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24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病因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梁增伟
谢栩硕
+3 位作者
黄晓菡
杨玲
区映研
曾文铤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14-817,共4页
目的了解某院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病因,及其明确诊断的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FUO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血清学、细菌学、分子生物学、骨髓穿刺、组织活检,以及诊断性治疗等方法,对该院2008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FUO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诊断...
目的了解某院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病因,及其明确诊断的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FUO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血清学、细菌学、分子生物学、骨髓穿刺、组织活检,以及诊断性治疗等方法,对该院2008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FUO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回顾性分析224例FUO患者病因和最终诊断。结果最终明确病因者189例,占84.38%;未明确者35例,占15.62%。其中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其他类疾病分别占50.45%、18.75%、9.82%、5.36%。在感染性疾病中,细菌为主要病原体,其次为病毒;结缔组织病以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结节性多动脉炎为主;恶性肿瘤以血液系统肿瘤为主,而淋巴瘤最常见。189例确诊患者采用病原学检查者占30.16%,病理学检查者占24.34%,其他方法(综合分析)占20.11%。结论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肿瘤为FUO的主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发热
感染性疾病
结缔组织病
肿瘤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登革热的临床特征分析和诊断体会
被引量:
9
2
作者
梁增伟
谢栩硕
+2 位作者
温焕连
区映研
曾文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671-2674,共4页
目的总结登革热的临床特征和诊断体会,提高登革热的临床诊治技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6月—2016年10月诊治的650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238例于发病第1、3、5天行血常规检查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
目的总结登革热的临床特征和诊断体会,提高登革热的临床诊治技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6月—2016年10月诊治的650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238例于发病第1、3、5天行血常规检查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变化规律。结果650例登革热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0%,650例)、乏力(96.2%,625例)、肌痛(89.1%,579例)、恶心(86.2%,560例)、畏寒(74.2%,482例)、皮疹(70.0%,392例)、腹泻(49.5%,322例)、呕吐(43.2%,281例)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49.4%,321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40.4%,263例),肌酸激酶(CK)升高(48.9%,318例),乳酸脱氢酶(LDH)升高(34.8%,226例),尿蛋白阳性(34.0%,221例)。238例患者发病第1、3、5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2%(10例)、83.2%(198例)、92.9%(221例);血小板计数减少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4%(8例)、15.1%(36例)、67.6%(161例)。结论近3年广州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以典型登革热症状为主,大部分患者白细胞计数减少开始出现于发病第3天,血小板计数减少开始出现于发病第5天;部分患者有肝、肾和肌肉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体征和症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严重乙型肝炎活动进展为肝衰竭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玲
焦倩
+2 位作者
曾文铤
梁增伟
谢栩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18-1222,共5页
目的旨在探讨影响严重肝炎活动预后的因素。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69例严重肝炎活动患者,探讨可能与进展成肝衰竭相关的临床和病毒学指标,包括HBV基因型、PC(G1896A)及BCP(A1762T/G1764A)变异;筛选出独立预测因素。结果严重活动性肝...
目的旨在探讨影响严重肝炎活动预后的因素。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69例严重肝炎活动患者,探讨可能与进展成肝衰竭相关的临床和病毒学指标,包括HBV基因型、PC(G1896A)及BCP(A1762T/G1764A)变异;筛选出独立预测因素。结果严重活动性肝炎患者中,33例(47.8%)进展成肝衰竭。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总胆红素升高(TB>256μmol/dL,P=0.008)及凝血功能异常(PTA<40%,P<0.001)是严重肝炎活动进展为肝衰竭的危险因素。HBeAg阴性(P=0.065)、PC变异(P=0.090)与病情恶化有一定相关性。结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凝血功能、HBeAg状态及PC变异在预测HBV相关的严重肝炎活动进展为肝衰竭中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衰竭
病毒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24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病因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梁增伟
谢栩硕
黄晓菡
杨玲
区映研
曾文铤
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出处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14-817,共4页
文摘
目的了解某院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病因,及其明确诊断的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FUO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血清学、细菌学、分子生物学、骨髓穿刺、组织活检,以及诊断性治疗等方法,对该院2008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FUO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回顾性分析224例FUO患者病因和最终诊断。结果最终明确病因者189例,占84.38%;未明确者35例,占15.62%。其中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其他类疾病分别占50.45%、18.75%、9.82%、5.36%。在感染性疾病中,细菌为主要病原体,其次为病毒;结缔组织病以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结节性多动脉炎为主;恶性肿瘤以血液系统肿瘤为主,而淋巴瘤最常见。189例确诊患者采用病原学检查者占30.16%,病理学检查者占24.34%,其他方法(综合分析)占20.11%。结论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肿瘤为FUO的主要病因。
关键词
不明原因发热
感染性疾病
结缔组织病
肿瘤
临床特点
Keywords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infectious disease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tumor
clinical feature
分类号
R441.3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登革热的临床特征分析和诊断体会
被引量:
9
2
作者
梁增伟
谢栩硕
温焕连
区映研
曾文铤
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内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671-2674,共4页
文摘
目的总结登革热的临床特征和诊断体会,提高登革热的临床诊治技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6月—2016年10月诊治的650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238例于发病第1、3、5天行血常规检查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变化规律。结果650例登革热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0%,650例)、乏力(96.2%,625例)、肌痛(89.1%,579例)、恶心(86.2%,560例)、畏寒(74.2%,482例)、皮疹(70.0%,392例)、腹泻(49.5%,322例)、呕吐(43.2%,281例)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49.4%,321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40.4%,263例),肌酸激酶(CK)升高(48.9%,318例),乳酸脱氢酶(LDH)升高(34.8%,226例),尿蛋白阳性(34.0%,221例)。238例患者发病第1、3、5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2%(10例)、83.2%(198例)、92.9%(221例);血小板计数减少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4%(8例)、15.1%(36例)、67.6%(161例)。结论近3年广州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以典型登革热症状为主,大部分患者白细胞计数减少开始出现于发病第3天,血小板计数减少开始出现于发病第5天;部分患者有肝、肾和肌肉损害。
关键词
登革热
体征和症状
诊断
Keywords
Dengue
Signs and symptoms
Diagnosis
分类号
R512.8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严重乙型肝炎活动进展为肝衰竭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玲
焦倩
曾文铤
梁增伟
谢栩硕
机构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内科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18-1222,共5页
基金
广东省教育厅课题(No.2013LYM_0074)
广州医学院课题(No.2011C36)联合资助~~
文摘
目的旨在探讨影响严重肝炎活动预后的因素。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69例严重肝炎活动患者,探讨可能与进展成肝衰竭相关的临床和病毒学指标,包括HBV基因型、PC(G1896A)及BCP(A1762T/G1764A)变异;筛选出独立预测因素。结果严重活动性肝炎患者中,33例(47.8%)进展成肝衰竭。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总胆红素升高(TB>256μmol/dL,P=0.008)及凝血功能异常(PTA<40%,P<0.001)是严重肝炎活动进展为肝衰竭的危险因素。HBeAg阴性(P=0.065)、PC变异(P=0.090)与病情恶化有一定相关性。结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凝血功能、HBeAg状态及PC变异在预测HBV相关的严重肝炎活动进展为肝衰竭中有预测价值。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衰竭
病毒变异
Keywords
hepatitis B virus
liver failure
viral mutant
分类号
R373.2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24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病因分析
梁增伟
谢栩硕
黄晓菡
杨玲
区映研
曾文铤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登革热的临床特征分析和诊断体会
梁增伟
谢栩硕
温焕连
区映研
曾文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严重乙型肝炎活动进展为肝衰竭的预后因素分析
杨玲
焦倩
曾文铤
梁增伟
谢栩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