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马程序性坏死在心肺转流诱发大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琦 石磊 +4 位作者 刘扬 陈岩 刘祥 谢永达 李亚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海马程序性坏死在心肺转流(CPB)诱发大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5只,6月龄,体重400~4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CPB组和CPB+程序性坏死抑制剂Nec-1组(N组),每组15只。建立CPB... 目的探讨海马程序性坏死在心肺转流(CPB)诱发大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5只,6月龄,体重400~4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CPB组和CPB+程序性坏死抑制剂Nec-1组(N组),每组15只。建立CPB模型前,N组腹腔注射Nec-16.25 mg/kg,C组和CPB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CPB组和N组建立无血预充心脏不停跳CPB模型60 min。于CPB结束后2 d采用旷场试验评估自主运动能力。于CPB结束后3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认知功能。水迷宫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分离海马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数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RIP1、p-RIP3和p-MLKL蛋白含量,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结果三组旷场试验运动速度、路程及中心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CPB组和N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减少,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率明显升高,p-RIP1、p-RIP3和p-MLKL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海马神经元细胞器肿胀,溶酶体破裂,部分细胞核发生染色质溶解。与CPB组比较,N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增多,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率明显降低(P<0.05),p-RIP1、p-RIP3和p-MLKL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海马神经元细胞器肿胀程度、溶酶体破裂程度及细胞核染色质溶解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心肺转流可能通过增加海马程序性坏死程度诱发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程序性坏死 心肺转流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地图制图学中理论和方法的不足 被引量:2
2
作者 Meng L 谢永达 《导航定位学报》 2004年第1期33-34,共2页
数字制图技术似乎已经弥补了传统制图过程中固有的缺陷,例如从三维到二维的几何转换等。同时,数字地图的表达已经扩展到能适应空间数据日益增长的复杂性。标准地图正受到更大量的类似地图表达方式或直观图形信息的冲击。用户可以实现现... 数字制图技术似乎已经弥补了传统制图过程中固有的缺陷,例如从三维到二维的几何转换等。同时,数字地图的表达已经扩展到能适应空间数据日益增长的复杂性。标准地图正受到更大量的类似地图表达方式或直观图形信息的冲击。用户可以实现现实与虚拟现实的任意漫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地图制图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