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CO_2萃取大黄蒽醌类成分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谢伟雪 刘孝敏 +1 位作者 谢伟敬 谢伟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319-3321,共3页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大黄游离蒽醌类成分的工艺,为探索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工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大黄游离蒽醌的工艺。[结果]最佳萃取条件为:静萃取时间为30 min,动萃取时间为15 m...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大黄游离蒽醌类成分的工艺,为探索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工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大黄游离蒽醌的工艺。[结果]最佳萃取条件为:静萃取时间为30 min,动萃取时间为15 min,夹带剂无水乙醇用量为2.0 ml,萃取温度为50℃,萃取压力为30 MPa,CO2流量为6 ml/min。在最佳萃取条件下大黄游离蒽醌类成分的提取率为1.12%。[结论]得到超临界CO2萃取大黄游离蒽醌类成分的最佳工艺,为探索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工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大黄 游离蒽醌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段黄河水净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谢伟雪 刘孝敏 +2 位作者 谢伟贤 谢伟云 谢伟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0期12132-12133,12139,共3页
[目的]针对黄河兰州段的水质特点,分析混凝技术处理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等污染物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法研究混凝剂的选择、混凝剂的投加量、混凝剂的pH、搅拌时间、搅拌强度5个因素对降低水体中悬浮物及胶体的影响,并确定参数值。... [目的]针对黄河兰州段的水质特点,分析混凝技术处理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等污染物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法研究混凝剂的选择、混凝剂的投加量、混凝剂的pH、搅拌时间、搅拌强度5个因素对降低水体中悬浮物及胶体的影响,并确定参数值。[结果]混凝剂的种类选择FeCl3,混凝剂的投加量为5.2 ml左右,混凝剂的pH为6.03左右,快速搅拌强度120 r/min,搅拌时间为9 min;中速搅拌强度100 r/min,搅拌时间为20 min;慢速搅拌强度50 r/min,搅拌时间为24 min。[结论]试验结果为探索兰州段黄河水最佳处理工艺条件提供依据,对污水处理厂、给水处理厂及各工矿企业各种水质中的悬浮物及胶体等污染物的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段黄河水 混凝技术 悬浮物及胶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神经网络在疲劳短裂纹演化行为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正 刘建雄 +1 位作者 王璐 谢伟云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5-49,55,共6页
为研究短裂纹演化行为中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采用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对疲劳短裂纹的演化行为进行表征.该方法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确定神经网络的权重,同时集合BP网络算法的局部精确搜索和遗传算法的宏观搜索、全局优化特性,可以综合多... 为研究短裂纹演化行为中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采用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对疲劳短裂纹的演化行为进行表征.该方法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确定神经网络的权重,同时集合BP网络算法的局部精确搜索和遗传算法的宏观搜索、全局优化特性,可以综合多个影响因素,反映其隐含的复杂非线性关系.通过对复杂应力状态下高温低周疲劳短裂纹的试验研究及疲劳短裂纹密度和裂纹扩展速率的模拟比较,表明该方法收敛速度更快、计算更精确,基于该方法建立的疲劳短裂纹演化模型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低周疲劳 短裂纹 改进神经网络 裂纹密度 裂纹扩展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