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断裂作用的反应-迁移-力学耦合与自组织 被引量:1
1
作者 谭凯旋 谢焱石 +1 位作者 杨建明 胡鄂明 《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岩石断裂作用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体系和动力学过程,受到岩石结构、应力、流体迁移、化学反应等多种地质因素和过程的耦合控制.本文建立了岩石断裂作用的反应-迁移-力学耦合动力学模型并编制了模拟程序.以湖南水口山康家湾矿区为例,数值... 岩石断裂作用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体系和动力学过程,受到岩石结构、应力、流体迁移、化学反应等多种地质因素和过程的耦合控制.本文建立了岩石断裂作用的反应-迁移-力学耦合动力学模型并编制了模拟程序.以湖南水口山康家湾矿区为例,数值模拟表明不同岩石的断裂作用强度和断裂渗透率演化是不同的,断裂与岩石、流体间的耦合产生正反馈和自组织作用,使得断裂渗透率的空间非均匀性增强并产生聚流作用.断裂与岩性、流体、反应的耦合、反馈与自组织作用控制了康家湾矿区流体成矿作用的发生与矿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断裂作用 反应-迁移-力学耦合 自组织 断裂动力学模型 湖南 水口山康家湾矿区 聚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石灰窑铌钽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段先哲 时皓 +6 位作者 李南 孙嘉 谭凯旋 谢焱石 冯志刚 胡杨 王正庆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6年第2期123-125,共3页
铌和钽是非常重要的稀有金属,不仅在军事工业和科学技术领域,而且在民用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最近在内蒙古锡林浩特石灰窑地区发现了一大型铌钽稀有金属矿床,该矿床的发现对我国稀有金属资源勘... 铌和钽是非常重要的稀有金属,不仅在军事工业和科学技术领域,而且在民用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最近在内蒙古锡林浩特石灰窑地区发现了一大型铌钽稀有金属矿床,该矿床的发现对我国稀有金属资源勘查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详细分析了该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主要获得如下认识:(1)矿床类型属岩浆后期交代蚀变碱性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矿体形态明显受岩体控制;(2)矿床主要产于花岗岩体的隆起和浅部部位,主要受岩浆岩侵位、断裂构造产状特征和围岩蚀变等因素控制。可为铌钽等稀有金属矿在矿区外围及深部找矿,以及在我国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型铌钽矿床 交代蚀变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石灰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窑大型铷矿床中铷矿石可选性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段先哲 时皓 +4 位作者 孙嘉 谭凯旋 谢焱石 冯志刚 胡杨 《现代矿业》 CAS 2015年第11期58-62,66,共6页
内蒙锡林浩特石灰窑花岗岩型铷多金属矿床Rb2O平均品位为0.163%,总金属量超过87万t,为提高该矿床的工业利用价值,对其进行了铷矿石可选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铷元素主要赋存于铁锂云母和微斜长石中;湿法磁选试验的效果优于摇床重选... 内蒙锡林浩特石灰窑花岗岩型铷多金属矿床Rb2O平均品位为0.163%,总金属量超过87万t,为提高该矿床的工业利用价值,对其进行了铷矿石可选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铷元素主要赋存于铁锂云母和微斜长石中;湿法磁选试验的效果优于摇床重选试验;铷精矿主要物相为铁锂云母,可用于提取K2O、Li2O、Rb2O、Cs2O;尾矿主要物相为石英、钠长石和微斜长石,其中微斜长石中Rb2O的含量为0.9%左右,K2O的含量在16%以上,品位很高,具有较高的工业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窑 花岗岩型铷多金属矿床 可选性 湿法磁选 摇床重选 铷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林浩特石灰窑花岗岩型铷多金属矿床中铷矿石选矿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段先哲 时皓 +5 位作者 李南 谭凯旋 谢焱石 胡杨 陈亮 韩世礼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期6-10,共5页
铷金属是非常重要的稀有金属之一,不仅在军事工业和科学技术领域,而且在民用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对铷矿产品需求不断加大.我国最近在内蒙古锡林浩特石灰窑地区发现一大型花岗岩型铷多金属矿床,其初步探... 铷金属是非常重要的稀有金属之一,不仅在军事工业和科学技术领域,而且在民用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对铷矿产品需求不断加大.我国最近在内蒙古锡林浩特石灰窑地区发现一大型花岗岩型铷多金属矿床,其初步探明的铷总金属量超过8.7×10^5t,Rb,0平均品位0.163%.矿石中铷主要赋存于云母类矿物和微斜长石中.由于长石中的铷很难提取.为高效回收该铷矿资源,本研究采用富集云母类矿物的方式进行了铷回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浮选探索实验中,随着混合胺用量或水玻璃的增加,铷粗精矿的回收率逐渐提高,当混合胺超过150g/t或者水玻璃超过1200g/t后.回收率增幅较小,确定混合胺用量以150g/t或水玻璃用量以1200g/t为宜,最终可取得Rb,O品位1.59%,回收率约为62.92%的铷精矿.实验指标较好,可实现铷的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铷金属 锡林浩特石灰窑 花岗岩型铷多金属矿床 铷矿石浮选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某花岗岩型铀矿床矿石地质特征对铀浸出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蒋卫士 谭凯旋 +1 位作者 谢焱石 胡杨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3期39-45,共7页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铀资源之一,主要采用堆浸法提取铀.本文实验研究了铀矿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铀浸出的影响.根据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铀矿石可以分为2个类型,Ⅰ类是发育赤铁矿化,呈暗红色,Fe2O3含量较高,Ca、Ma、Al含量较...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铀资源之一,主要采用堆浸法提取铀.本文实验研究了铀矿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铀浸出的影响.根据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铀矿石可以分为2个类型,Ⅰ类是发育赤铁矿化,呈暗红色,Fe2O3含量较高,Ca、Ma、Al含量较低;Ⅱ类是发育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呈灰绿色,Fe2O3含量较低,Ca、Ma、Al含量较高.铀浸出动力学受表面化学反应控制,矿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铀的浸出有显著影响,Ⅰ类矿石铀的浸出率、铀浓度和浸出速率常数显著高于Ⅱ类矿石.矿石中的赤铁矿为铀浸出提供氧化剂Fe3+,从而促进铀的浸出;碳酸盐矿物一方面消耗酸,另一方面形成沉淀物,从而对铀浸出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出动力学 花岗岩型铀矿 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6
作者 徐洋 李春光 +2 位作者 谭凯旋 谢焱石 张田甜 《铀矿冶》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稀土元素在国防技术与高新科技中被大量使用,全球稀土元素需求剧增;然而常规可开采稀土资源数量有限,亟需开发利用伴生稀土资源。以新疆伊犁盆地某砂岩型铀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试稀土元素的含量,进而分... 稀土元素在国防技术与高新科技中被大量使用,全球稀土元素需求剧增;然而常规可开采稀土资源数量有限,亟需开发利用伴生稀土资源。以新疆伊犁盆地某砂岩型铀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试稀土元素的含量,进而分析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系统研究了铀矿物颗粒粒径对稀土元素赋存的影响。结果显示:该砂岩型铀矿含矿层中伴生稀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48×10^(-6)~221.17×10^(-6),澳大利亚页岩标准化稀土配分曲线整体呈向右上倾斜趋势,铀成矿过程中轻重稀土间产生了分馏作用。砂岩铀矿中REE更倾向于赋存在粒径<40目(0.425 mm)的颗粒中,稀有元素Mo、Sc等与稀土元素的相关性显著,两者有相似的成矿环境。原地浸铀现场生产液中的稀土元素质量浓度为23.92~26.03 mg/L,达到了可以回收使用的标准,生产液中的稀土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中稀土元素、轻稀土元素、重稀土元素。应用酸法地浸采铀工艺,同步回收砂岩铀矿中的稀土元素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稀有元素 稀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口山铅锌金多金属矿田元素分布的分形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谢焱石 谭凯旋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7-11,共5页
随着分形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应用分形理论研究矿床分布及元素的分布与富集规律已经成为研究成矿作用的一个有力的新工具。分析了水口山铅锌金多金属矿田各已知控矿断裂带、潜在控矿断裂带及区域地层和矿区花岗岩体的元素含量分布的分形... 随着分形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应用分形理论研究矿床分布及元素的分布与富集规律已经成为研究成矿作用的一个有力的新工具。分析了水口山铅锌金多金属矿田各已知控矿断裂带、潜在控矿断裂带及区域地层和矿区花岗岩体的元素含量分布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断裂带内的元素分布有两个地质过程控制,即经受了后期改造叠加作用,且部分活动性较强的元素和Cu,Pb,Zn等成矿元素,富集程度高,取代或者掩盖了元素的原生分布规律。而地层和花岗岩体的元素分布则没有受到后期的断裂活动的改造作用。此外,F5,F16断裂带也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金属元素 铅锌金 多金属矿田 水口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分形生长的动力学模型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谢焱石 谭凯旋 +1 位作者 王正庆 胡凯光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33-36,91,共5页
本文通过考虑离子电位、环境温度以及噪声等的影响,建立了一个矿物分形生长的DLA模型.在300×300的正方格子中心处放置一个种子构成生长中心,吸引域设置为菱形,主要考虑了三个参数的影响,其中总体的表面粘附几率为Pg,范围为0~99%,... 本文通过考虑离子电位、环境温度以及噪声等的影响,建立了一个矿物分形生长的DLA模型.在300×300的正方格子中心处放置一个种子构成生长中心,吸引域设置为菱形,主要考虑了三个参数的影响,其中总体的表面粘附几率为Pg,范围为0~99%,用来消除噪声的影响,模拟矿物的结晶生长速度与矿物结构的关系;吸附距离d变化范围为0~9单元距离,用来模拟离子电位对矿物生长的影响;填充间隔s的变化范围为0.00~5.00单元距离,表现为环境温度对矿物生长体系的影响.进行了三组模拟,分别是固定其中2个参数,改变另一个参数.结果表明,DLA集团的分维值随模拟参数成规律性的变化,分形维数在一定的条件下随着Pg的降低、d和s的增大而增大,矿物的结构也随之从浸染状、星散状或放射状逐渐过渡到团块状.该模型只是对三维分形生长的二维平面模拟,不能完全反映整个矿物在三维受限空间中聚集生长的复杂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A模型 矿物 分形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锆石研究铀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以粤北棉花坑铀矿床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康春晖 谭凯旋 +4 位作者 刘江 谭婉玉 谢焱石 韩世礼 段先哲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9-26,共8页
铀矿中锆石富集Li、P、Ti、Nb、Hf、U、Th、Ta、Y、Rare earth elements(REE)等微量元素,Th/U比值较低,在以大陆上地壳为标准化的模式图上呈现明显的重稀土富集、Ce、Y正异常和Eu负异常的特征。根据锆石/热液间微量元素的分配系数估算... 铀矿中锆石富集Li、P、Ti、Nb、Hf、U、Th、Ta、Y、Rare earth elements(REE)等微量元素,Th/U比值较低,在以大陆上地壳为标准化的模式图上呈现明显的重稀土富集、Ce、Y正异常和Eu负异常的特征。根据锆石/热液间微量元素的分配系数估算了成矿流体的微量元素质量分数。铀成矿流体具有富U,低Th/U比值,高稀土元素质量分数,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显著的Ce、Eu负异常和Y正异常,低Ce^4+/Ce^3+比值等特征。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期后热液,并得到流体/岩石反应的改造,流体上升减压导致流体沸腾、气体溢出、碱性增高和还原环境,最终导致铀矿物的沉淀和铀矿床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成矿流体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粤北棉花坑铀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驱动机制与铀成矿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正庆 管太阳 +3 位作者 林子瑜 冯志刚 谢焱石 陈亮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349-356,共8页
华南地区大规模金属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中生代,区内的铀成矿作用明显不同于其它金属的成矿作用,如成矿时代上从中生代延续到新生代、矿岩时差大、铀矿聚集分布、铀源及矿化剂具幔源性等。基于众多铀成矿理论,从构造-岩浆活动的驱动力与... 华南地区大规模金属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中生代,区内的铀成矿作用明显不同于其它金属的成矿作用,如成矿时代上从中生代延续到新生代、矿岩时差大、铀矿聚集分布、铀源及矿化剂具幔源性等。基于众多铀成矿理论,从构造-岩浆活动的驱动力与铀成矿的关系出发,系统总结华南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与铀成矿的关系,认为当前华南铀成矿的动力学观点有四个,即构造体制转换铀成矿观、热点(地幔柱)铀成矿观、幔汁活动铀成矿观、原地重熔铀成矿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中新生代 构造-岩浆活动 驱动机制 铀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砂岩铀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浸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亮 谭凯旋 +2 位作者 谢焱石 刘江 黄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1-104,共4页
以新疆某砂岩铀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地球化学特征(主量、微量元素及铀赋存形态)及其对地浸采铀的影响。样品中铀赋存形态表现出活性铀占主体地位、惰性铀所占比例小的特征。SiO2、Na2O含量及烧失量均对浸出液铀浓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微... 以新疆某砂岩铀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地球化学特征(主量、微量元素及铀赋存形态)及其对地浸采铀的影响。样品中铀赋存形态表现出活性铀占主体地位、惰性铀所占比例小的特征。SiO2、Na2O含量及烧失量均对浸出液铀浓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对铀浸出的影响很小。铀赋存形态是影响铀浸出率的决定性因素,即活性铀含量越高,铀浸出率一般越高,反之亦然。从主量元素分布特征及铀赋存形态角度考虑,本砂岩铀矿是适合采用酸法地浸技术开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铀赋存形态 地浸采铀 砂岩铀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盆地某砂岩铀矿的浸出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亮 谭凯旋 +3 位作者 刘江 谢焱石 黄伟 马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20,38,共4页
研究浸出过程动力学的主要目的为揭示浸出过程的控制步骤,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强化。以伊犁盆地某砂岩铀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浸出动力学特征。铀浸出反应速率主要受扩散控制,表面化学反应的影响相对较小。对该砂岩铀矿含矿层... 研究浸出过程动力学的主要目的为揭示浸出过程的控制步骤,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强化。以伊犁盆地某砂岩铀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浸出动力学特征。铀浸出反应速率主要受扩散控制,表面化学反应的影响相对较小。对该砂岩铀矿含矿层粒度分布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它可为铀矿山合理采用地浸技术及其经济技术评价提供重要参考。增加溶浸剂浓度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铀浸出率与资源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出动力学 砂岩铀矿 伊犁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水盆地下古近系主量元素、与有机质相关元素的组成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亮 黄伟 +2 位作者 谢焱石 王正庆 马强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3-229,共7页
为了深化对三水盆地古近纪时期古气候的认识,以SB-01孔岩心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主量元素、与有机质相关元素的组成,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解析该元素组成的古气候意义,结合其他古气候指标,研究了三水盆地古近纪早期的古气候演化。... 为了深化对三水盆地古近纪时期古气候的认识,以SB-01孔岩心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主量元素、与有机质相关元素的组成,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解析该元素组成的古气候意义,结合其他古气候指标,研究了三水盆地古近纪早期的古气候演化。影响岩心沉积物主量元素、与有机质相关元素化学组成的主要因素为降雨量与温度,且降雨量的影响相对更为重要。根据因子得分曲线的变化规律,三水盆地古近纪早期的古气候演化经历了较为干燥且偏冷→温湿→古气候条件快速变化、热湿与凉干交替出现→温湿为主的4个主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元素组成 因子分析 古近纪 三水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壳演化和变形的非线性动力学:1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凯旋 熊正为 +2 位作者 黄晓乃 杨建明 谢焱石 《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综合考虑多因素和多过程间的耦合与反馈作用,建立了地壳演化与变形的综合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建立岩石结构动力学将变形与岩性耦合起来;采用递增应力流变学方法将弹性、塑性、断裂变形结合并与流体和化学耦合起来.采用有限元和改进... 综合考虑多因素和多过程间的耦合与反馈作用,建立了地壳演化与变形的综合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建立岩石结构动力学将变形与岩性耦合起来;采用递增应力流变学方法将弹性、塑性、断裂变形结合并与流体和化学耦合起来.采用有限元和改进的Lagrangian方法求解动力学方程组,编写了模拟程序.应用该模型和程序可对不同尺度区域的地壳演化和变形的动力学过程进行1-3维数值模拟,并可应用于很多相关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演化 变形 非线性动力学 1模型 数值模拟 结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铀成矿及构造控制的分形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泉宇 谭凯旋 谢焱石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32-36,共5页
华南地区是我国铀矿资源的主要产区,华南主要铀矿床皆受北东-北北东向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华南地区断裂构造及铀矿床分布的分形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区域断裂构造与区域铀矿的分布均具有分形特征.整个区域断裂构造分维值D=1.4142,显示该区... 华南地区是我国铀矿资源的主要产区,华南主要铀矿床皆受北东-北北东向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华南地区断裂构造及铀矿床分布的分形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区域断裂构造与区域铀矿的分布均具有分形特征.整个区域断裂构造分维值D=1.4142,显示该区断裂作用成熟度较高,十分有利于流体活动和铀成矿作用;铀矿床分布的分维值D=1.0527,说明铀矿床分布的复杂性要小于断裂构造的分布;三个分区分析结果显示断裂的分布与局部区域铀矿分布具有正相关,断裂构造复杂且分维值高的区域铀矿分布的分维值越高,铀矿分布也越多.导致矿床分形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分形断裂构造体系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床 断裂构造 分形 华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东部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杨 谭凯旋 +3 位作者 谢焱石 黄伟 陈亮 王正庆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3期46-50,共5页
滨里海盆地是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最为丰富、油气资源储量巨大的沉积盆地.本文以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对滨里海盆地东部地区的构造演化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滨里海盆地东部地区的烃源岩条件较好,盐下层系是其油气生成... 滨里海盆地是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最为丰富、油气资源储量巨大的沉积盆地.本文以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对滨里海盆地东部地区的构造演化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滨里海盆地东部地区的烃源岩条件较好,盐下层系是其油气生成的主要来源;储层发育良好,主力储层为石炭系的KT-Ⅰ层和KT-Ⅱ层;盖层条件较好,下二叠统盐岩层和下石炭统泥岩为主要区域盖层,其中下二叠统盐层对盐下油气藏起到了很好的封盖效果;圈闭发育,存在不整合面、断层和孔、洞、缝等油气运聚通道,组成复杂的油气疏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里海盆地东部 烃源岩 储盖条件 运聚条件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壳演化和变形的非线性动力学:2新疆阿尔泰造山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凯旋 谢焱石 +1 位作者 熊正为 杨建明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6,17,共7页
阿尔泰造山带主要形成于晚泥盆世至早二叠世的主造山期,为一冲断-推覆-滑脱的造山作用.综合考虑多因素和多过程的非线性耦合与反馈作用对阿尔泰地区的造山与变形作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区造山变形作用是一个非线性动力... 阿尔泰造山带主要形成于晚泥盆世至早二叠世的主造山期,为一冲断-推覆-滑脱的造山作用.综合考虑多因素和多过程的非线性耦合与反馈作用对阿尔泰地区的造山与变形作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区造山变形作用是一个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在造山期的应力和变形演化是非线性的,并表现为应力的空间非均匀分布和进一步的变形强度的空间差异.变形岩石的变质作用是非线性的并导致变质岩石的空间非均匀分布.岩浆的侵入对造山变形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导致区域非线性变形的重要地质过程和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演化 地壳变形 非线性动力学 新疆 阿尔泰造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壳演化和变形的非线性动力学:3云南兰坪盆地研究
18
作者 谭凯旋 谢焱石 +1 位作者 熊正为 杨建明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6,共6页
滇西兰坪盆地是一个重要的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产有丰富的铅锌铜银矿产资源.综合考虑多因素和多过程的非线性耦合与反馈作用对兰坪盆地的沉降、沉积、岩石渗透性、流体和成矿作用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随着盆地沉降和地层沉积,盆地的... 滇西兰坪盆地是一个重要的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产有丰富的铅锌铜银矿产资源.综合考虑多因素和多过程的非线性耦合与反馈作用对兰坪盆地的沉降、沉积、岩石渗透性、流体和成矿作用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随着盆地沉降和地层沉积,盆地的演化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岩石渗透性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复杂的演化,至主成矿期(喜山期)发育三合洞组、花开佐组、景星组和云龙组等4个高渗透性层位,而成为4个主要成矿层位.岩石与断裂构造的耦合作用可产生高的断裂渗透率,并且不同岩石的断裂渗透率的演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导致成矿受断裂与岩性的耦合控制.由于盆地演化的非线性和非均匀性,导致流体成矿作用只能在最有利的局部层位和局部地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模拟 渗透率 兰坪盆地 地壳演化 地壳变形 非线性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煤矿透水事故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修才 谢焱石 +2 位作者 邓文辉 洪昌寿 尹建文 《煤炭与化工》 CAS 2014年第1期20-23,共4页
针对现有煤矿透水理论难以深入分析系统内在规律的问题,基于分形思想,根据我国2001—2010年的煤矿透水事故资料,应用盒维数法和事故死亡人数标度-频度模型对煤矿透水事故的空间分布分形特征进行研究,初步探讨我国总体上煤矿透水事故时... 针对现有煤矿透水理论难以深入分析系统内在规律的问题,基于分形思想,根据我国2001—2010年的煤矿透水事故资料,应用盒维数法和事故死亡人数标度-频度模型对煤矿透水事故的空间分布分形特征进行研究,初步探讨我国总体上煤矿透水事故时空分布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煤矿透水事故空间分布分形特征客观存在,半湿润区透水事故更难防治,且煤矿山更易发生煤矿透水事故,必须详查该地区水文地质变化引起的积水区,才能有效防治煤矿山透水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 分形 透水事故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土壤氡浓度矿化异常的分析方法:以湖南郴州金狮岭地区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岳岳 谭凯旋 +4 位作者 谭婉玉 韩世礼 谢焱石 吴文博 蔡秋娥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5-19,共5页
土壤氡浓度分布具有双分形特征,其分维值分别为D1=0.079 4和D2=1.4654,分形临界值为2 167.7 Bq/m^3.低于临界值的分形其分维值D1很小,代表了区域背景分布,其背景值为1 088.16 Bq/m^3.高于临界值的分形其分维值D2显著增大,反映该区发生... 土壤氡浓度分布具有双分形特征,其分维值分别为D1=0.079 4和D2=1.4654,分形临界值为2 167.7 Bq/m^3.低于临界值的分形其分维值D1很小,代表了区域背景分布,其背景值为1 088.16 Bq/m^3.高于临界值的分形其分维值D2显著增大,反映该区发生了较强的成矿作用的叠加.分形临界值可以作为异常下限值.金狮岭地区土壤氡浓度异常区分布范围较大,表明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氡浓度 分形 异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