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福建沿海居民的海神信仰 被引量:5
1
作者 谢必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95-98,共4页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 ,航海交通发达 ,沿海居民信仰的海神除天妃外 ,还有临水夫人、龙神、拿公、陈文龙、苏臣等。祭祀海神的活动也是多方面的。古代福建沿海居民的海神信仰 ,随着福建人民的海上活动传遍了世界各地。但那不是单纯的民间信...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 ,航海交通发达 ,沿海居民信仰的海神除天妃外 ,还有临水夫人、龙神、拿公、陈文龙、苏臣等。祭祀海神的活动也是多方面的。古代福建沿海居民的海神信仰 ,随着福建人民的海上活动传遍了世界各地。但那不是单纯的民间信仰的传播。事实上 ,在世界各地人民接受了古代福建海神信仰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沿海 海神信仰 《使琉球录》 天妃 册封琉球 临水夫人 祭海神 古代福建 台湾学生 民间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福州港在明代海外贸易中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2
2
作者 谢必震 《东南学术》 CSSCI 1990年第5期71-73,59,共4页
明成化年以前,福州港在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上没有什么显著的地位可言,其原因在于当时广州港、泉州港都在海外贸易中占主导的地位。成化年以后,随着明统治者对外政策的变化,福州港在海外贸易中逐渐显现出它的突出地位,成为全国首屈一指... 明成化年以前,福州港在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上没有什么显著的地位可言,其原因在于当时广州港、泉州港都在海外贸易中占主导的地位。成化年以后,随着明统治者对外政策的变化,福州港在海外贸易中逐渐显现出它的突出地位,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港口。本文拟对福州港在明代海外贸易中的历史地位做一客观的评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贸易史 琉球 泉州港 贸易活动 成化 郑和下西洋 统治者 福州港 历史地位 明太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士大夫与琉球 被引量:3
3
作者 谢必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15,共7页
明清时期 ,琉球是中国的一个藩属国 ,中国士大夫在中琉交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士大夫册封琉球 ,精心培养琉球来华之留学生 ,并在日本吞并琉球的事件中各抒己见 ,商议对策等。明清士大夫与琉球的交往 ,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 明清时期 ,琉球是中国的一个藩属国 ,中国士大夫在中琉交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士大夫册封琉球 ,精心培养琉球来华之留学生 ,并在日本吞并琉球的事件中各抒己见 ,商议对策等。明清士大夫与琉球的交往 ,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中国与琉球的外交关系 ,反映了明清中国的对外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中国士大夫 中琉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琉历史文献看钓鱼岛的主权归属 被引量:2
4
作者 谢必震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3年第7期33-37,共5页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是无数历史文献所证明的。钓鱼岛的历史文献,散见于中国的古籍中,尤其是明清时期中国出使琉球的使臣记述中,以至于当时的琉球王国的许多重要文献也原本转引,可见琉球人的文献对钓鱼岛的认识源于中国的文献。...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是无数历史文献所证明的。钓鱼岛的历史文献,散见于中国的古籍中,尤其是明清时期中国出使琉球的使臣记述中,以至于当时的琉球王国的许多重要文献也原本转引,可见琉球人的文献对钓鱼岛的认识源于中国的文献。这些都充分说明钓鱼岛最初是中国人首先发现、命名的,是中国人最早经营和利用钓鱼岛资源的。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琉关系 历史文献 钓鱼岛 主权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独特 观点新颖
5
作者 郑又贤 凌厚锋 +8 位作者 林金水 林国平 詹冠群 高峻 赵建群 谢必震 李湘敏 黄浩栋 黄国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3-158,160,共7页
《东南学术》 2 0 0 1年第 4期发表了汪征鲁的《论江泽民的历史观》一文。汪文洋洋洒洒近 3 60 0 0字 ,是深入系统研究江泽民历史思想、历史观的一项深具学术份量的成果。本刊特发表福建师范大学。
关键词 《论江泽民的历史观》 笔谈 郑又贤 凌厚锋 林金水 林国平 詹冠群 高峻 赵建群 谢必震 李湘敏 黄浩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琉球闽人家谱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6
作者 黄颖 李湘敏 谢必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9-228,共10页
明朝洪武年间,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繁衍生息,历经600多年,至今留有琉球闽人家谱。这些家谱不仅仅是姓氏宗族的历史,也是琉球社会、中琉关系发展的历史,极具研究价值。家谱对琉球闽人宗亲会的存续极其重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琉球与福... 明朝洪武年间,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繁衍生息,历经600多年,至今留有琉球闽人家谱。这些家谱不仅仅是姓氏宗族的历史,也是琉球社会、中琉关系发展的历史,极具研究价值。家谱对琉球闽人宗亲会的存续极其重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琉球与福建闽人家谱难以对接。研究琉球闽人家谱,对我们今日通过家谱编纂,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有着重要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球 闽人三十六姓 家谱 中琉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华琉球留学生与中华医药学的琉球传播 被引量:3
7
作者 谢忱 谢必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9-205,共7页
在中琉交往500多年的历史中,许多琉球人到中国留学,并将中华医药学传播到琉球。琉球人从中国携带了大量的中药材回国,带动了琉球医药学的发展进步。来华琉球留学生学医的经历,琉球医者与中国医师的书信往来,琉球医书《质问本草》的编写... 在中琉交往500多年的历史中,许多琉球人到中国留学,并将中华医药学传播到琉球。琉球人从中国携带了大量的中药材回国,带动了琉球医药学的发展进步。来华琉球留学生学医的经历,琉球医者与中国医师的书信往来,琉球医书《质问本草》的编写过程,来华琉球留学生辑录的相关医学知识等,都显示了来华琉球留学生在中华医药学琉球传播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球 留学生 中华医药学 中琉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闽越原始宗教对早期台湾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湘敏 谢必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9-205,共7页
台湾高山族的先民主要来自福建。闽越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各种宗教祭祀、巫占之风、宗教礼仪等也都随之进入台湾高山族人民的生活。这不仅丰富和补充了台湾高山族原有的宗教信仰体系,而且也为闽台两地少数民族的族缘联系提供了信仰纽带... 台湾高山族的先民主要来自福建。闽越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各种宗教祭祀、巫占之风、宗教礼仪等也都随之进入台湾高山族人民的生活。这不仅丰富和补充了台湾高山族原有的宗教信仰体系,而且也为闽台两地少数民族的族缘联系提供了信仰纽带和丰富的资源,构成了台湾高山族特有的信仰和族群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越 原始宗教 台湾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琉球闽人后裔的祖根情结及其对中华文化的持守——以中琉民间家谱对接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4
9
作者 连晨曦 谢必震 吴巍巍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0-88,共9页
琉球闽人后裔是今冲绳地区一类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较为强烈的祖根情结,经常前往福建寻根谒祖,并试图将他们在今日冲绳地区留存于世的家谱与福建民间家谱进行对接。虽然这些家谱对接行为未能最终成功,其中乃蕴涵着深刻... 琉球闽人后裔是今冲绳地区一类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较为强烈的祖根情结,经常前往福建寻根谒祖,并试图将他们在今日冲绳地区留存于世的家谱与福建民间家谱进行对接。虽然这些家谱对接行为未能最终成功,其中乃蕴涵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但琉球闽人后裔这种自发的、淳朴的家乡观念,深切地反映了他们身上流淌着华人之血液的史实及其对中华文化持守、传承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球闽人后裔 祖根情结 中华文化 民间家谱 宗亲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明代琉球中介贸易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必震 《南洋问题研究》 1986年第1期17-26,共10页
明代,琉球是一个与中国关系极为密切的藩国。在明朝长达二百七十七年的统治时期,中国向琉球派遣使者共有二十余次,而琉球入明朝贡达三百余次,频繁的中琉交往引出了琉球的中介贸易问题。以琉球为中介,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与朝鲜、日本都进... 明代,琉球是一个与中国关系极为密切的藩国。在明朝长达二百七十七年的统治时期,中国向琉球派遣使者共有二十余次,而琉球入明朝贡达三百余次,频繁的中琉交往引出了琉球的中介贸易问题。以琉球为中介,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与朝鲜、日本都进一步开展了海上贸易活动,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各国之间在这一时期的海上贸易活动也通过琉球起中介作用。那么,琉球的中介贸易在明代中国海外贸易史上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究竟如何呢?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介贸易 琉球 海上贸易 贸易史 朝贡贸易 海外贸易 海禁政策 《明实录》 海舟 贡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的中琉贸易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必震 《南洋问题研究》 1997年第2期8-18,共11页
关键词 琉球人 明清时期 贸易活动 册封琉球 朝贡贸易 私人贸易 福州港 中琉关系 海外贸易 《明太祖实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朱元璋的琉球移民政策及其作用
12
作者 谢必震 《安徽史学》 1988年第1期23-26,共4页
朱元璋的琉球(今日本冲绳县)移民政策,对于明代中外关系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迄今仍有深远的历史影响,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随着明初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朱元璋十分重视对海外的发展,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朱元璋的琉球(今日本冲绳县)移民政策,对于明代中外关系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迄今仍有深远的历史影响,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随着明初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朱元璋十分重视对海外的发展,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他遣使外夷,诏谕四海,“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还立下遗训,将朝鲜、日本、琉球等一些国家列为不征夷国。存这种海外政策的实行下,许多国家与明朝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尤其是东南海上的琉球岛国,自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派遣杨载诏渝琉球始,至明朝灭亡,中国与琉球始终保持着贸易往来的友好关系。但是琉球毕竟是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的岛国,“地无货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琉球岛 移民政策 中国移民 明朝 对外关系 明代 始终保持 中外关系 历史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海防”与“塞防”论争新探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贞寿 谢必震 黄国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88-94,共7页
史学界有一种说法,把晚清的“海防”与“塞防”之争,看作是“对于列强侵略到底是应该采取抵抗自卫政策还是采取投降妥协政策的根本问题。木文拟对晚清“海防”与“塞防”论争的由来、经过、影响及性质提出新的认识。
关键词 李鸿章 左宗棠 海防 总理衙门 清政府 根本问题 丁日昌 收复新疆 北洋海军 十三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伯谦案新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贞寿 黄国盛 谢必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87-91,共5页
方伯谦被杀是不是一桩冤案,学术界已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讨,但至今尚无定论。本文根据尚未发表过的史料——卢毓英的《卢氏甲午前后杂记》(手稿本),并参考其它有关史籍,认为方伯谦被杀确系冤案。
关键词 方伯谦 丁汝昌 北洋舰队 李鸿章 黄海海战 冤案 管带 中日战争 学术界 丰岛海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季中外使领年表》评介
15
作者 黄国盛 谢必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33-134,共2页
我校历史系陈增辉、黄起寮、徐恭生、王新整与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秦国经、李鹏年、朱先华等合编的《清季中外使领年表》(以下简称《年表》)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后,得到了中外学者的好评。《年表》主要有四个内容:一、《清朝驻外使臣... 我校历史系陈增辉、黄起寮、徐恭生、王新整与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秦国经、李鹏年、朱先华等合编的《清季中外使领年表》(以下简称《年表》)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后,得到了中外学者的好评。《年表》主要有四个内容:一、《清朝驻外使臣年表》(1875——1911);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季 明清档案 故宫博物院 中华书局 中外学者 使臣 历史系 领事 清代档案 中外关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