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甜玉米新品种蜜玉1号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谢庆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9187-9187,共1页
[目的]探索超甜玉米蜜玉1号的选育与应用前景。[方法]蜜玉1号是以Mo17(sh2/sh2)为母本,金银束二环系(sh2/sh2)为父本连续6代的回交结合自交选育而成。通过品比、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研究了蜜玉1号的植株性状、籽粒性状和品质以及该品种... [目的]探索超甜玉米蜜玉1号的选育与应用前景。[方法]蜜玉1号是以Mo17(sh2/sh2)为母本,金银束二环系(sh2/sh2)为父本连续6代的回交结合自交选育而成。通过品比、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研究了蜜玉1号的植株性状、籽粒性状和品质以及该品种的栽培技术和制种要点。[结果]蜜玉1号产量高,2004、2005年参加江苏省甜玉米区试,平均产量10 574和10 323 kg/hm2,分别比对照蜜玉8号增产6.44%和1.80%,2年平均产量10 449 kg/hm2,比对照增产4.12%。该品种早熟,抗大、小叶斑病和纹枯病,水溶性糖含量为16.92%,还原糖含量为6.98%,品质优,口感好,品质综合评价2级,最适采收期在授粉后的20~22 d,适宜江苏省各地种植。[结论]蜜玉1号高产优质,抗性好,含糖量高,适播期长,适宜种植区域广,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甜玉米 蜜玉1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甜玉米蜜玉1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2
作者 谢庆春 《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3期520-521,共2页
通过2因素4水平随机区组试验,建立了超甜玉米蜜玉1号的高产优质栽培模式,最佳栽植密度52 500株·hm^-2,尿素施用量600-750 kg·hm^-2,青果穗的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20-23 d。
关键词 甜玉米 蜜玉1号 高产 优质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雄穗主要性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贾波 谢庆春 +2 位作者 蒋学祥 沈业松 刘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2期24-26,共3页
雄穗性状是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农艺性状。介绍了玉米雄穗与产量的关系,环境因素对雄穗的影响,并综述了前人对玉米雄穗主要性状的遗传研究及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分析,以期为玉米高效育种、高产栽培以及深入开展玉米雄穗性状的... 雄穗性状是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农艺性状。介绍了玉米雄穗与产量的关系,环境因素对雄穗的影响,并综述了前人对玉米雄穗主要性状的遗传研究及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分析,以期为玉米高效育种、高产栽培以及深入开展玉米雄穗性状的遗传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雄穗 产量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倪向群 贾波 谢庆春 《园艺与种苗》 CAS 2012年第4期75-77,共3页
从花药培养、远缘杂交及遗传诱导等方面概述了玉米单倍体产生途径,介绍了单倍体的鉴定方法形态鉴别法和遗传标记法,阐述了其加倍方法,并分析了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 单倍体诱导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叶玉米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蒋守华 邓德祥 +1 位作者 刘葛山 谢庆春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21-26,共6页
以多叶材料的6个自交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了15个杂交组合(只包括F1的正交),分析了多叶玉米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平均优势及相关性。结果表明:(1)对6个自交系和杂种F1的株型、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极显著,表明多... 以多叶材料的6个自交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了15个杂交组合(只包括F1的正交),分析了多叶玉米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平均优势及相关性。结果表明:(1)对6个自交系和杂种F1的株型、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极显著,表明多叶玉米是受基因型的遗传基础控制的。(2)一般配合力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组合不同性状之间的配合力效应都有差异,自交系Y53在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产量上都表现出较大的效应,说明其遗传传递性较强;而自交系P175、P19、P85、J7-3和M7的各个效应值大多是负向的,说明由其组配的后代在各个性状上有下降的趋势。(3)对15个组合的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生物学产量与株高、穗位高与粗纤维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株高与穗位高、株高与粗纤维含量、穗位高与粗淀粉含量、百粒重和粗淀粉含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其余性状的平均优势间的相关系数均不显著。(4)通过配合力分析及杂种优势的研究,从6个核遗传背景不同的多叶玉米自交系中初步筛选出一个高产、优质的组合,即Y53×P175,这个组合对选育青饲、青贮型玉米提供了新的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玉米 配合力 杂种优势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雄穗主要性状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贾波 崔敏 +2 位作者 印志同 严卫古 谢庆春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2258-2261,共4页
研究以RA×M5P构建而成的包含205个家系的RIL群体为作图群体,结合2个环境下的表型鉴定,运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玉米雄穗长(TL)、雄穗分枝数(TBN)和雄穗重(TW)等雄穗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2个环境条件下,共检测到3个与T... 研究以RA×M5P构建而成的包含205个家系的RIL群体为作图群体,结合2个环境下的表型鉴定,运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玉米雄穗长(TL)、雄穗分枝数(TBN)和雄穗重(TW)等雄穗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2个环境条件下,共检测到3个与TL性状连锁的QTL位点,分别位于第3、5、8号染色体上,可解释表型变异的5. 19%~5. 97%;共检测到5个与TBN性状连锁的QTL位点,分别位于第1、2、3、9号染色体上,可解释表型变异的3. 66%~8. 41%,在染色体bin值1. 04、9. 03位置,2个环境中均稳定检测到与TBN连锁的QTL位点;共检测到3个与TW性状连锁的QTL位点,分别位于第4、8号染色体上,可解释表型变异的4. 39%~13. 65%,在染色体bin值4. 04~4. 06、4. 08位置,2个环境中均稳定检测到与TW连锁的QTL位点。这些不同环境条件下稳定检测到的雄穗性状QTL位点可以为进一步的遗传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雄穗长 雄穗分枝数 雄穗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地区鲜食玉米的栽培技术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倪向群 贾波 谢庆春 《园艺与种苗》 CAS 2012年第8期63-65,69,共4页
鲜食玉米产业市场广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苏北地区,因种植习惯、经济基础等原因,鲜食玉米发展规模不大。该文概括了鲜食玉米的主要类型,总结了苏北地区鲜食玉米栽培技术特点,包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等,并分析了其产业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甜玉米 糯玉米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制种结实率低的原因与预防对策
8
作者 严卫古 谢庆春 +3 位作者 贾波 朱明超 文正怀 倪向群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第3期94-94,共1页
本文以"苏玉42"为例,重点分析当前玉米制种结实率低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以期提高制种产量。
关键词 玉米制种 结实率低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苏玉42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9
作者 谢庆春 贾波 +1 位作者 严卫古 蒋学祥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2150-2152,共3页
苏玉42是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Y079为母本,F246为父本选育的中熟紧凑型普通玉米,2015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苏玉42玉米品种亲本特征特性、亲本繁殖及杂交制种技术进行总结,探讨影响制种产量... 苏玉42是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Y079为母本,F246为父本选育的中熟紧凑型普通玉米,2015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苏玉42玉米品种亲本特征特性、亲本繁殖及杂交制种技术进行总结,探讨影响制种产量及质量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苏玉42 亲本 制种技术 花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夏播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贾波 谢庆春 +1 位作者 严卫古 蒋学祥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2159-2161,2163,共4页
在淮安进行20个夏播杂交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苏玉42、美豫5号、苏玉34、栗玉2号、苏玉22等5个品种产量均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5%以上,且这些品种的其他农艺性状如株高、穗位、花期、生育期等均比较适中,适宜在淮安及周边地... 在淮安进行20个夏播杂交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苏玉42、美豫5号、苏玉34、栗玉2号、苏玉22等5个品种产量均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5%以上,且这些品种的其他农艺性状如株高、穗位、花期、生育期等均比较适中,适宜在淮安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同时对20个供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穗粗及全生育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穗行数、出籽率、千粒重存在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比较 产量 相关性分析 淮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