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解法深度处理维生素C类发酵废水外排水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谢吉程 许柯 +1 位作者 丁丽丽 任洪强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3-26,共4页
在实验室水平下利用电化学氧化和电解絮凝2种方法对发酵废水的外排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实验。对影响电化学氧化去除TOC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参数:电解时间5 min、电流6 A、pH为7、极板间距25 mm。对比2种电解方法,电... 在实验室水平下利用电化学氧化和电解絮凝2种方法对发酵废水的外排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实验。对影响电化学氧化去除TOC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参数:电解时间5 min、电流6 A、pH为7、极板间距25 mm。对比2种电解方法,电化学氧化法的综合处理效果最佳,其出水中TOC、COD、总磷等指标均达到《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3—2008)的排放要求,总氮全部转化为无机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废水 电解 深度处理 发色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砂混凝土耐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多因素计算模型 被引量:9
2
作者 谢吉程 张云 +3 位作者 杜越明 陈正 罗婷倚 唐亚森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812-3822,共11页
本文研究了砂类型、砂率、石粉含量和抗压强度对机制砂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建立了磨损量的多因素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由于含石粉及具有更高的粗糙度和坚固性,石灰岩与辉绿岩机制砂制备的C30、C40混凝土耐磨性比河砂混凝土提高20%以上;在... 本文研究了砂类型、砂率、石粉含量和抗压强度对机制砂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建立了磨损量的多因素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由于含石粉及具有更高的粗糙度和坚固性,石灰岩与辉绿岩机制砂制备的C30、C40混凝土耐磨性比河砂混凝土提高20%以上;在0.40~0.44范围内选取较低的砂率可获得较优的耐磨性;利用石粉含量为5%~11%(质量分数)的机制砂制备混凝土,石粉含量为9%时可获得最佳的混凝土耐磨性,微观分析表明此时混凝土密实度最佳;通过灰色系统理论确定了耐磨性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排序为:砂率R 3>压碎值R 2>粗糙度R 1>抗压强度R 5>石粉含量R 4>0.6;对比验证表明提出的混凝土磨损量多因素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混凝土 耐磨性 灰色系统 多因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多因素计算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石晓亮 韦京利 +2 位作者 张黎昕 谢吉程 陈正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4-1433,共10页
为了准确评价多种因素对纳米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内掺式和外掺式两类纳米材料对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研究了水胶比、纳米材料掺量与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基于单因素分析和最小二乘法... 为了准确评价多种因素对纳米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内掺式和外掺式两类纳米材料对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研究了水胶比、纳米材料掺量与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基于单因素分析和最小二乘法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纳米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多因素计算模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纳米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多因素计算模型的拟合值与试验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5,试验值与拟合值的比值均值为1.007,该多因素计算模型的拟合结果与试验数据较为吻合,可用于预测纳米水泥基材料在28 d龄期的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水泥基材料 抗压强度 多因素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