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莞地区近视青少年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10
1
作者
扶城宾
何瑞霞
+1 位作者
杨洁
谢砺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11-2114,共4页
目的:研究东莞地区青少年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依从性,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01/12在我院验配角膜塑形镜用于控制近视进展的青少年儿童757例,通过查阅角膜塑形镜在院病历以及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进行回访,将收...
目的:研究东莞地区青少年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依从性,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01/12在我院验配角膜塑形镜用于控制近视进展的青少年儿童757例,通过查阅角膜塑形镜在院病历以及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进行回访,将收集的资料整理、归纳、总结,分析配戴者的复查情况及坚持戴镜情况,从而掌握东莞地区青少年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依从性和影响因素。结果:入选病例757例,其中男363例,平均年龄11.66±2.256岁,女394例,平均年龄11.96±2.206岁,总体平均年龄11.82±2.234岁,男生与女生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5,P>0.05)。教育阶段、就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对复查依从性和坚持戴镜依从性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区域、家庭经济情况、塑形前后视力、控制近视效果对复查依从性和坚持戴镜依从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教育阶段、就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与复查依从性和坚持戴镜依从性有相关性(P<0.05)。结论:东莞地区青少年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依从性与教育阶段、就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相关,为提高青少年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依从性,规范验配、规范护理、规范宣教、按时复查和定期回访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近视防控
高度近视
并发症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眼外直肌倾斜后徙术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
被引量:
5
2
作者
扶城宾
何瑞霞
+2 位作者
郭桂花
李淑琴
谢砺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49-1252,共4页
目的:探讨双眼外直肌倾斜后徙术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10/2019-11在我院就诊的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29例行双眼外直肌倾斜后徙术治疗,术后随访6mo,观察斜视度的变化、手术正位率、双眼视功能...
目的:探讨双眼外直肌倾斜后徙术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10/2019-11在我院就诊的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29例行双眼外直肌倾斜后徙术治疗,术后随访6mo,观察斜视度的变化、手术正位率、双眼视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前看近斜视度-41.72±3.35PD,看远斜视度-23.28±9.75PD,看近-看远斜视度差值16.90±2.47PD,术后6mo分别为-5.97±4.85、-2.66±4.78、3.28±1.10PD,手术总体正位率76%。术后6mo,Ⅰ、Ⅱ级视功能恢复比例均较术前提高(P<0.05),远立体视、近立体视恢复较术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A-V综合征、眼球运动受限、限制性斜视、垂直斜视、旋转复视等并发症,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水平复视,均在术后2~3wk内消失。结论:双眼外直肌倾斜后徙术能减少看近、看远斜视度及看近-看远斜视度差值,未发现明显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直肌倾斜后徙术
间歇性外斜视
集合不足型
双眼视功能
立体视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斜肌不等量切除前转位术治疗伴有非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
被引量:
8
3
作者
扶城宾
何瑞霞
+3 位作者
张素素
谢砺颖
郭桂花
林森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56-1259,共4页
目的:探讨下斜肌不等量切除前转位术在伴有非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6/2017-06在我院行下斜肌不等量切除前转位术治疗伴有非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病例22例28眼,男10...
目的:探讨下斜肌不等量切除前转位术在伴有非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6/2017-06在我院行下斜肌不等量切除前转位术治疗伴有非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病例22例28眼,男10例,女12例,年龄3~28(平均12.32±6.81)岁,从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DVD疗效、下斜肌功能亢进疗效、眼位及代偿头位、并发症等方面观察,术后随访6~18(平均10.05±3.87)mo。结果: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无双眼视功能者11例(50%);恢复Ⅰ级视功能者6例(27%);恢复Ⅱ级视功能者3例(14%);恢复Ⅲ级视功能者2例(9%)。DVD疗效:满意17例(77%),好转5例(23%),无效0例。下斜肌功能亢进疗效:治愈13例(59%),好转9例(41%),无效0例。术后眼位及代偿头位:(1)水平眼位:外斜矫正术后水平眼位欠矫1例,内斜矫正术后水平眼位欠矫1例,过矫0例,正位20例;(2)垂直眼位:垂直斜视度≤5 △者13例,5 △<垂直斜视度<10 △者9例,平均5.55 △±2.35 △,垂直眼位无过矫;(3)代偿头位:术后6例代偿头位消失,1例代偿头位明显改善。并发症:1例患者发生轻微抗上转综合征,1例患者发生轻微睑裂缩窄,睑裂缩窄量<1mm。结论:下斜肌不等量切除前转位术治疗伴有非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患者疗效满意,规范的术前检查、个性化手术设计以及手术技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斜肌不等量切除前转位术
非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
分离性垂直斜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莞地区近视青少年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10
1
作者
扶城宾
何瑞霞
杨洁
谢砺颖
机构
东莞爱尔眼科医院视光科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11-2114,共4页
基金
2018年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一般)项目(No.20185071501121594)~~
文摘
目的:研究东莞地区青少年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依从性,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01/12在我院验配角膜塑形镜用于控制近视进展的青少年儿童757例,通过查阅角膜塑形镜在院病历以及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进行回访,将收集的资料整理、归纳、总结,分析配戴者的复查情况及坚持戴镜情况,从而掌握东莞地区青少年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依从性和影响因素。结果:入选病例757例,其中男363例,平均年龄11.66±2.256岁,女394例,平均年龄11.96±2.206岁,总体平均年龄11.82±2.234岁,男生与女生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5,P>0.05)。教育阶段、就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对复查依从性和坚持戴镜依从性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区域、家庭经济情况、塑形前后视力、控制近视效果对复查依从性和坚持戴镜依从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教育阶段、就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与复查依从性和坚持戴镜依从性有相关性(P<0.05)。结论:东莞地区青少年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依从性与教育阶段、就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相关,为提高青少年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依从性,规范验配、规范护理、规范宣教、按时复查和定期回访至关重要。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近视防控
高度近视
并发症
依从性
Keywords
orthokeratology len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yopia
high myopia
complication
compliance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眼外直肌倾斜后徙术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
被引量:
5
2
作者
扶城宾
何瑞霞
郭桂花
李淑琴
谢砺颖
机构
暨南大学附属东莞爱尔眼科医院视光科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49-1252,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双眼外直肌倾斜后徙术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10/2019-11在我院就诊的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29例行双眼外直肌倾斜后徙术治疗,术后随访6mo,观察斜视度的变化、手术正位率、双眼视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前看近斜视度-41.72±3.35PD,看远斜视度-23.28±9.75PD,看近-看远斜视度差值16.90±2.47PD,术后6mo分别为-5.97±4.85、-2.66±4.78、3.28±1.10PD,手术总体正位率76%。术后6mo,Ⅰ、Ⅱ级视功能恢复比例均较术前提高(P<0.05),远立体视、近立体视恢复较术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A-V综合征、眼球运动受限、限制性斜视、垂直斜视、旋转复视等并发症,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水平复视,均在术后2~3wk内消失。结论:双眼外直肌倾斜后徙术能减少看近、看远斜视度及看近-看远斜视度差值,未发现明显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外直肌倾斜后徙术
间歇性外斜视
集合不足型
双眼视功能
立体视
疗效
Keywords
slanted bilateral lateral rectus recession
intermittent exotropia
convergence insufficiency-type
binocular vision function
stereopsis
curative effect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斜肌不等量切除前转位术治疗伴有非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
被引量:
8
3
作者
扶城宾
何瑞霞
张素素
谢砺颖
郭桂花
林森好
机构
东莞爱尔眼科医院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56-1259,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下斜肌不等量切除前转位术在伴有非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6/2017-06在我院行下斜肌不等量切除前转位术治疗伴有非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病例22例28眼,男10例,女12例,年龄3~28(平均12.32±6.81)岁,从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DVD疗效、下斜肌功能亢进疗效、眼位及代偿头位、并发症等方面观察,术后随访6~18(平均10.05±3.87)mo。结果: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无双眼视功能者11例(50%);恢复Ⅰ级视功能者6例(27%);恢复Ⅱ级视功能者3例(14%);恢复Ⅲ级视功能者2例(9%)。DVD疗效:满意17例(77%),好转5例(23%),无效0例。下斜肌功能亢进疗效:治愈13例(59%),好转9例(41%),无效0例。术后眼位及代偿头位:(1)水平眼位:外斜矫正术后水平眼位欠矫1例,内斜矫正术后水平眼位欠矫1例,过矫0例,正位20例;(2)垂直眼位:垂直斜视度≤5 △者13例,5 △<垂直斜视度<10 △者9例,平均5.55 △±2.35 △,垂直眼位无过矫;(3)代偿头位:术后6例代偿头位消失,1例代偿头位明显改善。并发症:1例患者发生轻微抗上转综合征,1例患者发生轻微睑裂缩窄,睑裂缩窄量<1mm。结论:下斜肌不等量切除前转位术治疗伴有非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患者疗效满意,规范的术前检查、个性化手术设计以及手术技巧至关重要。
关键词
下斜肌不等量切除前转位术
非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
分离性垂直斜视
Keywords
anterior transposition of the unequal excisional inferior oblique muscle
asymmetric inferior oblique muscle overaction
dissociated vertical deviation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莞地区近视青少年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
扶城宾
何瑞霞
杨洁
谢砺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眼外直肌倾斜后徙术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
扶城宾
何瑞霞
郭桂花
李淑琴
谢砺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下斜肌不等量切除前转位术治疗伴有非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
扶城宾
何瑞霞
张素素
谢砺颖
郭桂花
林森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