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朊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混合发酵及净水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谢凤行 周可 +4 位作者 张峰峰 赵琼 赵玉洁 孙海波 王姝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5-192,共8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组成的水产微生态制剂EM12的混合发酵技术及发酵产物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EM12在优化的条件下混合发酵,植物乳杆菌和产朊假丝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组成的水产微生态制剂EM12的混合发酵技术及发酵产物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EM12在优化的条件下混合发酵,植物乳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液体发酵的最高活菌浓度分别达6. 70×109、2. 00×107CFU/m L,固体发酵的最高活菌浓度分别达1. 64×1010、1.65×108CFU/g湿培养基。固体和液体菌剂对模拟水体中45. 0 mg/L亚硝态氮去除率分别为100%和89. 8%。产朊假丝酵母和植物乳杆菌混合同步发酵,提高了有效活菌浓度,保证了水质净化效果,为该复合菌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朊假丝酵母 植物乳杆菌 混合发酵 水质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滨海盐碱土中VA菌根真菌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峰峰 周可 +2 位作者 赵玉洁 谢凤行 李亚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9-153,共5页
对天津盐碱土中植物的VA菌根真菌共生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9科23种盐生植物中,有19种盐生植物被菌根真菌侵染。所调查植物的VA菌根结构类型与宿主植物类型有关,禾本科(Poaceae)植物为P型菌根,豆科(Leguminosae),菊科(Compositae)... 对天津盐碱土中植物的VA菌根真菌共生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9科23种盐生植物中,有19种盐生植物被菌根真菌侵染。所调查植物的VA菌根结构类型与宿主植物类型有关,禾本科(Poaceae)植物为P型菌根,豆科(Leguminosae),菊科(Compositae),柽柳科(Tamaricaceae)等其它科植物均为A型菌根;植物的菌根侵染率和植物本身的特性有关;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显著不相关(P=0.9740,r=0.1841,n=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 菌根侵染率 孢子密度 菌根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HN固体菌剂发酵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峰峰 周可 +2 位作者 谢凤行 赵琼 赵玉洁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3-39,共7页
为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HN(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HN)固体发酵菌体的方法 ,本试验就固体发酵的不同底物(麸皮、玉米粉,豆粕,大豆粉),添加物质(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类),料水比,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干燥方法,激活特性等因子进行单因素... 为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HN(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HN)固体发酵菌体的方法 ,本试验就固体发酵的不同底物(麸皮、玉米粉,豆粕,大豆粉),添加物质(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类),料水比,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干燥方法,激活特性等因子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探索菌体形成的最佳培养条件和使用方法。结果表明:在以麸皮为底物,温度28℃,料水比为1∶0.8,添加外源物质为可溶性淀粉0.2%,蛋白胨0.2%, KH2PO40.1%, MgSO4·7H2O 0.03%所形成的固体培养条件下进行48 h的发酵,解淀粉芽孢杆菌的菌数可达3.99×1010cfu/g以上,明显高于液体菌剂4.17×109cfu/mL。固体菌剂干燥过程中的菌数和含水量极显著相关(P <0.01),干燥后的菌剂再进行二次发酵,菌数可达3.72×1010cf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固体发酵 麸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