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碳资源利用演化及低碳化实现的途径
1
作者
梁鼎成
谢珠璨
+4 位作者
葛君函
解强
刘广波
椿范立
陈庆平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2,共12页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高碳资源主要作为能源使用。虽然有力促进了人类社会繁荣发展,但也给地球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特别是高碳资源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严重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从全球高碳资源发展和利用过程来看,推动高碳...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高碳资源主要作为能源使用。虽然有力促进了人类社会繁荣发展,但也给地球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特别是高碳资源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严重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从全球高碳资源发展和利用过程来看,推动高碳资源的低碳化利用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气候变暖和生态破坏等重大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为此,系统阐述了高碳资源的发展历程及其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实现高碳资源低碳化利用的必要性,并探讨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高碳资源低碳化利用的具体途径。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可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推广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等措施,逐步降低高碳资源的碳排放强度,实现其从源头、过程到终端全过程的低碳、清洁和高效利用。在长期内,充分利用高碳资源的原料属性,通过不断优化与创新利用技术,推动高碳资源的精细化与高值化利用,以生产化学品的方式有效减少碳排放,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展望未来,随着可再生资源的快速发展,高碳资源与可再生资源进一步融合,将成为应对全球能源转型和碳减排挑战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资源
低碳化利用
能源结构
化工产品
可持续发展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沸石膜在分离烟气中CO_(2)的挑战:沸石与载体间结合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梁鼎成
杨录录
+3 位作者
解强
谢珠璨
邓青文
郭滨硕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发电厂烟气中CO_(2)是主要碳排放源之一,利用沸石膜孔径大小进行CO_(2)分离则是实现碳中和、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然而,在高温高压气体环境下使用沸石膜分离烟气时,沸石与载体结合并不紧密,易导致膜层在分离烟气过程中破裂或与载体发...
发电厂烟气中CO_(2)是主要碳排放源之一,利用沸石膜孔径大小进行CO_(2)分离则是实现碳中和、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然而,在高温高压气体环境下使用沸石膜分离烟气时,沸石与载体结合并不紧密,易导致膜层在分离烟气过程中破裂或与载体发生剥离,为沸石膜大规模分离CO_(2)提出挑战。综述了沸石与载体之间的结合方式以及结合力特性,并对定量表征结合力强弱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Decadodecasil 3R(DD3R)沸石具有全硅结构及介于CO_(2)/N_(2)分子大小的孔隙尺寸,可与经过酸处理的陶瓷载体形成相对稳固的共价键,从而形成结合紧密的沸石膜。即使在水蒸气影响下,该膜仍能有效实现烟气中CO_(2)/N_(2)分离;传统试验方法(如超声法、划痕法和压痕法)在研究载体、沸石和改性剂界面的结合力时无法提供详细数据,分子模拟能有效弥补这些不足,在原子尺度上模拟材料界面的结合情况并进行量化,从而为筛选最优的载体改性方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膜
烟气
碳捕集
结合力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碳资源利用演化及低碳化实现的途径
1
作者
梁鼎成
谢珠璨
葛君函
解强
刘广波
椿范立
陈庆平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日本国立富山大学应用化学系
出处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2,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2YFC37019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200825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24ZKPYHH08)。
文摘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高碳资源主要作为能源使用。虽然有力促进了人类社会繁荣发展,但也给地球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特别是高碳资源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严重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从全球高碳资源发展和利用过程来看,推动高碳资源的低碳化利用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气候变暖和生态破坏等重大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为此,系统阐述了高碳资源的发展历程及其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实现高碳资源低碳化利用的必要性,并探讨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高碳资源低碳化利用的具体途径。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可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推广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等措施,逐步降低高碳资源的碳排放强度,实现其从源头、过程到终端全过程的低碳、清洁和高效利用。在长期内,充分利用高碳资源的原料属性,通过不断优化与创新利用技术,推动高碳资源的精细化与高值化利用,以生产化学品的方式有效减少碳排放,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展望未来,随着可再生资源的快速发展,高碳资源与可再生资源进一步融合,将成为应对全球能源转型和碳减排挑战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高碳资源
低碳化利用
能源结构
化工产品
可持续发展
碳中和
Keywords
high-carbon resources
low-carbon utilization
energy structure
chemical produc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rbon neutrality
分类号
F407.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沸石膜在分离烟气中CO_(2)的挑战:沸石与载体间结合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梁鼎成
杨录录
解强
谢珠璨
邓青文
郭滨硕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200825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2YFC3701900,2022YFD22009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22XJHH06,2023ZKPYHH02)。
文摘
发电厂烟气中CO_(2)是主要碳排放源之一,利用沸石膜孔径大小进行CO_(2)分离则是实现碳中和、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然而,在高温高压气体环境下使用沸石膜分离烟气时,沸石与载体结合并不紧密,易导致膜层在分离烟气过程中破裂或与载体发生剥离,为沸石膜大规模分离CO_(2)提出挑战。综述了沸石与载体之间的结合方式以及结合力特性,并对定量表征结合力强弱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Decadodecasil 3R(DD3R)沸石具有全硅结构及介于CO_(2)/N_(2)分子大小的孔隙尺寸,可与经过酸处理的陶瓷载体形成相对稳固的共价键,从而形成结合紧密的沸石膜。即使在水蒸气影响下,该膜仍能有效实现烟气中CO_(2)/N_(2)分离;传统试验方法(如超声法、划痕法和压痕法)在研究载体、沸石和改性剂界面的结合力时无法提供详细数据,分子模拟能有效弥补这些不足,在原子尺度上模拟材料界面的结合情况并进行量化,从而为筛选最优的载体改性方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沸石膜
烟气
碳捕集
结合力
改性
Keywords
zeolite membranes
flue gas
carbon capture
binding force
modified
分类号
TQ028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碳资源利用演化及低碳化实现的途径
梁鼎成
谢珠璨
葛君函
解强
刘广波
椿范立
陈庆平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沸石膜在分离烟气中CO_(2)的挑战:沸石与载体间结合力研究进展
梁鼎成
杨录录
解强
谢珠璨
邓青文
郭滨硕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