷,由于重力作用可使大陆向该处滑动.1907年Pickering对此做了更进一步的阐述:有四分之三的轻的地壳从太平洋抛出后,其余轻的地壳破裂为东西两个大陆,象大块浮冰一样向太平洋坳陷处漂移,大西洋即这一破裂的产物.至本世纪初,地幔对流的设想引起了一些人的重视,提出了一些与板块构造说极为相似的假说,如Ampferer和Wegener等。至30年代初,Holmes的海底扩张和消亡图式已和板块构造模式没有多大差异。但这些并未得到较多地质学者的赞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扩张 板块构造说 居里等温面 条带状磁异常 东北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学中的主要问题和方向
4
作者 谢继哲 《海洋地质动态》 1985年第2期9-10,共2页
C.L.德雷克在1983年末于美国地球物理协会地球物理周报上发表文章,谈到了地学中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方向,摘要如下:M.尤因于1957年6月提出三个主要问题为当时研究的集中点:(1)地壳的起源,(2)地壳变形的力学,(3)地壳地幔间物质继续互换的... C.L.德雷克在1983年末于美国地球物理协会地球物理周报上发表文章,谈到了地学中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方向,摘要如下:M.尤因于1957年6月提出三个主要问题为当时研究的集中点:(1)地壳的起源,(2)地壳变形的力学,(3)地壳地幔间物质继续互换的可能性。板块构造说给了我们非常有价值的模式,但它没有给我们全部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向 地学 主要问题 C.L.德雷克 M.尤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学的危机
5
作者 谢继哲 《海洋地质动态》 1992年第11期7-9,共3页
今年6月份的《地质时代》(Geotimes)上所载Brakenridge的"地质学和地球改变"一文,对美国地质科学的现状颇多感概:"在最近约25年内,我们的地质学已不被社会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学科。我们所熟悉的发展非常快且与社会牢固关... 今年6月份的《地质时代》(Geotimes)上所载Brakenridge的"地质学和地球改变"一文,对美国地质科学的现状颇多感概:"在最近约25年内,我们的地质学已不被社会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学科。我们所熟悉的发展非常快且与社会牢固关联的问题,好像已不被公众、议会或现政府所重视。别的资料加强了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说 地质科学 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支配板块构造说的哲学思想
6
作者 谢继哲 《海洋地质动态》 1990年第9期7-9,共3页
恩格斯说:"不管自然科学家们高兴采取怎样的态度,他们总还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问题只在于他们究竟愿意让某些坏的时髦的哲学来支配他们,还是愿意由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历史及其成绩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形式来支配他们。"支配... 恩格斯说:"不管自然科学家们高兴采取怎样的态度,他们总还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问题只在于他们究竟愿意让某些坏的时髦的哲学来支配他们,还是愿意由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历史及其成绩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形式来支配他们。"支配板块构造说的哲学思想是什么呢?日:均变论。海底扩张和大洋岩石圈在海沟处消亡的设想并非始于板块构造说.使板块构造说能站得住脚的最有力的证据是海底条带状磁异常的被发现,认为这是海底扩张不容驳倒的铁证,并根据磁条带计算出了各处扩张中心在各个时期的扩张速度,进而确定了每处洋底的生成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配板块构造说 恩格斯 哲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历史角度看《新的“新全球构造”》的新思路
7
作者 谢继哲 《海洋地质动态》 1985年第4期1-3,共3页
今年1月7日,《中国地质报》发表了马杏垣的《新的"新全球构造"》一文,列举了四条新的科学思路,现讨论如下。一、他认为过去的大地构造说都是把地球看成是准静态的,只是在板块构造说问世之后才有了高度活动的动力地球观。什么... 今年1月7日,《中国地质报》发表了马杏垣的《新的"新全球构造"》一文,列举了四条新的科学思路,现讨论如下。一、他认为过去的大地构造说都是把地球看成是准静态的,只是在板块构造说问世之后才有了高度活动的动力地球观。什么叫准静态,什么叫高度活动,它们之间的临界值又在何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构造说 板块构造说 新全球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