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与主序前星成协分子云的CO成图观测
1
作者
孙锦
张承岳
+1 位作者
谢书定
唐歌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5-79,共5页
使用美国五大学射电天文台(FCRAO)的14m无线和新建立的QUARRY接收系统对中心区CO(2-1)谱线呈现双峰特征的2个PMS星P11和V1515Cyg进行了CO(1-0)的谱线成图观测。观测表明,无论是PP11...
使用美国五大学射电天文台(FCRAO)的14m无线和新建立的QUARRY接收系统对中心区CO(2-1)谱线呈现双峰特征的2个PMS星P11和V1515Cyg进行了CO(1-0)的谱线成图观测。观测表明,无论是PP11还是V1515Cyg,其CO(1-0)谱线都在大范围内表现出双峰谱型。分析PP11和V1515Cyg红、蓝2个速度峰和峰谷速度上的等强分布可以发现,与主序前星成协且具有CO双峰谱的分子云中可能存在2种运动:一种是低速的与视线方向成某个角度的大张角的双向运动,它可能是PMS星形成前双极外向流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张角变大,速度变小);另一种是起因于PMS星风的向四外发展的膨胀的壳层运动,而在壳层内密度分布是高度团块性的,这种团块可能是新形成的PMS星与母分子云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分子云碎裂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形成
谱线发射
主序前星
分子云
CO谱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年龄行星状星云的CO成图观测
2
作者
孙锦
张承岳
+1 位作者
谢书定
唐歌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458-462,共5页
在行星状星云周围可能存在其前身星──AGB星的中性包层遗迹和弱的分子谱线发射,使用美国五大学射电天文台(FCRAO)的14m天线和新建立的QUARRY毫米波接收系统对2个较年轻的行星状星云M1-7和M1-16以及一个...
在行星状星云周围可能存在其前身星──AGB星的中性包层遗迹和弱的分子谱线发射,使用美国五大学射电天文台(FCRAO)的14m天线和新建立的QUARRY毫米波接收系统对2个较年轻的行星状星云M1-7和M1-16以及一个年老的行星状星云VV47进行了CO分子的J=1-0的谱线成图观测,得到了这些星云CO谱线积分强度的空间分布和谱线发射的速度范围,观测表明从AGB星到行星状星云分子的分布有从球对称向非球对称过渡的趋势,对于年老的行星状星云如VV47,分子仅残留在一些碎裂的团块中。通过对M1-7和M1-16观测谱的理论模型拟合导出了这2个行星状星云离开AGB星阶段的演化寿命分别为2600和2100a,前身星的质量流失率分别为2.7×10-5和7.0×10-5M⊙·a-1.中性包层的质量分别为0.07和0.4M⊙,它表明在年轻的行星状星云周围确实存在相当数量的中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
演化
行星状星云
一氧化碳
成图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与主序前星成协分子云的CO成图观测
1
作者
孙锦
张承岳
谢书定
唐歌实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系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5-7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使用美国五大学射电天文台(FCRAO)的14m无线和新建立的QUARRY接收系统对中心区CO(2-1)谱线呈现双峰特征的2个PMS星P11和V1515Cyg进行了CO(1-0)的谱线成图观测。观测表明,无论是PP11还是V1515Cyg,其CO(1-0)谱线都在大范围内表现出双峰谱型。分析PP11和V1515Cyg红、蓝2个速度峰和峰谷速度上的等强分布可以发现,与主序前星成协且具有CO双峰谱的分子云中可能存在2种运动:一种是低速的与视线方向成某个角度的大张角的双向运动,它可能是PMS星形成前双极外向流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张角变大,速度变小);另一种是起因于PMS星风的向四外发展的膨胀的壳层运动,而在壳层内密度分布是高度团块性的,这种团块可能是新形成的PMS星与母分子云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分子云碎裂的结果。
关键词
恒星形成
谱线发射
主序前星
分子云
CO谱线
Keywords
star formation
molecular line emission
pre-main-sequence stars
分类号
P152 [天文地球—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年龄行星状星云的CO成图观测
2
作者
孙锦
张承岳
谢书定
唐歌实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系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458-46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在行星状星云周围可能存在其前身星──AGB星的中性包层遗迹和弱的分子谱线发射,使用美国五大学射电天文台(FCRAO)的14m天线和新建立的QUARRY毫米波接收系统对2个较年轻的行星状星云M1-7和M1-16以及一个年老的行星状星云VV47进行了CO分子的J=1-0的谱线成图观测,得到了这些星云CO谱线积分强度的空间分布和谱线发射的速度范围,观测表明从AGB星到行星状星云分子的分布有从球对称向非球对称过渡的趋势,对于年老的行星状星云如VV47,分子仅残留在一些碎裂的团块中。通过对M1-7和M1-16观测谱的理论模型拟合导出了这2个行星状星云离开AGB星阶段的演化寿命分别为2600和2100a,前身星的质量流失率分别为2.7×10-5和7.0×10-5M⊙·a-1.中性包层的质量分别为0.07和0.4M⊙,它表明在年轻的行星状星云周围确实存在相当数量的中性物质。
关键词
恒星
演化
行星状星云
一氧化碳
成图观测
Keywords
late evolution of stars
molecular line emission
planetary nebulae
分类号
P155.12 [天文地球—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与主序前星成协分子云的CO成图观测
孙锦
张承岳
谢书定
唐歌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年龄行星状星云的CO成图观测
孙锦
张承岳
谢书定
唐歌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