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遗传粒子群优化的热负荷预测方法
1
作者
谢文举
薛贵军
+1 位作者
史彩娟
李水清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138,147,共9页
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网热负荷预测对于换热站能源合理分配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换热站之间存在较强的耦合性,如何保证换热站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并保证热用户的舒适性是供热行业的首要任务,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粒子群的混合神经网络(GAPSO-CNN-BiL...
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网热负荷预测对于换热站能源合理分配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换热站之间存在较强的耦合性,如何保证换热站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并保证热用户的舒适性是供热行业的首要任务,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粒子群的混合神经网络(GAPSO-CNN-BiLSTM)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热负荷历史值、供水流量、供水温度以及回水压力构建模型输入;然后,利用完全噪声辅助聚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将供热负荷分解为不同子序列,以弱化供热负荷数据复杂程度,挖掘数据内部潜在特征;其次,为进一步减少模型计算时间,根据样本熵(sample entropy,SE)对子序列进行合并;最后,利用所提模型对不同子序列进行预测重构。实验表明所提模型相比LSTM、CNN-LSTM以及粒子群优化的混合神经网络(PSO-CNN-LSTM)在供热负荷预测中精度分别提高42%,32%,30%拥有更出色的特征提取能力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噪声辅助聚合经验模态分解
样本熵
遗传粒子群
一次网
热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VMD-ISSA-CNN-TGLSTM的供热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
1
2
作者
薛贵军
牛盼
+1 位作者
谢文举
李水清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139,共9页
针对目前集中供热负荷预测的研究中极少考虑换热站内部因素以及供热负荷预测精准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VMD-ISSA-CNN-TGLSTM的混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转换门控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构建具有空间提取能力的CNN-TGLSTM...
针对目前集中供热负荷预测的研究中极少考虑换热站内部因素以及供热负荷预测精准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VMD-ISSA-CNN-TGLSTM的混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转换门控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构建具有空间提取能力的CNN-TGLSTM模型;其次,考虑到负荷序列的非平稳特征,采用SVMD分解,并引用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来优化模型的参数,避免调参陷入局部最优;最后,将不同模型之间的预测效果与经济效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VMD-ISSA-CNN-TGLSTM模型经济效益最高,评价指标RMSE、MSE、MAE相比ISSA-CNN-TGLSTM模型分别降低了35.7%、59.0%、32.7%,且均优于其他不同模型,预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负荷预测
逐次变分模态分解
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转换门控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空间提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RF的并行CNN-TGLSTM热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
1
3
作者
谭全伟
薛贵军
谢文举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12-123,共12页
精准的热负荷预测不仅可以提高用户舒适度,还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为了提升热负荷预测的准确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并行CNN和TGLSTM的短期热负荷预测模型。首先,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特征进行筛选;其次,利用并行网络CNN和...
精准的热负荷预测不仅可以提高用户舒适度,还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为了提升热负荷预测的准确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并行CNN和TGLSTM的短期热负荷预测模型。首先,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特征进行筛选;其次,利用并行网络CNN和改进的LSTM分别提取时空特征;最后,将提取的特征与多头注意力机制动态结合。实验结果表明,并行CNN-TGLSTM-MA相较于传统的串行CNN-TGLSTM模型,在MAE和MSE方面分别降低了16.9%、26.8%,同时提升了3.5%的R2值,证明了所提出的并行CNN-TGLSTM-MA模型在短期热负荷预测方面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为热力系统供热负荷的精准调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热负荷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
转换门控长短期记忆网络
多头注意力机制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传感器信息深度融合的谐波减速器健康状态评估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仁祥
张勇
+3 位作者
胡小林
杨黎霞
陈才
谢文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9-144,152,共7页
工业机器人谐波减速器工况循环往复,仅依靠单一传感器难以刻画其运行状态全貌且会导致健康状态评估结果不确定性高。为此,提出了多传感器信息深度融合的谐波减速器健康状态评估方法。首先对谐波减速器振动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构造出...
工业机器人谐波减速器工况循环往复,仅依靠单一传感器难以刻画其运行状态全貌且会导致健康状态评估结果不确定性高。为此,提出了多传感器信息深度融合的谐波减速器健康状态评估方法。首先对谐波减速器振动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构造出时频图以描述其运行状态特征;再运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将多个传感器的时频信息进行融合以全面刻画谐波减速器运行状态。最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融合后的时频图像进行自动学习获得能准确表征谐波减速器健康状态的深度特征,并通过在卷积神经网络最后添加全连接层实现健康状态评估。通过对不同健康状态以及不同工作节拍下谐波减速器进行健康状态评估试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并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状态评估
谐波减速器
信息融合
卷积神经网络(CNN)
连续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虚拟现实抗联红色文化展演设计的实现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宇奇
蒲鑫
+2 位作者
刘辉礼
张杰
谢文举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第34期96-98,共3页
通过虚拟现实这一当代技术,用展演的方式让用户们浏览,进行基于虚拟现实的抗联红色文化展演设计,主要为弘扬抗联红色文化这种不畏强暴、舍身救国、血战到底的精神。将抗联红色文化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出来,让用户们得到身临其境的抗联红...
通过虚拟现实这一当代技术,用展演的方式让用户们浏览,进行基于虚拟现实的抗联红色文化展演设计,主要为弘扬抗联红色文化这种不畏强暴、舍身救国、血战到底的精神。将抗联红色文化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出来,让用户们得到身临其境的抗联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体验。这样做我们丰富了用户们参观抗联红色文化的方式,而且增添了弘扬抗联红色文化的方法,让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了更多的领域,也让更多的领域有了创新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抗联红色文化
文化展演
红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变初位数据增强和深度特征提取的工业机器人末端抖动状态识别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仁祥
谢文举
+2 位作者
杨宝军
胡小林
潘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9-206,251,共9页
针对实际工程中工业机器人末端抖动程度难以通过简单指标进行有效区分,且识别过程存在外部干扰大、抖动位置分布不均的问题,提出了变初位数据增强和深度特征提取的工业机器人末端抖动状态识别方法。利用陷波滤波器滤除工业机器人末端振...
针对实际工程中工业机器人末端抖动程度难以通过简单指标进行有效区分,且识别过程存在外部干扰大、抖动位置分布不均的问题,提出了变初位数据增强和深度特征提取的工业机器人末端抖动状态识别方法。利用陷波滤波器滤除工业机器人末端振动信号中的工频干扰,并通过均方根阈值搜索抖动位置及改变搜索初始位置数据增强的方式,获取充足且能展现工业机器人运动状态的末端抖动数据;采用连续小波变换对末端抖动数据进行分解以获得可充分保留末端抖动冲击与震荡特征的时频图;为缓解特征降维及工况变化的影响,运用去除池化层和添加批归一化的卷积神经网络,对时频图进行深度特征提取和分类,从而实现工业机器人末端抖动状态识别。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传感器采集方向识别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证明了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工业机器人末端抖动状态,并具有较好的泛化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抖动状态识别
数据增强
连续小波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运用Matlab对主动悬架系统仿真分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冉滔
谷万裕
+1 位作者
冉佳鑫
谢文举
《内燃机与配件》
2019年第8期37-38,共2页
汽车悬架系统是汽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汽车行驶过程的舒适性、平顺性以及操作稳定性都有重要的影响,主动悬架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基于二自由度1/4车体模型符合当代人对汽车性能的基本要求,从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采用LQG最...
汽车悬架系统是汽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汽车行驶过程的舒适性、平顺性以及操作稳定性都有重要的影响,主动悬架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基于二自由度1/4车体模型符合当代人对汽车性能的基本要求,从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采用LQG最优调节器理论确定主动悬架的最优控制方法,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主动悬架汽车振动分析仿真模型,进行对汽车相关性能作出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主动悬架系统
仿真模型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车身耐撞性和碰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冉滔
宋刚
+1 位作者
谢文举
杨冰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第12期34-36,共3页
车身耐撞性和碰撞相容性体现的是汽车的基本安全因素指标,通过对现有汽车碰撞实验所体现出的耐撞性、相容性和吸能性优化建模仿真,提高车内自身安全装置和提升小质量汽车刚度、降低大质量汽车刚度,以达到提高汽车整体安全系数的效果。
关键词
耐撞性
碰撞相容性
吸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遗传粒子群优化的热负荷预测方法
1
作者
谢文举
薛贵军
史彩娟
李水清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智能仪器厂
华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出处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138,14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02143)。
文摘
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网热负荷预测对于换热站能源合理分配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换热站之间存在较强的耦合性,如何保证换热站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并保证热用户的舒适性是供热行业的首要任务,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粒子群的混合神经网络(GAPSO-CNN-BiLSTM)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热负荷历史值、供水流量、供水温度以及回水压力构建模型输入;然后,利用完全噪声辅助聚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将供热负荷分解为不同子序列,以弱化供热负荷数据复杂程度,挖掘数据内部潜在特征;其次,为进一步减少模型计算时间,根据样本熵(sample entropy,SE)对子序列进行合并;最后,利用所提模型对不同子序列进行预测重构。实验表明所提模型相比LSTM、CNN-LSTM以及粒子群优化的混合神经网络(PSO-CNN-LSTM)在供热负荷预测中精度分别提高42%,32%,30%拥有更出色的特征提取能力和精度。
关键词
完全噪声辅助聚合经验模态分解
样本熵
遗传粒子群
一次网
热负荷预测
Keywords
CEEMDAN
SE
GAPSO
first network
heat load prediction
分类号
TB9 [机械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VMD-ISSA-CNN-TGLSTM的供热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
1
2
作者
薛贵军
牛盼
谢文举
李水清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智能仪器厂
出处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139,共9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F2021209006)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文摘
针对目前集中供热负荷预测的研究中极少考虑换热站内部因素以及供热负荷预测精准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VMD-ISSA-CNN-TGLSTM的混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转换门控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构建具有空间提取能力的CNN-TGLSTM模型;其次,考虑到负荷序列的非平稳特征,采用SVMD分解,并引用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来优化模型的参数,避免调参陷入局部最优;最后,将不同模型之间的预测效果与经济效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VMD-ISSA-CNN-TGLSTM模型经济效益最高,评价指标RMSE、MSE、MAE相比ISSA-CNN-TGLSTM模型分别降低了35.7%、59.0%、32.7%,且均优于其他不同模型,预测效果最佳。
关键词
供热负荷预测
逐次变分模态分解
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转换门控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空间提取能力
Keywords
heat load prediction
SVMD
ISSA
CNN
TGLSTM neural network
spatial exiraction capability
分类号
TN919-34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RF的并行CNN-TGLSTM热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
1
3
作者
谭全伟
薛贵军
谢文举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12-123,共12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20209121)。
文摘
精准的热负荷预测不仅可以提高用户舒适度,还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为了提升热负荷预测的准确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并行CNN和TGLSTM的短期热负荷预测模型。首先,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特征进行筛选;其次,利用并行网络CNN和改进的LSTM分别提取时空特征;最后,将提取的特征与多头注意力机制动态结合。实验结果表明,并行CNN-TGLSTM-MA相较于传统的串行CNN-TGLSTM模型,在MAE和MSE方面分别降低了16.9%、26.8%,同时提升了3.5%的R2值,证明了所提出的并行CNN-TGLSTM-MA模型在短期热负荷预测方面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为热力系统供热负荷的精准调控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短期热负荷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
转换门控长短期记忆网络
多头注意力机制
随机森林
Keywords
short-term heat load forecast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switching gated 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
multi-head attention mechanism
random forest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传感器信息深度融合的谐波减速器健康状态评估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仁祥
张勇
胡小林
杨黎霞
陈才
谢文举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工程应用机器人重庆市工程实验室
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9-144,15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5079)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B1306601)
重庆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项目(JDLHPYJD2021007)。
文摘
工业机器人谐波减速器工况循环往复,仅依靠单一传感器难以刻画其运行状态全貌且会导致健康状态评估结果不确定性高。为此,提出了多传感器信息深度融合的谐波减速器健康状态评估方法。首先对谐波减速器振动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构造出时频图以描述其运行状态特征;再运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将多个传感器的时频信息进行融合以全面刻画谐波减速器运行状态。最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融合后的时频图像进行自动学习获得能准确表征谐波减速器健康状态的深度特征,并通过在卷积神经网络最后添加全连接层实现健康状态评估。通过对不同健康状态以及不同工作节拍下谐波减速器进行健康状态评估试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并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和稳健性。
关键词
健康状态评估
谐波减速器
信息融合
卷积神经网络(CNN)
连续小波变换
Keywords
health state evaluation
harmonic reducer
information fus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分类号
TH212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H213.3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虚拟现实抗联红色文化展演设计的实现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宇奇
蒲鑫
刘辉礼
张杰
谢文举
机构
长春工程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第34期96-98,共3页
基金
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东北抗战红色文化VR漫游设计”(编号:202011437063)研究成果。
文摘
通过虚拟现实这一当代技术,用展演的方式让用户们浏览,进行基于虚拟现实的抗联红色文化展演设计,主要为弘扬抗联红色文化这种不畏强暴、舍身救国、血战到底的精神。将抗联红色文化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出来,让用户们得到身临其境的抗联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体验。这样做我们丰富了用户们参观抗联红色文化的方式,而且增添了弘扬抗联红色文化的方法,让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了更多的领域,也让更多的领域有了创新的内容。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抗联红色文化
文化展演
红色文化
分类号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初位数据增强和深度特征提取的工业机器人末端抖动状态识别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仁祥
谢文举
杨宝军
胡小林
潘升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工程应用机器人重庆市工程实验室
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
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9-206,25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5079)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B1306601)
+1 种基金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ZD-M202200701)
重庆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21S0037)。
文摘
针对实际工程中工业机器人末端抖动程度难以通过简单指标进行有效区分,且识别过程存在外部干扰大、抖动位置分布不均的问题,提出了变初位数据增强和深度特征提取的工业机器人末端抖动状态识别方法。利用陷波滤波器滤除工业机器人末端振动信号中的工频干扰,并通过均方根阈值搜索抖动位置及改变搜索初始位置数据增强的方式,获取充足且能展现工业机器人运动状态的末端抖动数据;采用连续小波变换对末端抖动数据进行分解以获得可充分保留末端抖动冲击与震荡特征的时频图;为缓解特征降维及工况变化的影响,运用去除池化层和添加批归一化的卷积神经网络,对时频图进行深度特征提取和分类,从而实现工业机器人末端抖动状态识别。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传感器采集方向识别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证明了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工业机器人末端抖动状态,并具有较好的泛化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抖动状态识别
数据增强
连续小波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Keywords
industrial robot
jitter state recognition
data augmentation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分类号
TH165.3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运用Matlab对主动悬架系统仿真分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冉滔
谷万裕
冉佳鑫
谢文举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出处
《内燃机与配件》
2019年第8期37-38,共2页
文摘
汽车悬架系统是汽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汽车行驶过程的舒适性、平顺性以及操作稳定性都有重要的影响,主动悬架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基于二自由度1/4车体模型符合当代人对汽车性能的基本要求,从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采用LQG最优调节器理论确定主动悬架的最优控制方法,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主动悬架汽车振动分析仿真模型,进行对汽车相关性能作出综合评价。
关键词
MATLAB
主动悬架系统
仿真模型
最优控制
分类号
U463.3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车身耐撞性和碰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冉滔
宋刚
谢文举
杨冰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
出处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第12期34-36,共3页
文摘
车身耐撞性和碰撞相容性体现的是汽车的基本安全因素指标,通过对现有汽车碰撞实验所体现出的耐撞性、相容性和吸能性优化建模仿真,提高车内自身安全装置和提升小质量汽车刚度、降低大质量汽车刚度,以达到提高汽车整体安全系数的效果。
关键词
耐撞性
碰撞相容性
吸能性
Keywords
crashworthiness
collision compatibility
energy absorption
分类号
U461.9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遗传粒子群优化的热负荷预测方法
谢文举
薛贵军
史彩娟
李水清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SVMD-ISSA-CNN-TGLSTM的供热负荷预测模型
薛贵军
牛盼
谢文举
李水清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RF的并行CNN-TGLSTM热负荷预测模型
谭全伟
薛贵军
谢文举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多传感器信息深度融合的谐波减速器健康状态评估
陈仁祥
张勇
胡小林
杨黎霞
陈才
谢文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虚拟现实抗联红色文化展演设计的实现
李宇奇
蒲鑫
刘辉礼
张杰
谢文举
《科学技术创新》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变初位数据增强和深度特征提取的工业机器人末端抖动状态识别
陈仁祥
谢文举
杨宝军
胡小林
潘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运用Matlab对主动悬架系统仿真分析
冉滔
谷万裕
冉佳鑫
谢文举
《内燃机与配件》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汽车车身耐撞性和碰撞相容性研究
冉滔
宋刚
谢文举
杨冰
《汽车实用技术》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