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SWAT和连通性指数的小流域植被格局减沙效应研究
1
作者
石晨雨
秦伟
+3 位作者
谢瑾如
丁琳
王根柱
张勤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4,共12页
优化植被空间布局是提升水土保持功能的重要途径。笔者以吕二沟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据海拔与坡度梯度,设置6种40%覆盖率的典型植被配置情景,结合SWAT模型和改进泥沙连通性指数(IC_(ZQ))分析植被格局的减沙效应。结果显示:1)SWAT模型对流...
优化植被空间布局是提升水土保持功能的重要途径。笔者以吕二沟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据海拔与坡度梯度,设置6种40%覆盖率的典型植被配置情景,结合SWAT模型和改进泥沙连通性指数(IC_(ZQ))分析植被格局的减沙效应。结果显示:1)SWAT模型对流域月际径流和输沙的模拟精度满足要求,可用于植被格局情景的输沙模拟分析;2)流域较高海拔或缓坡集中区域布设植被的减沙效果更优,且降雨显著影响减沙量;3)按海拔配置的植被呈带状连续分布,形成大面积泥沙连通性低值区;按坡度配置的植被呈破碎块状分布,泥沙连通性低值区较分散,但所有植被配置情景的年输沙量都与IC_(ZQ)均值呈显著负指数相关(P<0.01);4)子流域尺度上,IC_(ZQ)变化量与输沙模数变化量存在极显著正线性关系(P<0.001)。研究表明,优化植被空间配置可调控泥沙连通性,从而增强减沙效益,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泥沙连通性指数
植被格局
流域输沙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WAT和连通性指数的小流域植被格局减沙效应研究
1
作者
石晨雨
秦伟
谢瑾如
丁琳
王根柱
张勤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与水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4,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变化机制及阈值”(U2243212)
“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格局对侵蚀产沙影响的定量表征与耦合关系”(41877073)。
文摘
优化植被空间布局是提升水土保持功能的重要途径。笔者以吕二沟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据海拔与坡度梯度,设置6种40%覆盖率的典型植被配置情景,结合SWAT模型和改进泥沙连通性指数(IC_(ZQ))分析植被格局的减沙效应。结果显示:1)SWAT模型对流域月际径流和输沙的模拟精度满足要求,可用于植被格局情景的输沙模拟分析;2)流域较高海拔或缓坡集中区域布设植被的减沙效果更优,且降雨显著影响减沙量;3)按海拔配置的植被呈带状连续分布,形成大面积泥沙连通性低值区;按坡度配置的植被呈破碎块状分布,泥沙连通性低值区较分散,但所有植被配置情景的年输沙量都与IC_(ZQ)均值呈显著负指数相关(P<0.01);4)子流域尺度上,IC_(ZQ)变化量与输沙模数变化量存在极显著正线性关系(P<0.001)。研究表明,优化植被空间配置可调控泥沙连通性,从而增强减沙效益,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SWAT模型
泥沙连通性指数
植被格局
流域输沙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Keywords
SWAT model
index of sediment connectivity
vegetation pattern
sediment yield in watershed
hilly and gully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SWAT和连通性指数的小流域植被格局减沙效应研究
石晨雨
秦伟
谢瑾如
丁琳
王根柱
张勤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