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骨水泥倒U型分布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6
1
作者
秦丰伟
张兆飞
+7 位作者
冯永辉
谢春亮
黄荷
汤秋贤
刘栋华
吴培玉
张思能
谭伟光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中骨水泥倒U型注射分布对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因住院并...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中骨水泥倒U型注射分布对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因住院并行PVP治疗的70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60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3.02±7.74)岁;病程3h^2个月,平均病程(15.35±5.45)d.根据CT检查明确骨水泥的分布情况,依次将患者分为骨水泥呈"倒U型"弥散分布组和骨水泥不规则弥散组.记录术前、术后3 d,3、6个月及1年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椎体高度(body height,BH)及局部后凸Cobb角,对比分析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倒U型分布组由术前的(7.4±0.8)分降低至术后第3天的(2.5±0.6)分,不规则分布组由(7.5±0.9)分降低至(2.7±0.6)分,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椎体后凸角度(kyphosis angle,KA)、椎体缘高度(anterior body heights,ABH)和椎体中间高度(middle body heights,MB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倒U型分布组均优于不规则分布组(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倒U型分布组出现8例骨水泥渗漏,不规则分布组出现5例骨水泥渗漏,总体渗漏率为28.9%,所有骨水泥渗漏均无临床症状.继发相邻椎体骨折倒U型分布组4例,不规则分布组6例;非相邻节段骨折倒U型分布组2例,不规则分布组3例.两组间邻近节段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倒U型分布组1例出现骨折椎体再次塌陷,再骨折率为3.1%;不规则分布组5例出现骨折椎体再次塌陷,再骨折率为14.3%.结论PVP可有效缓解胸腰段OVCF患者的疼痛,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分布情况对术后近期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但可能是PVP术后患椎再骨折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弥散形态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后凸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倒U型”分布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荷
张兆飞
+1 位作者
谢春亮
刘栋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4-559,共6页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PVP)中骨水泥在椎体内呈"倒U型"分布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6月至2016年8月间行单一椎体PVP(低黏度骨水泥)手术的患者,根据X线及CT骨水泥的分布情况分为两组。A组:完整的"倒...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PVP)中骨水泥在椎体内呈"倒U型"分布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6月至2016年8月间行单一椎体PVP(低黏度骨水泥)手术的患者,根据X线及CT骨水泥的分布情况分为两组。A组:完整的"倒U型"分布(椎体前缘有骨水泥连接);B组:未形成完整的"倒U型"分布(椎体前缘无骨水泥连接)。评价术前、术后3 d,末次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局部后凸(Cobb)角,随访中间的相邻椎体骨折也被评价。【结果】83个行低黏度骨水泥PVP手术的患者纳入我们的研究,包括37个"倒U型"分布和46个不完整"倒U型"分布的椎体,随访时间1~2年。所有患者术后3 d疼痛均较术前明显缓解(P<0.05),A组术后3 d VAS较B组缓解更为显著(P<0.05),末次随访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DI结果和VAS评分结果相似。术后3 d局部Cobb角两组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末次随访局部Cobb角均未见明显丢失(P>0.05)。A组和B组分别出现了2和4例相邻椎体骨折,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在椎体内呈"倒U型"分布是影响PVP临床疗效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在术后疼痛快速缓解方面。另外,骨水泥在椎体侧壁和前柱的充填非常重要,它是预防椎体再塌陷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倒U型
水泥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骨水泥倒U型分布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6
1
作者
秦丰伟
张兆飞
冯永辉
谢春亮
黄荷
汤秋贤
刘栋华
吴培玉
张思能
谭伟光
机构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
出处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0,共6页
基金
2019年度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A2019481)。
文摘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中骨水泥倒U型注射分布对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因住院并行PVP治疗的70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60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3.02±7.74)岁;病程3h^2个月,平均病程(15.35±5.45)d.根据CT检查明确骨水泥的分布情况,依次将患者分为骨水泥呈"倒U型"弥散分布组和骨水泥不规则弥散组.记录术前、术后3 d,3、6个月及1年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椎体高度(body height,BH)及局部后凸Cobb角,对比分析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倒U型分布组由术前的(7.4±0.8)分降低至术后第3天的(2.5±0.6)分,不规则分布组由(7.5±0.9)分降低至(2.7±0.6)分,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椎体后凸角度(kyphosis angle,KA)、椎体缘高度(anterior body heights,ABH)和椎体中间高度(middle body heights,MB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倒U型分布组均优于不规则分布组(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倒U型分布组出现8例骨水泥渗漏,不规则分布组出现5例骨水泥渗漏,总体渗漏率为28.9%,所有骨水泥渗漏均无临床症状.继发相邻椎体骨折倒U型分布组4例,不规则分布组6例;非相邻节段骨折倒U型分布组2例,不规则分布组3例.两组间邻近节段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倒U型分布组1例出现骨折椎体再次塌陷,再骨折率为3.1%;不规则分布组5例出现骨折椎体再次塌陷,再骨折率为14.3%.结论PVP可有效缓解胸腰段OVCF患者的疼痛,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分布情况对术后近期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但可能是PVP术后患椎再骨折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弥散形态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后凸畸形
Keywords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bone cement diffusion
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ky-phosis
分类号
R681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倒U型”分布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荷
张兆飞
谢春亮
刘栋华
机构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4-559,共6页
文摘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PVP)中骨水泥在椎体内呈"倒U型"分布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6月至2016年8月间行单一椎体PVP(低黏度骨水泥)手术的患者,根据X线及CT骨水泥的分布情况分为两组。A组:完整的"倒U型"分布(椎体前缘有骨水泥连接);B组:未形成完整的"倒U型"分布(椎体前缘无骨水泥连接)。评价术前、术后3 d,末次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局部后凸(Cobb)角,随访中间的相邻椎体骨折也被评价。【结果】83个行低黏度骨水泥PVP手术的患者纳入我们的研究,包括37个"倒U型"分布和46个不完整"倒U型"分布的椎体,随访时间1~2年。所有患者术后3 d疼痛均较术前明显缓解(P<0.05),A组术后3 d VAS较B组缓解更为显著(P<0.05),末次随访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DI结果和VAS评分结果相似。术后3 d局部Cobb角两组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末次随访局部Cobb角均未见明显丢失(P>0.05)。A组和B组分别出现了2和4例相邻椎体骨折,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在椎体内呈"倒U型"分布是影响PVP临床疗效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在术后疼痛快速缓解方面。另外,骨水泥在椎体侧壁和前柱的充填非常重要,它是预防椎体再塌陷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倒U型
水泥分布
Keywords
pereutaneous vertebroplasty
"inverted U" type
distribution of bone cement
分类号
R683.2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骨水泥倒U型分布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的影响
秦丰伟
张兆飞
冯永辉
谢春亮
黄荷
汤秋贤
刘栋华
吴培玉
张思能
谭伟光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倒U型”分布的临床疗效
黄荷
张兆飞
谢春亮
刘栋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