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砂砾岩储层特征及发育模式
1
作者 唐勇 袁云峰 +8 位作者 李辉 王亚飞 吕正祥 卿元华 李树博 陈洪 秦志军 王秋玉 谢知益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5-978,共14页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砂砾岩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目前存在的砂砾岩储层特征以及成储机制不清晰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对该类储层的勘探。利用显微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对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砂砾岩储层...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砂砾岩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目前存在的砂砾岩储层特征以及成储机制不清晰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对该类储层的勘探。利用显微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对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砂砾岩储层特征、主控因素以及成储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上乌尔禾组砂砾岩具有“双填隙物”特征,砾石间主要被较粗的砂质组分填隙,胶结作用主要发生于砂质组分之间;砂砾岩孔隙度低,砾石中基本不发育孔隙,砂质填隙物中孔隙较发育,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和次生溶孔;与储层形成有关的成岩演化现象主要发生在砾石之间的粗填隙物砂质组分中,主要为铝硅酸盐矿物的溶蚀作用,形成较多的溶蚀孔隙;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等高能沉积微相中储层更发育,储集空间主要与长石溶蚀有关,裂缝、不整合面是酸性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早成岩期酸性流体主要为沿不整合面下渗的大气水,尤其是靠近北三台凸起的区域大气淡水溶蚀更为显著,中成岩期主要为有机酸溶蚀;砂砾岩中发育大气酸溶蚀型、有机酸溶蚀型和双源酸叠加溶蚀型等3类储层,不同类型储层分布决定了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砂砾岩油气藏的勘探方向,斜坡区、凹陷区的砂砾岩+断裂发育叠合区是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砂砾岩油气勘探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储层 储层发育模式 上乌尔禾组 二叠系 阜康凹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油气勘探突破与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超威 李辉 +4 位作者 王泽胜 王秋玉 谢知益 黄志强 张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50,共12页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康探1井区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亿吨级储量的落实,展现了阜康凹陷深层油气良好的成藏条件和巨大的勘探潜力。为总结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的勘探经验与理论认识,指导其他富烃凹陷碎屑岩领域下凹勘探,依托井资料、储集层岩石...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康探1井区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亿吨级储量的落实,展现了阜康凹陷深层油气良好的成藏条件和巨大的勘探潜力。为总结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的勘探经验与理论认识,指导其他富烃凹陷碎屑岩领域下凹勘探,依托井资料、储集层岩石薄片、孔渗分析以及试油资料等,对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下凹勘探突破进行系统分析。阜康凹陷周缘凸起带和斜坡区油气主体为烃源岩成熟阶段早期的产物,烃源岩高熟油气主要富集在凹陷区;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受沉积期古地貌的控制,发育退覆式沉积低位域砂体,形成了古凹槽区叠置连片规模储集体;凹陷区普遍存在超压,有利于深埋砂岩原生孔隙的保存,还有助于微裂缝的形成,提高储集层渗流能力,增加深埋储集层的有效性。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受到芦草沟组烃源岩晚期高熟油气的充注、退覆式沉积的规模成砂以及超压作用的保孔增渗,具备规模增储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阜康凹陷 二叠系 上乌尔禾组 勘探启示 退覆式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二叠系深层岩性油藏成藏条件及模式
3
作者 王秋玉 闫文琦 +5 位作者 李辉 陈洪 刘超威 谢知益 李宗浩 陈梦娜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3-761,共9页
利用有机碳、岩石热解、质谱-色谱、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实验,以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油藏为研究对象,文中通过对油藏类型及各控藏条件开展研究,揭示了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成藏模式。结果表明:1)芦草沟组咸水... 利用有机碳、岩石热解、质谱-色谱、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实验,以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油藏为研究对象,文中通过对油藏类型及各控藏条件开展研究,揭示了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成藏模式。结果表明:1)芦草沟组咸水还原环境下沉积的Ⅰ类烃源岩水生生物供给充足,有机质丰度较高,成熟度高,具备良好生油潜力,为后期油气成藏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2)上乌尔禾组为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埋深大,压实作用强烈,溶蚀孔和裂缝是深层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的主要类型及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3)乌三段泥岩盖层给油气保存创造了良好条件,通源断裂及伴生缝网给油气运移聚集提供最便利的通道,在超压体系作用下,油气源源不断地聚集成藏。4)各个成藏条件相互配置,形成“源储一体、断裂输导、超压聚集”成藏模式,油气不断聚集,形成现今的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深层大型岩性油藏。该研究成果可为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深层油藏及国内其他岩性油藏的勘探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藏 控藏条件 成藏模式 上乌尔禾组 阜康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