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字类型“三相”分类法指瑕 被引量:2
1
作者 谢书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235,共4页
周有光的文字类型"三相"说认为,文字有"符形相"、"语段相"和"表达相",文字按照"三相"综合可以分为表形、形意、表意、意音、表音、音节、辅音、音素诸种文字。这种分类法是混乱而不... 周有光的文字类型"三相"说认为,文字有"符形相"、"语段相"和"表达相",文字按照"三相"综合可以分为表形、形意、表意、意音、表音、音节、辅音、音素诸种文字。这种分类法是混乱而不科学的。它不仅在"三相"界说方面存在"三相"名称变化不定、"符位相"分类缺乏统一的标准、"语段相"的界定混淆了语言段落与语音段落、"表达法"的说明误解了字符表达语言的方法等毛病,而且在文字类型分类方面,还存在分类标准冗余重叠、类型归类没有分清分类层次、"表达法"分类混淆了文字的"表达法"与"造字法"分类、"表意文字"类型观错误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 类型 三相说 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绪尔文字学思想的系统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谢书民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9-102,共4页
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在他三度讲授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里,讨论了语言和文字的关系等一系列文字学问题。细致考察《教程》的内容,索绪尔的文字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文字与语言是两种不同的、相互独立的符号系统;文字是表... 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在他三度讲授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里,讨论了语言和文字的关系等一系列文字学问题。细致考察《教程》的内容,索绪尔的文字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文字与语言是两种不同的、相互独立的符号系统;文字是表现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文字符号具有诸多类似于语言符号方面的特点;世界上的文字只有表音与表意两种体系类型;表音文字应谨慎地对待正字法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绪尔 语言 文字 符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规范化 被引量:2
3
作者 谢书民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8X期62-63,共2页
语言规范化是对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最基本要求。语文教师要做到教学语言的规范化,就要切实地从现代汉语通用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这些基本语言要素的规范化着手。
关键词 语文 教师 语言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错误汉字类型观及其成因分析
4
作者 谢书民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1-154,共4页
二十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汉字类型观,其中有些类型观反映了人们在汉字类型归属方面的错误认识。认真考察、分析这些错误的汉字类型观,其错误和局限主要表现在:有的汉字类型观误解了文字的表义渠道,有的错识了文字表达语... 二十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汉字类型观,其中有些类型观反映了人们在汉字类型归属方面的错误认识。认真考察、分析这些错误的汉字类型观,其错误和局限主要表现在:有的汉字类型观误解了文字的表义渠道,有的错识了文字表达语言的途径,有的将汉字的文字类型混同于了汉字的符形类型,有的则没有注意区分汉字的本质与非本质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类型 汉字 类型 观念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直接表义说”指谬
5
作者 谢书民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9-141,共3页
"汉字直接表义说"把汉字看作不通过语言而可以直接表义的文字,是一种错误的言文关系观。这种言文关系观的错误不仅表现在它误解了文字表现语言的途径,认为文字只有表现语音才是表现语言的,而且它忽略了汉字书写与阅读过程中... "汉字直接表义说"把汉字看作不通过语言而可以直接表义的文字,是一种错误的言文关系观。这种言文关系观的错误不仅表现在它误解了文字表现语言的途径,认为文字只有表现语音才是表现语言的,而且它忽略了汉字书写与阅读过程中脱落的有声语言环节,还错误地把汉字的构形理据与超越时空的特点作为汉字直接表义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文字 汉字 表义 表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言不尽意”到超越语言——中国传统文学语言观念的现代分析
6
作者 谢书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9-72,共4页
从先秦到魏晋 ,“言不尽意”逐渐成为文学理论的重要命题 ,“意”也就逐渐用来指称文学艺术要表现的内容。文学要表现的是人内在的生命体验和情感 ,它也是难以用日常语言“尽意”的 ;从传统的文学创作实践及理论来看 ,文学超越日常语言... 从先秦到魏晋 ,“言不尽意”逐渐成为文学理论的重要命题 ,“意”也就逐渐用来指称文学艺术要表现的内容。文学要表现的是人内在的生命体验和情感 ,它也是难以用日常语言“尽意”的 ;从传统的文学创作实践及理论来看 ,文学超越日常语言的主要方式是“立象以尽意”,但文学语言所立之象并不是日常司空见惯的现实之象 ,而是以审美之心所绘出的超越现实的虚拟之象 ,即语言乌托邦。文学超越日常语言的主要语言策略 :一是以有限寓无限 ,二是运用比喻和象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不尽意" 立象尽意 文学语言 日常语言 文学理论 语言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