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肝素化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对人抗凝血酶Ⅲ的检测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海韬
徐小涵
+5 位作者
王月月
孙梦宇
谢山山
黄文飞
陈荆晓
陈敬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2-867,共6页
本研究利用肝素和抗凝血酶Ⅲ(AT-Ⅲ)可特异性结合的性质,将肝素固定在金纳米粒子表面,用于抗凝血酶Ⅲ的检测。制备了四种具有不同大小的肝素化金纳米粒子(Hep-AuNPs),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其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在修饰前后无明显...
本研究利用肝素和抗凝血酶Ⅲ(AT-Ⅲ)可特异性结合的性质,将肝素固定在金纳米粒子表面,用于抗凝血酶Ⅲ的检测。制备了四种具有不同大小的肝素化金纳米粒子(Hep-AuNPs),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其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在修饰前后无明显变化,分别为15nm、42nm、66nm和大于100nm。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四种Hep-AuNPs表面肝素结合量分别为24.95%、23.90%、22.64%和19.32%。通过对比不同Hep-AuNPs对AT-Ⅲ的测试结果,发现在1~26μmol/L浓度范围内,平均粒径为15nm的Hep-AuNPs在531nm处的吸光值变化与AT-Ⅲ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6,检出限(3σ)为0.003μmol/L,检测重复性好,有望用于临床AT-Ⅲ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肝素
抗凝血酶Ⅲ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素化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对人抗凝血酶Ⅲ的检测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海韬
徐小涵
王月月
孙梦宇
谢山山
黄文飞
陈荆晓
陈敬华
机构
江南大学药学院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2-867,共6页
基金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110093110008)
江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资助项目(2014214)
文摘
本研究利用肝素和抗凝血酶Ⅲ(AT-Ⅲ)可特异性结合的性质,将肝素固定在金纳米粒子表面,用于抗凝血酶Ⅲ的检测。制备了四种具有不同大小的肝素化金纳米粒子(Hep-AuNPs),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其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在修饰前后无明显变化,分别为15nm、42nm、66nm和大于100nm。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四种Hep-AuNPs表面肝素结合量分别为24.95%、23.90%、22.64%和19.32%。通过对比不同Hep-AuNPs对AT-Ⅲ的测试结果,发现在1~26μmol/L浓度范围内,平均粒径为15nm的Hep-AuNPs在531nm处的吸光值变化与AT-Ⅲ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6,检出限(3σ)为0.003μmol/L,检测重复性好,有望用于临床AT-Ⅲ检测。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肝素
抗凝血酶Ⅲ
检测
Keywords
gold nanoparticles
heparin
antithrombin Ⅲ
detection
分类号
TB383.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肝素化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对人抗凝血酶Ⅲ的检测
吴海韬
徐小涵
王月月
孙梦宇
谢山山
黄文飞
陈荆晓
陈敬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