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挫裂伤脑水肿高峰后脑疝的诊治
1
作者 谢才兰 易增兴 杨灵 《宜春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脑水肿高峰后脑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9例脑挫裂伤脑水肿高峰后脑疝患者临床资料、手术与治疗效果及疗效相关因素。结果:9例患者死亡3例,重残2例,中残1例,生存良好3例。结论:脑疝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颅腔内...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脑水肿高峰后脑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9例脑挫裂伤脑水肿高峰后脑疝患者临床资料、手术与治疗效果及疗效相关因素。结果:9例患者死亡3例,重残2例,中残1例,生存良好3例。结论:脑疝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颅腔内各部位的压力不平衡。脑挫裂伤脑水肿高峰后脑疝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脑疝发生后治疗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裂伤 脑疝 脑水肿高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膜后间隙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30例报告 被引量:12
2
作者 白剑 陈矢明 +2 位作者 罗顺添 陈选明 谢才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79-79,81,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膜后间隙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 1997年以来采用经腹膜后间隙腹腔镜下行肾囊肿去顶 30例 ,男 2 2例 ,女 8例。年龄 36~ 75岁 ,平均 5 6岁。囊肿直径 4~ 8cm ,平均 5 .5cm。左肾2 4例 ,右肾 6例。肾上极... 目的 :探讨腹膜后间隙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 1997年以来采用经腹膜后间隙腹腔镜下行肾囊肿去顶 30例 ,男 2 2例 ,女 8例。年龄 36~ 75岁 ,平均 5 6岁。囊肿直径 4~ 8cm ,平均 5 .5cm。左肾2 4例 ,右肾 6例。肾上极 12例 ,肾下极 10例 ,中部 8例。结果 :手术时间 30~ 12 0min ,平均 6 0min。术后 3个月~ 1年随访 ,肾囊肿消失 ,无复发。结论 :经腹膜后间隙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对病人创伤小 ,恢复快 ,住院天数少。适应于有症状的单纯性肾囊肿 ,比传统的方法更简单而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技术 肾囊肿去顶术 腹膜后间隙 单纯性肾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幕上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分型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林宽 谢才兰 +2 位作者 罗玲 卢家璋 包陆君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4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外伤性幕上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分型治疗的效果。方法外伤性幕上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06例,按病情轻重分为重型和轻型,其中重型包括脑疝型和(或)急性进展型,轻型包括血肿稳定型和自然消散型。脑疝型和急性进展型患者采用骨瓣开颅... 目的观察外伤性幕上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分型治疗的效果。方法外伤性幕上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06例,按病情轻重分为重型和轻型,其中重型包括脑疝型和(或)急性进展型,轻型包括血肿稳定型和自然消散型。脑疝型和急性进展型患者采用骨瓣开颅或标准大骨瓣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稳定型患者根据血肿大小和临床表现采用微创置管、颅内血肿清除术或观察处理;自然消散型患者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排放或腰大池置管持续脑脊液引流。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预后。结果恢复良好137例(66.5%)、中度残疾32例(15.5%)、严重残疾18例(8.7%)、植物生存状态8例(3.9%)、死亡11例(5.3%)。死亡原因:广泛性脑挫裂伤6例,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消化道大出血2例。结论针对外伤性幕上急性硬膜下血肿不同分型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可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血肿 脑外伤 分型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术后二次手术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8
4
作者 卢家璋 陈善成 +2 位作者 杨灵 谢才兰 林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4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二次手术的原因、处理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1月收治的17例重型颅脑损伤二次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GOS)评分法,本组17例患者出院时GOS1级(死亡)7例;GOS2级...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二次手术的原因、处理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1月收治的17例重型颅脑损伤二次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GOS)评分法,本组17例患者出院时GOS1级(死亡)7例;GOS2级(植物生存)2例;GOS3级(重残)1例;GOS4级(中残)3例;GOS5级(良好)4例。结论:二次手术病人多数有多发损伤,病情危重,致残率、死亡率高;掌握手术时机、正确的手术方式、术后严密监测及妥善处理复合伤可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开颅术 二次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定位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定向置管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金丹 杨灵 +2 位作者 卢家璋 谢才兰 林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7期502-503,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定位立体定向血肿腔内置管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2003年10月-2005年5月,我院对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对人颅点、穿刺平面、穿刺角度、深度、引流管侧孔长度进行精确设定。必要时选择一... 目的探讨多参数定位立体定向血肿腔内置管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2003年10月-2005年5月,我院对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对人颅点、穿刺平面、穿刺角度、深度、引流管侧孔长度进行精确设定。必要时选择一孔多点置管。结果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12例(21.4%),中残29例(51.8%),重残12例(21.4%),死亡3例(5.4%)。结论多参数定位立体定向血肿腔内置管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定位准确,创伤小,疗效显著。10—60ml血肿均可进行该手术,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及深部血肿患者。手术时机以发病3—6h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脑出血 多参数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定位选择性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4
6
作者 金丹 卢家璋 +2 位作者 杨灵 谢才兰 林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8期620-620,623,共2页
目的探讨CT定位选择性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Hartel前入路穿刺法,局麻CT定位下经卵圆孔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经电生理验证后温控射频热凝对靶点进行选择性毁损治疗... 目的探讨CT定位选择性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Hartel前入路穿刺法,局麻CT定位下经卵圆孔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经电生理验证后温控射频热凝对靶点进行选择性毁损治疗。结果疼痛消失18例,疼痛减轻5例,无缓解1例,总有效率95、8%(23/24)。24例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2例(8、3%)复发。结论CT定位选择性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简便,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高龄或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射频热凝术 卵圆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脑室-囊肿分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
7
作者 卢家璋 陈善成 +2 位作者 杨灵 谢才兰 林宽 《现代医院》 2008年第8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脑室-囊肿分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7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1例透明隔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11例病人均行CT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脑室-囊肿分流术,总结该组病人的...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脑室-囊肿分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7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1例透明隔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11例病人均行CT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脑室-囊肿分流术,总结该组病人的手术处理技巧及治疗效果。结果随访2个月-2.5年,11例病人术前症状全部消失,复查头颅CT显示囊肿缩小〉90%5例,缩小75%-90%4例,缩小50%~74%2例。术后颅内少量积气1例,穿刺皮质表面少量出血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术中及术后死亡。结论CT引导脑立体定向下双侧脑室-囊肿分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手术简单,效果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透明隔囊肿 分流术 CT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中型颅脑损伤早期使用甘露醇的探讨(附105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谢才兰 王毛毛 +3 位作者 杨灵 张嘉林 潘军 漆松涛 《宜春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87-88,90,共3页
目的 :探讨轻中型颅脑损伤早期使用甘露醇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 .方法 :回顾 10 5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无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病人 ,分为伤后 2 4小时内使用和不使用甘露醇两组 ,对两组病例前后的CT扫描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伤... 目的 :探讨轻中型颅脑损伤早期使用甘露醇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 .方法 :回顾 10 5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无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病人 ,分为伤后 2 4小时内使用和不使用甘露醇两组 ,对两组病例前后的CT扫描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伤后 2 4小时内使用甘露醇的病人中 ,有 19 6 %的病人出现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而未使用甘露醇的病人中 ,出现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比率仅占 6 1% (P <0 0 5 ) .结论 :伤后 2 4小时内使用甘露醇可能更易导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 .因此我们建议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受伤早期如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 ,应避免使用甘露醇 ,减少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内血肿 甘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