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东生态区夏玉米自交系的差异及遗传改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振江 刘自华 张锦芬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6-12,共7页
本文通过对冀东生态区两个时期选育应用的主要夏玉米自交系的种质基础、农艺、光合、经济性状的比较 ,应用 6× 10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 ,对各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80年代末 90年代初与 70年代末 80年代初的玉米... 本文通过对冀东生态区两个时期选育应用的主要夏玉米自交系的种质基础、农艺、光合、经济性状的比较 ,应用 6× 10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 ,对各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80年代末 90年代初与 70年代末 80年代初的玉米自交系在光合速率、叶绿素、单株叶面积、生物产量、单株粒重等性状得到了显著改良 ,农艺穗部性状、穗粗、穗行数、收获指数、结实率、空杆率也有部分改良效果 同时 ,单株叶面积、叶向值、叶片保绿度、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光合及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显著提高 部分经济性状 ,如生物产量、单株产量、穗重、穗长等一般配合力也十分显著 除此之外 ,虽然有些自交系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有所下降或不明显 ,如 :收获指数、雄穗长度 ,但综合起来这些改良和配合力的变化 ,除了对自交系的光合生理 ,农艺、经济等性状有积极作用 ,还对提高自交系产量、增强抗逆性、降低成本有重要作用 研究结果认为 ,冀东生态区的夏玉米育种 ,应当在重视产量、抗病性、抗倒性等传统性状的基础上 ,更加重视光合生理性状的改善和配合力的提高 ,尤其是秃尖度配合力效应值增加 ,更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此外 ,在自交系的种质基础和选育方法要有创新 ,要和光合生理等性状改良综合起来 ,才是冀东夏玉米育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效应值 遗传改良 光合生理 农艺性状 冀东生态区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南穿梭育种对南斯拉夫玉米群体改良的互补性研究
2
作者 谢振江 刘自华 +1 位作者 张锦芬 Lazar Kojic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9,共5页
198 5- 1997年对南斯拉夫玉米群体SYN1/ 9C0 进行半同胞轮回选择。 1998年通过把在唐山C1~C6和在贝尔格莱德进行C3~C6共计 10个轮回群体与 4个标准自交系进行半双列杂交研究 ,连续 2年试验 ,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对群体产量和测交... 198 5- 1997年对南斯拉夫玉米群体SYN1/ 9C0 进行半同胞轮回选择。 1998年通过把在唐山C1~C6和在贝尔格莱德进行C3~C6共计 10个轮回群体与 4个标准自交系进行半双列杂交研究 ,连续 2年试验 ,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对群体产量和测交组合产量以及产量杂种优势、配合力和田间部分性状一般配合力均存在显著差异 ,南斯拉夫和唐山两地改良效果极具互补性。实验表明 ,中南穿梭育种在提高南斯拉夫群体自身产量、测交组合产量的同时 ,能更为有效地提升群体杂种优势 ,使产量特殊配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群体改良 互补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狭长地形条件下回转绕行互通方案可行性探讨
3
作者 王力伟 程梦筠 +1 位作者 许苑 谢振江 《山东交通科技》 2024年第5期118-121,共4页
对山区狭长地形条件下互通立交设计方案进行了探讨,得出辅助车道回转绕行互通方案与地形、地貌的协调性好,规模小,投资少,优势明显,可作为狭长地形条件下互通优选方案。对通行能力进行分析,得出交织区长度与流率比、交织区车流密度关系... 对山区狭长地形条件下互通立交设计方案进行了探讨,得出辅助车道回转绕行互通方案与地形、地貌的协调性好,规模小,投资少,优势明显,可作为狭长地形条件下互通优选方案。对通行能力进行分析,得出交织区长度与流率比、交织区车流密度关系,以及不同行车速度、不同流率比下辅助车道最小长度,可以类似项目设计及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车道回转绕行互通 狭长地形 流率比 交织区 辅助车道最小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流视距的高速公路主线合流路段圆曲线最小半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洋 潘兵宏 +1 位作者 梅杰 谢振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283-3292,共10页
针对目前有关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合流路段主线圆曲线最小半径研究较少的现状,且分流与合流区主线圆曲线最小半径指标相同的问题开展研究。明确合流视距是合流路段主线圆曲线最小半径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合流视距和合流段圆曲线最小半径分... 针对目前有关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合流路段主线圆曲线最小半径研究较少的现状,且分流与合流区主线圆曲线最小半径指标相同的问题开展研究。明确合流视距是合流路段主线圆曲线最小半径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合流视距和合流段圆曲线最小半径分别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合流路段主线车辆的交通行为特征与驾驶人的操作特点,建立合流视距计算模型,并计算合流视距推荐值。考虑左偏和右偏曲线2种工况以及驾驶人视线的遮挡,建立满足合流视距的主线圆曲线最小半径计算模型。利用无人机进行数据调查,得到主线合流路段最外侧车道中车辆的视点位置横向分布规律,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提出最外侧车道视点位置推荐值。将合流视距和视点横向位置推荐值应用于圆曲线最小半径计算模型中,得到满足合流视距的主线合流路段左、右偏圆曲线最小半径推荐值。研究结果表明:合流路段的圆曲线最小半径要求低于出口路段,且推荐值低于现有规范中的互通区圆曲线最小半径。研究内容重新定义了入口合流视距计算方法,并区分了不同工况下主线圆曲线最小半径建议值,对现有规范进行了补充和细化。研究结果加强了合流路段线形指标选取的灵活性,并为设计人员利用图解法初步检验合流段视距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速公路 模型构建 数据采集 合流视距 圆曲线半径 视点横向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梯形凹槽双脊喇叭天线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胜 徐聪 +1 位作者 谢振江 王俊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7-821,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带有梯形槽的双脊喇叭天线,天线在口径面和外侧壁引入梯形槽结构,抑制了喇叭外壁上的电流,从而达到降低喇叭天线旁瓣的目的。天线采用3D打印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方式加工难及一致性差的问题。仿真和实测表明,该天线设... 该文提出了一种带有梯形槽的双脊喇叭天线,天线在口径面和外侧壁引入梯形槽结构,抑制了喇叭外壁上的电流,从而达到降低喇叭天线旁瓣的目的。天线采用3D打印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方式加工难及一致性差的问题。仿真和实测表明,该天线设计可有效提高天线增益,在工作频带5~10 GHz内天线增益大于10.32 dBi,回波损耗小于-10 dB;在9.6 GHz时峰值增益可达14.61 dBi。将天线喇叭壁设计成空心结构,天线质量减小了74%。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梯形凹槽 双脊喇叭天线 增益 旁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口环谐振器的双频通带可调滤波天线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胜 仝梦寒 +1 位作者 谢振江 王俊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9-612,615,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款通带独立可调的高选择性双频滤波天线。首先设计了一款微带耦合式馈电的双频带通滤波器,通过在微带馈线上引入一个金属通孔,实现源负载耦合,改善裙边选择性。同时,给出了滤波器对应的等效电路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 该文提出了一款通带独立可调的高选择性双频滤波天线。首先设计了一款微带耦合式馈电的双频带通滤波器,通过在微带馈线上引入一个金属通孔,实现源负载耦合,改善裙边选择性。同时,给出了滤波器对应的等效电路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椭圆形单极子天线,利用滤波天线综合设计方法与滤波器集成实现滤波天线。单极子天线带宽覆盖滤波器带宽,仅改变开口环电长度即可实现中心频率可调。为了验证设计加工和测试了相应天线。结果表明,天线工作在2.31 GHz与3.27 GHz时,相对带宽分别为10.3%和7.7%,增益分别为3.2 dBi和4.1 dBi,有4个辐射零点,中心频率可调范围为1.8~4.8 GHz。测量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天线 双频 通带可调 等效电路 辐射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扇形基片集成波导的三频带通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胜 刘硕 谢振江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3-746,共4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60°扇形基片集成波导谐振器,然后在谐振器中加载一排金属通孔,对其TM110、TM210和TM120模进行扰动,最后利用扰动后的场模式,在60°扇形基片集成波导谐振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结构紧凑的三频带通滤波器。通过分... 该文提出了一种60°扇形基片集成波导谐振器,然后在谐振器中加载一排金属通孔,对其TM110、TM210和TM120模进行扰动,最后利用扰动后的场模式,在60°扇形基片集成波导谐振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结构紧凑的三频带通滤波器。通过分别引入互补开口环谐振器和源-负载耦合结构,改善了滤波器的频率选择特性。3个通带的中心频率分别为5.61 GHz、7.41 GHz和8.77 GHz,3 dB带宽分别为148 MHz、298 MHz、347 MHz。滤波器的测试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片集成波导 扰动 三通带 互补开口环谐振器 源-负载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传输线的宽带圆极化频率扫描天线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胜 谢振江 +2 位作者 徐聪 仝梦寒 王俊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32,共6页
提出了一种由椭圆形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SSPPs)馈电的新型宽带圆极化频率扫描天线。天线以椭圆结构单元SSPPs传输线为基础,沿传输线两侧周期性地加载开口环贴片,利用表面波的慢波特性实现天线的频率扫描,并且通过加载贴片偏移四分之一... 提出了一种由椭圆形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SSPPs)馈电的新型宽带圆极化频率扫描天线。天线以椭圆结构单元SSPPs传输线为基础,沿传输线两侧周期性地加载开口环贴片,利用表面波的慢波特性实现天线的频率扫描,并且通过加载贴片偏移四分之一波导波长产生90°相移,实现圆极化辐射。仿真和实测结果均表明,所提出的天线在4.5〜8.0 GHz的工作频带内回波损耗低于一10 dB,天线的扫描角度为一34°〜+14°,在整个工作频带内实现了圆极化,轴比带宽达56%,平均增益为10.8 d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 圆极化 轴比带宽 频率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