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丘陵地区唐古特白刺根际土壤水分与根系分布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王文 蒋文兰 +3 位作者 谢忠奎 张德罡 宫旭胤 寇江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8,共9页
以根际土壤水分和根系分布特征为主要指标,研究了兰州北部黄土丘陵地区唐古特白刺根系分布和根际土壤水分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唐古特白刺根际土壤水分变化规律明显,0~40cm土层含水量变幅较大,40~80cm土层含水量最高,之下随土层加深... 以根际土壤水分和根系分布特征为主要指标,研究了兰州北部黄土丘陵地区唐古特白刺根系分布和根际土壤水分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唐古特白刺根际土壤水分变化规律明显,0~40cm土层含水量变幅较大,40~80cm土层含水量最高,之下随土层加深而递减,160~300cm土层含水量没有明显变化。唐古特白刺平均根长100cm,根幅300cm。主根较粗,入土浅,根长为地上株丛高的1.32倍,侧根发达,扩展范围较广,根幅为冠幅的3.23倍,地上生物量为根系生物量的1.46倍;有效根系主要分布于0~40cm,在0~20和20~40cm土层中,有效根重分别占总有效根重的58.69%和22.96%,有效根长分别占总有效根长的59.65%和23.20%,0~40cm土层是吸收和利用水分的重要区域,该层土壤水分含量随季节呈现明显的动态变化,根系的浅层分布和分布面积扩大,对于及时有效利用季节性降水有重要意义。根系的水平分布范围是垂直分布范围的3倍,这种根系分布格局对于以自然降水为唯一水分补充方式的黄土丘陵地区,有利于对来自降水而短暂提高的土壤浅层水分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地区 唐古特白刺 根际土壤水分 根系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集雨与集雨水高效利用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魏兴琥 谢忠奎 +2 位作者 李小雁 王亚军 张志山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6,共6页
在半干旱偏旱区设置了清除土表杂草、红沙覆盖、废膜覆盖和日光温室棚面4种不同的集流面处理,结合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番茄不同灌水量试验,通过水的转化效率探讨不同集流面的使用价值和提高水转化效益的适宜灌水量。结果表明:温室棚面... 在半干旱偏旱区设置了清除土表杂草、红沙覆盖、废膜覆盖和日光温室棚面4种不同的集流面处理,结合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番茄不同灌水量试验,通过水的转化效率探讨不同集流面的使用价值和提高水转化效益的适宜灌水量。结果表明:温室棚面的年产流率最高为85.4%,其次为废膜集流面45.4%,清除土表杂草集流面的年产流率仅有8.2%。从单方水集流费用看,清除土表杂草>红沙集流面>废膜集流面>日光温室棚面,平均集流费用为2.18元/m3,单座温室棚面(450m2)集流面加上温室间隔区废膜集雨(600m2),集雨水总量可达到197m3,能够满足温室一茬黄瓜和一茬番茄的需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集雨 集流面 灌水量 黄瓜 番茄 杂草 产流 雨水 需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离子束对牧草的改良 被引量:14
3
作者 颉红梅 郝冀方 +3 位作者 卫增泉 谢忠奎 李风琴 王亚军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4,共4页
采用 80MeV/u Ne10+ 离子束贯穿处理豆科与禾本科牧草种子,大田和根尖细胞观测的结果表明,随着 20贯穿剂量的增加,幼苗生长明显减弱,呈负相关性。而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随剂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呈正相关性。同时,从... 采用 80MeV/u Ne10+ 离子束贯穿处理豆科与禾本科牧草种子,大田和根尖细胞观测的结果表明,随着 20贯穿剂量的增加,幼苗生长明显减弱,呈负相关性。而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随剂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呈正相关性。同时,从大田长势来看,禾本科牧草比豆科牧草对重离子辐射敏感性强,禾本科牧草适宜剂量为20—30Gy,豆科牧草为 150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束 牧草改良 辐射育种 室内萌发 细胞学观测 染色体变化 大田变异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碱性土壤施肥对东方百合“索邦”光合及种球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张芬芬 孙娟 谢忠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87,共9页
西北冷凉气候适合百合的生长,但其偏碱性的土壤是影响种球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东方百合"索邦"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试验,研究了冷凉气候下碱性土壤中施入不同量草炭和N、P、K、Ca肥对"索邦"百合种球产量... 西北冷凉气候适合百合的生长,但其偏碱性的土壤是影响种球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东方百合"索邦"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试验,研究了冷凉气候下碱性土壤中施入不同量草炭和N、P、K、Ca肥对"索邦"百合种球产量、光合特性、光合色素含量、不同生长指标和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草炭对百合生物量、种球产量、个体种球鲜重没有显著影响,但会显著降低种球干鲜比;不同施肥处理下,单纯不施N、Ca肥的处理种球产量、鲜重和干重、光合效率、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等指标高于施用了N、Ca肥的处理,单纯不施P、K肥处理下各指标总体较低。研究表明,百合品种索邦在试验地区(宁夏隆德县)生长状况良好,该地的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百合的生长;施用草炭对百合产量影响不显著,不能对碱性土壤起到有效地改良作用;碱性土壤下N、Ca肥的过量施用会影响微量元素的吸收,造成百合的生理性缺素,从而降低了百合产量和品质,因而碱性土壤下种植百合需要合理施肥,以保障百合的品质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邦”百合 碱性土壤 施肥 产量 光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管式空调系统的节能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敖永安 谢忠奎 李志新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70-273,共4页
介绍一种新型热管换热器在大型集中空调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并对该系统的理论和实际耗能量与一二次回风系统进行比较.
关键词 热管 集中空调系统 预热器 再热器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寒×滩羊三元杂交羔羊育肥效果研究初报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金祥 高前兆 +2 位作者 姚树清 程大志 谢忠奎 《中国草食动物》 1999年第3期17-20,共4页
利用杂种优势是羊羔肉生产中行之有效的关键技术。据报道,我国尚缺乏有效的绵羊三元杂交组合生产羔羊肉。实验表明,无角多赛特×小尾寒羊×滩羊三元杂交羔羊的初生重、繁殖成活率、6月龄体重分别比小尾寒羊×滩羊二元杂... 利用杂种优势是羊羔肉生产中行之有效的关键技术。据报道,我国尚缺乏有效的绵羊三元杂交组合生产羔羊肉。实验表明,无角多赛特×小尾寒羊×滩羊三元杂交羔羊的初生重、繁殖成活率、6月龄体重分别比小尾寒羊×滩羊二元杂交羔羊提高12.58%、10.73%、28.58%;三元杂交羊羔既发挥了当地滩羊耐粗饲、适应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特点,小尾寒羊多胎率及四季发情的特点也得到体现,又改进了二元杂交羔羊体躯不丰满、个体产肉量低的缺陷。试验认为,无角多赛特×小尾寒羊×滩羊三元杂交组合是本区开展羔羊快速育肥生产的理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三元杂交 羔羊育肥 无角多赛特 小尾寒羊 滩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白兰瓜适宜采收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魏兴琥 王亚军 谢忠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61-465,共5页
将白兰瓜作为菜用品种在沙田上进行覆膜栽培,调查产量和座果后不同时间的质量与体积动态变化,分析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白兰瓜幼瓜(授粉后15~20 d)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C和粗纤维的含量均高于黄瓜、番茄,而脂肪含量远低于黄瓜... 将白兰瓜作为菜用品种在沙田上进行覆膜栽培,调查产量和座果后不同时间的质量与体积动态变化,分析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白兰瓜幼瓜(授粉后15~20 d)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C和粗纤维的含量均高于黄瓜、番茄,而脂肪含量远低于黄瓜、茄子和番茄。且脆嫩可口,鲜用、凉拌、热炒皆可。按传统栽培方法,产量达1 800 kg以上,且潜力大,是值得开发的一种新型蔬菜。作为菜用品种,最适宜的采收期应在授粉后15~2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白兰瓜 采收期 营养成分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地面地膜覆盖玉米节水增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祁旭升 兰念军 谢忠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6-30,共5页
采用试验、验证、示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把玉米全地面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节水增产效果与常规条膜覆盖和露地优化栽培进行了比较,浅析了此项栽培技术的节水增产原因及经济效益问题,肯定了全膜覆盖的节水增产增效作用,为干旱地区玉米... 采用试验、验证、示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把玉米全地面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节水增产效果与常规条膜覆盖和露地优化栽培进行了比较,浅析了此项栽培技术的节水增产原因及经济效益问题,肯定了全膜覆盖的节水增产增效作用,为干旱地区玉米生产再上新台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地膜覆盖 玉米 节水增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百合生产现状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赵银彦 谢忠奎 +1 位作者 胡秉安 张如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1-75,共5页
为了客观全面分析兰州百合的种植效益,对兰州百合种植基地生产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并应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动态评价方法,对兰州百合种植基地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兰州百合种植效益总体良好,但由连作障碍引起的老产区与... 为了客观全面分析兰州百合的种植效益,对兰州百合种植基地生产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并应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动态评价方法,对兰州百合种植基地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兰州百合种植效益总体良好,但由连作障碍引起的老产区与新产区种植效益差别非常明显,目前兰州百合价格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承受能力。围绕种植效益提升,结合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止种植规模盲目扩张、减轻连作障碍、建立商品化良种繁育基地等生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生产现状 效益分析 动态评价 连作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地面覆盖技术的节水增产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祁旭升 谢忠奎 杜文华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共3页
玉米地面覆盖技术的节水增产效果研究祁旭升,谢忠奎,杜文华(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兰州730070)玉米是黑河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25万亩以上,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5%。但黑河地区日照长,温差大,降雨稀少... 玉米地面覆盖技术的节水增产效果研究祁旭升,谢忠奎,杜文华(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兰州730070)玉米是黑河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25万亩以上,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5%。但黑河地区日照长,温差大,降雨稀少,蒸发强烈,加上该区水资源日趋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地面覆盖 节水增产效果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覆盖穴播春小麦需水量及需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祁旭升 谢忠奎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3,共3页
根据1992~1995年的实测数据,对地膜覆盖穴播春小麦需水量及需水规律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计算其作物系数,探讨产量与需水量的关系,并建立了水分生产函数,分析了春小麦地膜覆盖条件下叶面积系数对需水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根据1992~1995年的实测数据,对地膜覆盖穴播春小麦需水量及需水规律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计算其作物系数,探讨产量与需水量的关系,并建立了水分生产函数,分析了春小麦地膜覆盖条件下叶面积系数对需水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膜春小麦需水量为584.5mm,较裸地高17.9mm。日需水强度拔节前最小,且小于裸地,拔节后高于裸地,拔节至抽穗期达高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春小麦 需水量 需水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干旱对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2
作者 祁旭升 谢忠奎 杜文华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5-8,共4页
对于旱胁迫下春小麦的生长率、干物质积累、叶面积系数的变化情况和气孔阻力、蒸腾强度、叶水势的日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干旱对春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确定其需水临界期及各生育期适宜的土壤湿度,并... 对于旱胁迫下春小麦的生长率、干物质积累、叶面积系数的变化情况和气孔阻力、蒸腾强度、叶水势的日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干旱对春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确定其需水临界期及各生育期适宜的土壤湿度,并对干旱地区春小麦的节水增产灌溉制度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生长发育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对羊肉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3
作者 郭俊强 徐晓锋 +1 位作者 谢忠奎 杨果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69-75,共7页
脂肪酸是动物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的重要营养因素之一,动物体内脂肪酸的分布和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肉品质以及消费者的健康。脂肪酸的来源和含量对肉品质具有重要影响。鉴于此,本文针对羊肉中脂肪酸的类别、功能以及对肉品质的影响... 脂肪酸是动物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的重要营养因素之一,动物体内脂肪酸的分布和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肉品质以及消费者的健康。脂肪酸的来源和含量对肉品质具有重要影响。鉴于此,本文针对羊肉中脂肪酸的类别、功能以及对肉品质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对未来建立高品质羊肉生产体系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羊肉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砾石覆盖粒径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吕文聪 邱阳 +2 位作者 谢忠奎 王新平 王亚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6-51,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砾石覆盖粒径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选取一维垂直定水头法,进行了室内土柱模拟试验。试验设置5个处理:等效粒径为8.28,16.38,26.36,38.39 mm的砾石覆盖和无覆盖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砾石覆盖改善了土壤水分入渗性能,湿润锋... 为了研究不同砾石覆盖粒径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选取一维垂直定水头法,进行了室内土柱模拟试验。试验设置5个处理:等效粒径为8.28,16.38,26.36,38.39 mm的砾石覆盖和无覆盖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砾石覆盖改善了土壤水分入渗性能,湿润锋的运移深度和累积入渗总量明显增加。8.28,16.38,26.36,38.39 mm粒径砾石覆盖处理入渗总量分别增加了0.08,0.11,0.18,0.25倍,且入渗总量随砾石粒径的增大呈线性增加趋势。同时,砾石覆盖改变了土壤水分入渗速率,随着砾石粒径增大,土壤初始入渗率迅速增长,但稳定入渗率增长比较缓慢。8.28,16.38,26.36,38.39 mm粒径砾石覆盖处理初始入渗率分别显著增加了0.6,1.01,1.33,1.81倍(p<0.05);稳定入渗率分别增加了0.07,0.08,0.16,0.18倍。与Horton和Philip入渗模型相比,Kostiakov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不同粒径砾石覆盖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总体来看,砾石覆盖显著改善了土壤入渗状况,且大粒径砾石覆盖土壤水分入渗效果最佳。因此,建议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优先选择较大粒径砾石覆盖作为农业水保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覆盖 土壤水分 入渗 累积入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