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铸轧铜铝复合板界面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谢敬佩 刘哲 +4 位作者 王爱琴 吕世敬 毛志平 刘帅洋 田捍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02-1705,共4页
采用铸轧法制备了铜铝复合板,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手段考察了界面微观形貌和物相成分,分析了轧制和退火过程中界面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热处理过程中的界面演变过程主要包括过饱和固溶体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形... 采用铸轧法制备了铜铝复合板,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手段考察了界面微观形貌和物相成分,分析了轧制和退火过程中界面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热处理过程中的界面演变过程主要包括过饱和固溶体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形核析出、金属间化合物沿界面横向相连、界面层增厚四个阶段。剥离过程中界面沿CuAl_2层开裂,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剥离面形貌由撕裂棱和沟槽转变为撕裂平台和裂纹。轧制过程中界面层发生脆性断裂,纯铜和纯铝挤入裂缝形成直接接触区域。随着轧制压下率的增大,铜铝直接接触区域所占比例增大,破碎的界面层以尺寸较小的碎块状嵌在纯铜和纯铝之间,且碎块与界面之间呈一定夹角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铝复合板 界面结构 界面相 界面演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锰钢透射电镜原位拉伸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谢敬佩 祝要民 +1 位作者 李庆春 何镇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529-535,共7页
文章利用透射电镜原位拉伸的方法,研究了中锰奥氏体钢的加工硬化动态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量增大,位错形成、增多并产生交互作用;铸态形成的铌的碳化物和形变析出的碳化物对位错运动产生强烈阻碍作用。
关键词 中锰钢 透射电镜 动态拉伸 原位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持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被引量:1
3
作者 谢敬佩 马窦琴 +6 位作者 毛志平 陈拂晓 刘伟 王文焱 刘勇 周孟 杨涤心 《中国高新科技》 2021年第3期23-24,26,共3页
在“大科学”时代下,自主创新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跨领域协作与跨学科研究成为创新的主要趋势。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迫切要求,需要深入改革现行的科技创新的机制体制。协同创新中心就是应运而生的一种创新组织... 在“大科学”时代下,自主创新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跨领域协作与跨学科研究成为创新的主要趋势。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迫切要求,需要深入改革现行的科技创新的机制体制。协同创新中心就是应运而生的一种创新组织模式。文章回顾了有色金属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历程,建立了系统捆绑集成的科技创新协同机制,通过管工协同、文理渗透,将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创新相融合,有力于推动工程技术供给、扩散方面的管理问题和基本科学问题的研究,促进了人才、学科、科技三位一体协同创新的整体协调发展,是深化协同创新机制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科学时代背景 协同创新 体制机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Al-Cu复合材料的高温热变形行为 被引量:9
4
作者 程明阳 郝世明 +3 位作者 谢敬佩 王爱琴 马窦琴 孙亚丽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3,共7页
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SiC_p/Al-Cu复合材料进行压缩实验,研究其在温度为350~500℃、应变速率为0.01~10s-1条件下的高温塑性变形行为。由实验得出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热变形本构方程和加工图。结果表明:复合材... 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SiC_p/Al-Cu复合材料进行压缩实验,研究其在温度为350~500℃、应变速率为0.01~10s-1条件下的高温塑性变形行为。由实验得出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热变形本构方程和加工图。结果表明:复合材料高温流动应力-应变曲线主要以动态再结晶为特征,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或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加。其热压缩变形时的流变应力可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形式来描述,在实验条件下平均热变形激活能Q为320.79kJ/mol。确定了加工图中的稳定区和失稳区,分析了加工图中不同区域的显微组织结构,失稳区存在颗粒破裂、孔洞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Cu复合材料 热变形 应力-应变曲线 本构方程 加工图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p/2024Al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 被引量:9
5
作者 柳培 王爱琴 +1 位作者 郝世明 谢敬佩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06-312,共7页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在580℃下制备了35%(体积分数)SiCp/2024铝基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镜(TEM)、能谱(EDS)、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复合材料中SiC/Al,合金相/Al的界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增强体SiC和基体Al以及热处理前后合金相与基...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在580℃下制备了35%(体积分数)SiCp/2024铝基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镜(TEM)、能谱(EDS)、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复合材料中SiC/Al,合金相/Al的界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增强体SiC和基体Al以及热处理前后合金相与基体Al的界面类型,取向结合机制。结果表明,SiC/Al界面清晰平滑,无界面反应物和颗粒溶解现象,也无空洞缺陷。SiC/Al界面类型包括非晶层界面和干净界面。干净界面中SiC和Al之间没有固定或优先的取向关系,取向结合机制为紧密的原子匹配形成的半共格界面。热压烧结所得复合材料中的合金相以Al4Cu9为主,与基体Al的界面为不共格界面,热处理后,合金相Al2Cu弥散分布于基体中,与基体Al的界面为错配度较小的半共格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基复合材料 HREM 界面 位向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p/A390复合材料中析出相的形貌及界面结构演变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爱琴 刘帅洋 +1 位作者 韩辉辉 谢敬佩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6期535-541,共7页
采用快速凝固的A390铝合金粉体和SiC颗粒,通过粉末冶金法+热挤压工艺制备了SiCp/A390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T6处理,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复合材料时效过程中第二相的析出形貌及界面结构进... 采用快速凝固的A390铝合金粉体和SiC颗粒,通过粉末冶金法+热挤压工艺制备了SiCp/A390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T6处理,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复合材料时效过程中第二相的析出形貌及界面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探讨了析出相的演变规律、析出相与基体的界面结构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p/A390复合材料经固溶+时效处理后,合金元素从基体中析出形成GP区,然后转变为颗粒状的δ″相。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这些颗粒状δ″相继续长大成δ'相和δ相;同时,时效析出相与基体之间界面结构随时效时间的延长发生着转变,其转变规律为:完全共格界面GP区→共格界面的δ″相→半共格界面δ'相→非共格界面δ相;SiCp/A390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随着时效时间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在时效6 h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390复合材料 析出相 界面结构 位相关系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著名汽车轮毂内在质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继文 谢敬佩 +1 位作者 刘忠侠 宋天福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4年第7期76-80,共5页
应用电解低钛铝合金为母材冶炼A356合金生产汽车轮毂,分析了轮毂本体性能和组织,并与国外著名厂商的汽车轮毂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以电解低钛铝合金为母材生产的汽车轮毂的综合力学性能与奔驰轿车轮毂相当,比宝马轿车轮毂高13.25%,比... 应用电解低钛铝合金为母材冶炼A356合金生产汽车轮毂,分析了轮毂本体性能和组织,并与国外著名厂商的汽车轮毂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以电解低钛铝合金为母材生产的汽车轮毂的综合力学性能与奔驰轿车轮毂相当,比宝马轿车轮毂高13.25%,比奥迪轿车轮毂提高6.9%以上。电解低钛汽车轮毂力学性能高,强韧性配合良好;成分及组织均匀,微观晶粒细小,热处理后硅相形态圆整;断口为典型的韧窝状,且韧窝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轮毂 内在质量 电解低钛铝合金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陶瓷-锰钢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磨损机理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长涛 谢敬佩 +3 位作者 卢洪波 黄先波 王文焱 王爱琴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1年第1期21-23,共3页
通过扫描电镜对金属陶瓷-锰钢复合材料的组织、结合情况和磨损形貌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复合材料的结合和磨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烧结金属陶瓷和锰钢的结合为冶金结合;金属陶瓷磨损形貌为少量的犁沟.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冶金结合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合金ZL108平面应变断裂韧度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闫淑卿 翁永刚 +6 位作者 王杰芳 刘志勇 王明星 刘忠侠 宋天福 左秀荣 谢敬佩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4年第7期33-36,共4页
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活塞合金ZL108的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用电解低钛铝合金熔配成与ZL108合金成分基本相同的含钛ZL108Ti,经金属模具浇注毛坯T6热处理后,机械加工得到三点弯曲试样。在MTS材料试验机上测试得到ZL108合金的断裂韧度... 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活塞合金ZL108的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用电解低钛铝合金熔配成与ZL108合金成分基本相同的含钛ZL108Ti,经金属模具浇注毛坯T6热处理后,机械加工得到三点弯曲试样。在MTS材料试验机上测试得到ZL108合金的断裂韧度KIc=605±17N/mm3/2,而ZL108Ti的断裂韧度KIc=647±33N/mm3/2。金相分析说明ZL108Ti断裂韧度提高的原因在于合金中的Ti细化了初生α(Al)相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 ZL108合金 平面应变断裂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低钛铝合金微观组织的高分辨研究
10
作者 王文焱 谢敬佩 +2 位作者 李伟 刘忠侠 董新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8期130-131,共2页
关键词 电解低钛铝合金 微观组织 高分辨 变形铝合金 综合性能 硬化效应 汽车车身 生产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Z型耐火材料激光熔化层的组织结构分析
11
作者 王文焱 王爱华 +1 位作者 谢敬佩 杜三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9-449,共1页
关键词 AMZ型耐火材料 激光熔化层 组织结构分析 工艺参数 X射线衍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Al-Cu复合材料动态再结晶行为及临界条件
12
作者 郝世明 谢敬佩 +2 位作者 刘洧宁 符慧平 刘佳斌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4,共6页
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40%SiC_P/Al-Cu复合材料进行压缩实验,研究其在温度为350~5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的高温塑性变形行为。由实验得出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采用加工硬化率处理方法对应力-应变数据进... 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40%SiC_P/Al-Cu复合材料进行压缩实验,研究其在温度为350~5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的高温塑性变形行为。由实验得出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采用加工硬化率处理方法对应力-应变数据进行处理,结合lnθ-ε曲线的拐点和(-α(lnθ)/αε)-ε曲线最小值的判据,研究该复合材料动态再结晶临界条件。结果表明:40%SiC_P/Al-Cu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主要以动态再结晶软化机制为特征,峰值应力(σ_p)随变形温度的降低或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加;该材料的lnθ-ε曲线出现拐点,(-α(lnθ)/αε)-ε曲线出现最小值;临界应变(ε_c)随变形温度的升高与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减小,且临界应变与峰值应变(εp)之间具有相关性,即ε_c=0.528εp;临界应变与Zener-Hollomon参数(Z)之间的函数关系为ε_c=4.58×10^(-3)Z^(0.09)。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应变为0.06时(变形温度为400℃,应变速率为10 s^(-1))已经发生动态再结晶,应变为0.2时,动态再结晶晶粒充分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Cu复合材料 热变形 加工硬化率 动态再结晶 临界条件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英石表面YAG激光渗入纳米AlN的组织结构
13
作者 王文焱 王爱华 谢敬佩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29-329,共1页
关键词 YAG激光 组织结构 纳米陶瓷 表面层 AIN 锆英石 渗入 抗侵蚀性能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m^3高炉上料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4
作者 普杰信 陈家新 谢敬佩 《现代电子技术》 1999年第5期20-22,共3页
叙述了100m3高炉上料微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该系统采用两级双系统控制,称重自动补偿。卷扬机、料钟、振动筛、皮带传动等采用高性能的可编程控制器。系统控制精度高、易维护、可靠性高,用于安阳太行钢铁公司高炉,运行一年... 叙述了100m3高炉上料微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该系统采用两级双系统控制,称重自动补偿。卷扬机、料钟、振动筛、皮带传动等采用高性能的可编程控制器。系统控制精度高、易维护、可靠性高,用于安阳太行钢铁公司高炉,运行一年多来无故障,生铁合格率达到100%,优质率达到75%以上,产量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控制机 可编程序控制器 高炉 上料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4A双相不锈钢σ相析出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卢盼盼 王爱琴 +1 位作者 谢敬佩 王文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76-80,共5页
对固溶处理后的4A双相不锈钢(DSS4A)进行不同温度(750~900℃)的等温时效处理,利用OM观测各个时效温度下σ相的析出行为,重点观测了σ相在850℃时效不同时间(1h、2h和4h)的析出过程,并通过SEM、EDS和TEM等检测手段对850℃、4h时效处理后... 对固溶处理后的4A双相不锈钢(DSS4A)进行不同温度(750~900℃)的等温时效处理,利用OM观测各个时效温度下σ相的析出行为,重点观测了σ相在850℃时效不同时间(1h、2h和4h)的析出过程,并通过SEM、EDS和TEM等检测手段对850℃、4h时效处理后的σ相析出形貌进行分析,揭示了σ相的析出特征及形成机理。最后对时效条件下4A双相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也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表明:σ相富Cr、Mo而贫Ni,属于四方结构,由高温铁素体分解而成;σ相析出量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并在850℃时达到峰值,同一温度下时效时间越长,σ相析出越多;σ相使材料硬度提高,但材料抗拉强度、冲击韧性和耐腐蚀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冲击韧性对σ相析出尤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A双相不锈钢 时效处理 Σ相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铝复合板铸轧工艺优化及实验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田捍卫 王爱琴 +2 位作者 谢敬佩 苌清华 刘帅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06-1711,共6页
本工作以水平式双辊铸轧机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的Fluent模块,用层流模型、凝固和融化模型处理,并用JMatPro软件获取1050Al的热物性参数,建立了铜铝复合板带铸轧过程的二维稳态有限体积模型。用正交模拟法研究了走坯速度... 本工作以水平式双辊铸轧机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的Fluent模块,用层流模型、凝固和融化模型处理,并用JMatPro软件获取1050Al的热物性参数,建立了铜铝复合板带铸轧过程的二维稳态有限体积模型。用正交模拟法研究了走坯速度、铝液浇注温度、铸轧区长度和铜带预热温度对铝液液相率分布的影响,并分析了速度迹线和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铝液凝固受铸轧区长度和走坯速度影响较大,整体温度分布主要受铜带预热温度影响,并得出正交模拟参数优化范围为:走坯速度0.5~1.5 m·min^(-1)、浇注温度963~1 023 K、铸轧区长度65~80 mm、铜带预热温度300~673 K。选择走坯速度0.5 m·min^(-1)、浇注温度973 K、铸轧区长度80 mm、铜带预热温度300 K、铜带初始厚度2 mm进行铸轧实验,该铸轧工艺条件下铜铝复合板界面冶金结合状态良好,通过线扫描和能谱分析确定了金属间化合物Al_2Cu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铝复合板 铸轧工艺 数值模拟 正交分析 凝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