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弹性与感知控制在肾移植受者社会支持与心理痛苦间的中介作用
1
作者 舒琳 刘佳 +3 位作者 刘立芳 谢晨鹏 郭曼洁 吴小霞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7-561,共5页
目的:分析心理弹性和感知控制在肾移植受者社会支持与心理痛苦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制定肾移植受者心理痛苦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8月—12月对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428例处于稳定期的住院和门诊随访肾移植受者... 目的:分析心理弹性和感知控制在肾移植受者社会支持与心理痛苦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制定肾移植受者心理痛苦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8月—12月对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428例处于稳定期的住院和门诊随访肾移植受者,选用心理痛苦筛查工具、多维健康控制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应用Mplus 8.3软件进行路径分析。结果:肾移植受者心理痛苦检出率为37.9%。路径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痛苦的直接效应不显著;社会支持通过心理弹性、机遇控制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痛苦,其间接效应分别为-0.019和-0.007;社会支持通过心理弹性经机遇控制间接影响心理痛苦,链式中介作用间接效应为-0.004。结论:心理弹性与感知控制中的机遇控制在肾移植受者社会支持与心理痛苦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 感知控制 心理痛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感染特点及防治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吴小霞 吴灵俐 +2 位作者 舒琳 谢晨鹏 万齐全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715,共9页
目的:革兰氏阳性(Gram-positive,G^(+))球菌是引起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对肝移植受者的预后构成了巨大威胁。本研究通过分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肝移植术后2个月内G^(+)球菌感染的病原菌组成、耐药性、危险因素及抗G^(+)... 目的:革兰氏阳性(Gram-positive,G^(+))球菌是引起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对肝移植受者的预后构成了巨大威胁。本研究通过分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肝移植术后2个月内G^(+)球菌感染的病原菌组成、耐药性、危险因素及抗G^(+)球菌抗生素使用效果,以期指导肝移植术后G^(+)球菌感染的防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行肝移植的256例受者中39例发生的51株G^(+)球菌感染的球菌组成、耐药性及抗球菌抗生素防治效果的数据,并分析球菌感染危险因素。结果:病原菌构成中屎肠球菌处于优势(33/51,64.7%),粪肠球菌次之(11/51,21.6%)。最常见感染部位为腹腔/胆道(13/256,5.1%)及尿道(10/256,3.9%)。51次G^(+)球菌引起的感染中50次(98%)发生在肝移植术后1月内。对G+球菌最敏感的药物为替考拉宁、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考虑到万古霉素的肾毒性,所有病人均未使用万古霉素。达托霉素与替考拉宁预防球菌感染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25(P=0.005)、术中红细胞输注量≥12 U(P=0.013)及术后预防用抗生素>2种(P=0.003)与术后球菌感染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MELD评分>25分(OR=2.378,95%CI 1.124~5.032,P=0.024)及术中红细胞输注量≥12 U(OR=2.757,95%CI 1.227~6.195,P=0.014)是肝移植术后G^(+)球菌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预防用抗生素>2种(OR=0.269,95%CI 0.121~0.598,P=0.001)的肝移植受者术后G^(+)球菌感染率降低。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的G^(+)球菌感染以腹腔/胆道及尿道的屎肠球菌感染为主。替考拉宁、替加环素及利奈唑胺均是抗G^(+)球菌敏感药物。达托霉素与替考拉宁预防G^(+)球菌感染效果相当。术前MELD评分高及术中大量输注红细胞患者术后易发生球菌感染,术后兼顾预防G^(+)球菌的大于2种抗生素的预防抗感染方案有助于减少该类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G+球菌感染 耐药性 防治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