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标准多元性与相对性的语用学阐释 被引量:2
1
作者 谢孝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8-160,F0003,共4页
从语言适应论的角度来看,翻译过程是以译者为中心,为适应动态的文外和文内语境各要素的变量而不断选择和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语言的变异性、协商性使目标文本的建构和语言表达方式的选择呈现出动态适应性。由于译者的意图及社会心... 从语言适应论的角度来看,翻译过程是以译者为中心,为适应动态的文外和文内语境各要素的变量而不断选择和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语言的变异性、协商性使目标文本的建构和语言表达方式的选择呈现出动态适应性。由于译者的意图及社会心智、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译语文化环境等文外因素是动态变化的,不同文本类型风格各异,因而译文的评价不能脱离其特定的语用环境。翻译标准不是规定性的,语言结构对象与具体使用语境相关成分相互的动态适应使翻译标准具有多元性和相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标准 适应性 多元性 相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声、小品语言的陌生化与适应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孝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155,共5页
从陌生化理论、交际修辞理论和语言适应论角度对近两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相声、小品语言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陌生化修辞方式、词语变异等陌生化手法通常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与审美价值的主要因素;同时,台词语言的选择往往与社交世界、语用... 从陌生化理论、交际修辞理论和语言适应论角度对近两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相声、小品语言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陌生化修辞方式、词语变异等陌生化手法通常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与审美价值的主要因素;同时,台词语言的选择往往与社交世界、语用情境的语境相关成分及发话人、释话人的心智世界相适应;语言陌生化的度要恰如其分,才能唤起释话人新奇的感受和新的感知,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声、小品语言 陌生化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