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进水方式对大型水体储热效率的影响
1
作者 黄凯良 杨倩 +2 位作者 冯国会 谢幸丽 李艾浓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6-713,共8页
目的针对大型水体跨季节储热时间不匹配问题,分析不同进水方式对储热效率的影响,减少储热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方法利用CF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水体储热的分析模型,研究水体储热过程中的热交换规律,以及单双进水口、水平间距、动态进水、流... 目的针对大型水体跨季节储热时间不匹配问题,分析不同进水方式对储热效率的影响,减少储热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方法利用CF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水体储热的分析模型,研究水体储热过程中的热交换规律,以及单双进水口、水平间距、动态进水、流速等因素对水体储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进水总流量越小,内部水体温度分层越好;在相同的储热时间内,双进水口方式效率最佳,水体内部平均温度至少比单一进水和动态进水高出16.83%,储热效率分别提高了9.89%和16.14%;相比单一进水口,双进水口方式火用损失降低了21.97%;进水管之间距离越小,水体储热效率越高。结论进水方式对水体储热效率影响至关重要,进水管道越靠近中轴线,采用小流量、双开口的进水形式储热效率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季节储热 储热效率 [火用]损失 进水方式 温度分层 热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