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公共管理视域下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及优化策略
1
作者
谢梦茜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8期184-186,共3页
该文探讨了公共管理的定义,阐释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并深入分析了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与挑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包括建立健全公共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合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及制定前瞻性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该文探讨了公共管理的定义,阐释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并深入分析了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与挑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包括建立健全公共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合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及制定前瞻性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实施这些策略,能有效促进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和农民生活品质,实现社会和谐与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
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状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ILD燃烧方式下燃料NO_(x)生成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
1
2
作者
谢梦茜
涂垚杰
+2 位作者
刘豪
李卫杰
戴方钦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2,共9页
针对MILD燃烧新模式下燃料NO_(x)生成特性暂不清楚的问题,开展了甲烷MILD燃烧的CFD数值模拟.通过向燃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NH_(3),考察了NH_(3)添加对MILD燃烧方式下燃料NO_(x)生成特性的影响,对于明确MILD燃烧降低燃料NO_(x)排放的可行...
针对MILD燃烧新模式下燃料NO_(x)生成特性暂不清楚的问题,开展了甲烷MILD燃烧的CFD数值模拟.通过向燃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NH_(3),考察了NH_(3)添加对MILD燃烧方式下燃料NO_(x)生成特性的影响,对于明确MILD燃烧降低燃料NO_(x)排放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现有CH_(4)/NH_(3)反应机理可靠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模型,并进行了甲烷MILD燃烧火焰结构和NO排放的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燃料中NH_(3)含量的增加,无论是常规燃烧还是MILD燃烧下NO排放都相应提高;同时,MILD燃烧下特殊的燃料氧化过程导致NO的还原作用弱于常规燃烧,因此当燃料中初始NH_(3)体积分数超过1.3%后NO排放值反而高于常规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D燃烧
燃料NO_(x)
NH_(3)氧化机理
NO_(x)生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共轭传热的甲烷MILD燃烧炉内传热特性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卫杰
谢梦茜
涂垚杰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0-38,共9页
为明确MILD燃烧方式下炉内的传热特性和机制,建立了20 kW甲烷MILD燃烧炉的共轭传热(CHT)模型,开展了燃烧、流动及传热的耦合CFD数值模拟。通过对比模拟预测结果和试验测试数据,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Okafor反应机理虽能准...
为明确MILD燃烧方式下炉内的传热特性和机制,建立了20 kW甲烷MILD燃烧炉的共轭传热(CHT)模型,开展了燃烧、流动及传热的耦合CFD数值模拟。通过对比模拟预测结果和试验测试数据,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Okafor反应机理虽能准确预测MILD燃烧炉内的温度及O、CO分布,但会过高预测NO生成量。通过对Okafor反应机理部分含N基元反应进行修正能够提高NO预测精度。通过对比耦合CHT模型前后燃烧炉内各壁面上的温度与热流密度分布,发现未耦合CHT模型时在炉膛前墙壁面出现了逆换热现象,与实际情况不符,说明耦合CHT模型在描述炉内传热特性方面精度更高。在耦合CHT模型基础上比较了MILD燃烧与传统钝体燃烧2种方式下炉内传热机制的差异,发现相较MILD燃烧,传统燃烧在所有炉壁上的温度均高20~40℃,导致传统燃烧在炉膛前墙、侧墙及后墙上的换热量比MILD燃烧分别高0.018、0.622和0.028个百分点,排烟热损失减少0.67%。进一步对各炉壁上的对流和辐射换热进行区分,发现MILD燃烧在前墙和后墙上的辐射换热量比传统燃烧分别高2.21和24.62 W,但对流换热量分别减小3.93和27.27 W。在侧墙上,MILD燃烧相较于传统燃烧辐射换热量减少290.71 W,对流换热量增加231.63 W。总体上,辐射换热在MILD燃烧和传统燃烧方式下的占比分别为70.72%和81.92%,对流换热占比分别为29.28%和18.08%。侧墙上辐射换热量的减少是导致MILD燃烧总体换热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更深层次的原因为MILD燃烧方式下更低的燃烧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D燃烧
共轭传热
辐射换热
传热计算
燃烧传热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共管理视域下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及优化策略
1
作者
谢梦茜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法学与经济学院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8期184-186,共3页
文摘
该文探讨了公共管理的定义,阐释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并深入分析了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与挑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包括建立健全公共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合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及制定前瞻性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实施这些策略,能有效促进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和农民生活品质,实现社会和谐与繁荣。
关键词
公共管理
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状
优化策略
分类号
D42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ILD燃烧方式下燃料NO_(x)生成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
1
2
作者
谢梦茜
涂垚杰
刘豪
李卫杰
戴方钦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中冶南方(武汉)威仕热工有限公司
出处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06077)。
文摘
针对MILD燃烧新模式下燃料NO_(x)生成特性暂不清楚的问题,开展了甲烷MILD燃烧的CFD数值模拟.通过向燃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NH_(3),考察了NH_(3)添加对MILD燃烧方式下燃料NO_(x)生成特性的影响,对于明确MILD燃烧降低燃料NO_(x)排放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现有CH_(4)/NH_(3)反应机理可靠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模型,并进行了甲烷MILD燃烧火焰结构和NO排放的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燃料中NH_(3)含量的增加,无论是常规燃烧还是MILD燃烧下NO排放都相应提高;同时,MILD燃烧下特殊的燃料氧化过程导致NO的还原作用弱于常规燃烧,因此当燃料中初始NH_(3)体积分数超过1.3%后NO排放值反而高于常规燃烧.
关键词
MILD燃烧
燃料NO_(x)
NH_(3)氧化机理
NO_(x)生成机理
Keywords
MILD combustion
fuel-NO_(x)
NH_(3)oxidation mechanism
NO_(x)form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K1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共轭传热的甲烷MILD燃烧炉内传热特性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卫杰
谢梦茜
涂垚杰
机构
中冶南方(武汉)热工有限公司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0-3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06077)。
文摘
为明确MILD燃烧方式下炉内的传热特性和机制,建立了20 kW甲烷MILD燃烧炉的共轭传热(CHT)模型,开展了燃烧、流动及传热的耦合CFD数值模拟。通过对比模拟预测结果和试验测试数据,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Okafor反应机理虽能准确预测MILD燃烧炉内的温度及O、CO分布,但会过高预测NO生成量。通过对Okafor反应机理部分含N基元反应进行修正能够提高NO预测精度。通过对比耦合CHT模型前后燃烧炉内各壁面上的温度与热流密度分布,发现未耦合CHT模型时在炉膛前墙壁面出现了逆换热现象,与实际情况不符,说明耦合CHT模型在描述炉内传热特性方面精度更高。在耦合CHT模型基础上比较了MILD燃烧与传统钝体燃烧2种方式下炉内传热机制的差异,发现相较MILD燃烧,传统燃烧在所有炉壁上的温度均高20~40℃,导致传统燃烧在炉膛前墙、侧墙及后墙上的换热量比MILD燃烧分别高0.018、0.622和0.028个百分点,排烟热损失减少0.67%。进一步对各炉壁上的对流和辐射换热进行区分,发现MILD燃烧在前墙和后墙上的辐射换热量比传统燃烧分别高2.21和24.62 W,但对流换热量分别减小3.93和27.27 W。在侧墙上,MILD燃烧相较于传统燃烧辐射换热量减少290.71 W,对流换热量增加231.63 W。总体上,辐射换热在MILD燃烧和传统燃烧方式下的占比分别为70.72%和81.92%,对流换热占比分别为29.28%和18.08%。侧墙上辐射换热量的减少是导致MILD燃烧总体换热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更深层次的原因为MILD燃烧方式下更低的燃烧温度。
关键词
MILD燃烧
共轭传热
辐射换热
传热计算
燃烧传热耦合
Keywords
MILD combustion
conjugate heat transfer
radiative heat transfer
heat transfer calculation
combustion heat transfer coupling
分类号
TQ53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TK11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公共管理视域下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及优化策略
谢梦茜
《农村科学实验》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MILD燃烧方式下燃料NO_(x)生成特性数值模拟
谢梦茜
涂垚杰
刘豪
李卫杰
戴方钦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共轭传热的甲烷MILD燃烧炉内传热特性
李卫杰
谢梦茜
涂垚杰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