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人际交往自信水平及其调适 被引量:3
1
作者 谢章明 解登峰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15-118,共4页
人际交往自信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社会心理素养的具体体现。高校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价值观,提高人际交往策略水平,增强专业认同意识,遵循人际交往自信发展特点,促进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交往 自信 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取向与大学生危机心理辅导 被引量:1
2
作者 谢章明 解登峰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48-151,共4页
大学生危机心理辅导的病理性心理学取向带来的负面效应值得反思,它导致了大学生危机心理辅导内容窄化和综合功效的弱化。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危机心理辅导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评价模式扩展危... 大学生危机心理辅导的病理性心理学取向带来的负面效应值得反思,它导致了大学生危机心理辅导内容窄化和综合功效的弱化。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危机心理辅导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评价模式扩展危机心理辅导内容;运用其干预模式实现层级预防;运用其团体辅导营造危机心理的消解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危机心理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YP的异源表达及其在新药研发早期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谢章明 陈枢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3,共5页
人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在临床上对外源及内源性的物质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从人组织中获取的CYP成分较为复杂,且人组织本身不易获得,人们开始用各种表达系统来进行CYP的异源表达,并将表达得到的单一CYP用于药物... 人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在临床上对外源及内源性的物质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从人组织中获取的CYP成分较为复杂,且人组织本身不易获得,人们开始用各种表达系统来进行CYP的异源表达,并将表达得到的单一CYP用于药物代谢及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从而大大提高了药物高通量筛选的效率。另外,由于药物代谢酶的多态性使不同人群表现出对某种药物药效的差异,因此对某种CYP突变体的异源表达和药物代谢研究,将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优化,实施个体化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异源表达 药物利用 药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YP3A4与POR和cyt b_5的三重共表达及其条件优化
4
作者 谢章明 刘文慧 +1 位作者 徐迎春 陈枢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4,共7页
目的:研究人CYP3A4与POR和cyt b5用悬浮细胞共表达时的最佳条件。方法:悬浮培养Sf 9细胞,分别摸索摇床的温度、转速、摇瓶中细胞液的量、表面活性剂的加量、细胞的培养时间,以及3种病毒的加量比例等条件,并进行优化;然后,将表达产物制... 目的:研究人CYP3A4与POR和cyt b5用悬浮细胞共表达时的最佳条件。方法:悬浮培养Sf 9细胞,分别摸索摇床的温度、转速、摇瓶中细胞液的量、表面活性剂的加量、细胞的培养时间,以及3种病毒的加量比例等条件,并进行优化;然后,将表达产物制成微粒体后用于睾酮的代谢,并分别测其代谢活性。结果:当恒温摇床的温度为27℃,转速为90 r/min,每250 ml摇瓶中加入80~120 ml细胞密度为5×105个/ml的细胞液,并加入0.1%的PluronicF-68,细胞培养72 h时,最适合细胞的生长和目的蛋白的表达。此时,当3种病毒的加量比例为1∶1∶1时,表达条件最佳,其对底物睾酮代谢的Km值、Vmax和CLint分别为119.6μmol/L、0.52μmol/(min.g蛋白)和4.34 ml/(min.g蛋白)。结论:通过三重共表达CYP3A4、POR、cyt b5,以及对表达条件的优化,提高了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得到了较高代谢活性的CYP3A4,从而为新药代谢及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奠定了基础,为药物代谢酶的大量表达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b5类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氧化还原酶类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设计 昆虫 细胞学 基因 病毒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课程的双线融合学习模型建构及其实践
5
作者 解登峰 谢章明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3年第3期53-58,共6页
教育信息化引发“心理学”学习的变革,双线融合学习将成为未来学习的重要形态,尝试进行双线融合学习模型建构及其实践探索,双线融合学习在物理时空、认知资源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延伸课堂学习的时效性,实现信息化技术对... 教育信息化引发“心理学”学习的变革,双线融合学习将成为未来学习的重要形态,尝试进行双线融合学习模型建构及其实践探索,双线融合学习在物理时空、认知资源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延伸课堂学习的时效性,实现信息化技术对心理学学习质量的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融合 心理学学习 有效性 延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