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教学法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谢一凡 姚莉韵 +3 位作者 杨若林 蔡玉兴 金玉杰 李宁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3期266-273,共8页
仪器分析实验是医学预防及医学检验等专业的重要实验课程之一。为提升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设计了分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和超高效合相色谱仪(UPC2)测定复方阿司匹林片中乙酰水杨酸和咖啡因含量的实验,并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其... 仪器分析实验是医学预防及医学检验等专业的重要实验课程之一。为提升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设计了分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和超高效合相色谱仪(UPC2)测定复方阿司匹林片中乙酰水杨酸和咖啡因含量的实验,并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其中。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对不同仪器原理、功能特点的比较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探索精神,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实验 乙酰水杨酸 咖啡因 比较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位、水量、产量联控的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区节水灌溉多目标优化
2
作者 井淼 张江江 +4 位作者 刘瑾 杨思敏 谢一凡 孙梦雅 鲁春辉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92,共9页
为探索地下水位、灌溉水量、作物产量联控下华北平原农作物节水灌溉方案,通过耦合基于FloPy的地下水数值模型、作物需水模型和NSGA-Ⅱ多目标优化模型,研发了水位、水量、产量联控的节水灌溉多目标优化模拟框架irrigmoo。以华北平原中东... 为探索地下水位、灌溉水量、作物产量联控下华北平原农作物节水灌溉方案,通过耦合基于FloPy的地下水数值模型、作物需水模型和NSGA-Ⅱ多目标优化模型,研发了水位、水量、产量联控的节水灌溉多目标优化模拟框架irrigmoo。以华北平原中东部的沧州市作为研究区,通过收集实地资料,进行了地下水数值模型校正、作物需水模型构建以及NSGA-Ⅱ多目标优化模型配置,获得了限水灌溉条件下灌溉方案的帕累托非劣解集,并优选了代表性的地下水压采和水源置换方案。结果表明:若将灌溉用水中地下水的比例压减42.13%,并将15.28%的地下水置换为替代水源,可实现深层地下水位回升2.36 m,灌溉水量减少26.86%,冬小麦产量下降3.94%;若禁止开采地下水用于灌溉,且将现状开采量的37%置换为替代水源,有望实现深层地下水位回升8.95 m,灌溉水量减少62.87%,冬小麦减产12.70%,且产量仍在约束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水灌溉 地下水超采 地下水位 地下水数值模型 多目标优化 粮食产量 华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进化和逻辑回归的供水管网水质传感器优化布置
3
作者 王宏玉 徐腾 +3 位作者 鲁春辉 谢一凡 叶逾 杨杰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8-204,共7页
针对利用有限传感器监测数据无法高效识别供水管网中污染事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和逻辑回归模型(LRM)优化供水管网水质传感器布置的方法——MOEA-LRM算法,并通过Anytown和Fosspoly1管网系统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MO... 针对利用有限传感器监测数据无法高效识别供水管网中污染事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和逻辑回归模型(LRM)优化供水管网水质传感器布置的方法——MOEA-LRM算法,并通过Anytown和Fosspoly1管网系统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MOEA-LRM算法以最小化传感器数量、平均和最坏情况冲击风险为主要目标构建MOEA算法的数学模型以实现Pareto均衡,从而降低对管网系统带来的风险;在此基础上,MOEA-LRM算法再利用LRM筛选出传感器的最优布局,进一步提高管网全域内污染源识别的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确定的最佳传感器布置方案能够较准确地保证管网全域内识别污染源的准确性,降低外源性突发水污染事件对用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多目标进化算法 逻辑回归模型 水质传感器优化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湿地退化空间分布特征及预测分析
4
作者 鲁春辉 荣树杰 +5 位作者 杨杰 谢一凡 叶逾 沈城吉 徐腾 南统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8,共10页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大面积超采,导致该地区发生湿地退化的生态环境地质灾害。以保定市为研究区,基于2000、2005、2010、2015、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的湿地分布与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明研究区部分区域存在湿地退化现象...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大面积超采,导致该地区发生湿地退化的生态环境地质灾害。以保定市为研究区,基于2000、2005、2010、2015、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的湿地分布与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明研究区部分区域存在湿地退化现象,进一步采用Python语言构建马尔科夫模型,分别模拟自然演化情景、超采加剧情景、自然补给情景下2025年研究区湿地的演变趋势,并根据演变趋势进行相应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研究区湿地总面积呈现减少趋势,湿地退化现象严重;2010—2020年湿地总面积开始增加,研究区的湿地退化现象得以缓解。与2020年相比,2025年研究区自然演化情景下湿地面积增加16.23 km^(2),但在安新县、阜平县、曲阳县和唐县的退化现象仍较为严重;超采加剧情景下湿地面积减少13.94 km^(2),开采点周围区域发生显著的湿地退化现象;自然补给情景下湿地面积将随着降雨等级的提高分别增加21.68、27.32、32.82 km^(2),湿地退化现象的缓解程度也随之不断增强。本研究结果对湿地保护与管理以及地下水超采的治理管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退化 地下水超采 马尔科夫模型 预测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超采管控体系及水量水位双控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徐腾 王以鹏 +4 位作者 叶逾 谢一凡 沈城吉 南统超 鲁春辉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5,81,共10页
以《地下水管理条例》中空间管控和目标管控思想为指导,分类梳理了地下水超采管控体系和水量水位双控体系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地下水超采管控体系研究与我国具体国情结合日益紧密,但目前相关管理制度与规范仍亟待完善;地下水超采管控体... 以《地下水管理条例》中空间管控和目标管控思想为指导,分类梳理了地下水超采管控体系和水量水位双控体系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地下水超采管控体系研究与我国具体国情结合日益紧密,但目前相关管理制度与规范仍亟待完善;地下水超采管控体系明确了已发生超采区域的划分标准,但缺少统一且全面的地下水资源管控区划标准;地下水水量水位双控体系克服了由于水位或水量单方面控制、未考虑地下水水位与水量的内在联系、难以有效缓解由水位或水量变化而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局限性;水量水位双控体系研究的难点在于通过监管点状分布的水位控制面状分布的开采量,建议通过管理特定时间的水位控制一定时段的地下水开采量,或通过管理面状开采量来对点状水位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超采管控 地下水管理 地下水水量水位双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模拟节点达西渗透流速的三次样条多尺度有限单元法 被引量:7
6
作者 谢一凡 吴吉春 +1 位作者 薛禹群 谢春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27-1732,共6页
提出了一种三次样条多尺度有限单元法(MSFEM-C)模拟非均质介质中的地下水流运动。该方法将三次样条法和多尺度有限单元法(MSFEM)有机结合,能够高效、精确地求解水头和达西渗透流速。MSFEM-C应用三次样条函数逼近多尺度基函数,保证了基... 提出了一种三次样条多尺度有限单元法(MSFEM-C)模拟非均质介质中的地下水流运动。该方法将三次样条法和多尺度有限单元法(MSFEM)有机结合,能够高效、精确地求解水头和达西渗透流速。MSFEM-C应用三次样条函数逼近多尺度基函数,保证了基函数的一阶导数的连续性,从而得到连续的水头一阶导数。因此,MSFEM-C通过达西定律得到的渗透流速在节点上是连续的。MSFEM-C是基于MSFEM的,它可以在局部网格单元上求解达西渗透流速,而无需在整个研究区上求解,从而可以节省很大计算量。因此,MSFEM-C在求解大尺度、长时间、非线性等高计算量问题时十分高效。通过对二维稳定流以及非线性潜水流的模拟,发现MSFEM-C在计算水头和达西渗透流速时的具有很高的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样条法 多尺度有限单元法 非均质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ralpak AD和Chiralcel OD-H手性固定相拆分3α-酰氧基-6β-乙酰氧基莨菪烷类化合物 被引量:8
7
作者 成斌 谢一凡 +3 位作者 胡优敏 刘慧中 钮因尧 陆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7-651,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不同配比的正己烷-异丙醇为流动相,在正相色谱条件下,考察了6个3α-酰氧基-6β-乙酰氧基莨菪烷对映体在淀粉型手性固定相Chiralpak AD、纤维素型手性固定相Chiralcel OD-H上的分离情况,以建立该类化合物的手性拆...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不同配比的正己烷-异丙醇为流动相,在正相色谱条件下,考察了6个3α-酰氧基-6β-乙酰氧基莨菪烷对映体在淀粉型手性固定相Chiralpak AD、纤维素型手性固定相Chiralcel OD-H上的分离情况,以建立该类化合物的手性拆分方法。结果表明,在Chiralpak AD手性柱上,对映体6实现完全分离,而对映体1完全不能分离;在Chiralcel OD-H柱上,对映体1、4、3分别实现完全分离、基线分离和基本分离,对映体6只能实现部分分离;对映体5在两种手性柱上都完全不能被分离。说明固定相手性空腔的结构对化合物的拆分结果影响很大。研究发现,C-3α位取代基团的空间位阻效应主导手性固定相对对映体的选择性识别作用,而化合物与固定相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对手性拆分也产生重要影响。研究结果为其他莨菪烷类化合物的手性拆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对映体 莨菪烷 手性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荧光检测器串联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B_(2)片含量的实验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谢一凡 姚莉韵 +3 位作者 杨若林 蔡玉兴 金玉杰 李宁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9期196-201,共6页
设计一种紫外检测器(UVD)与荧光检测器(FLD)串联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维生素B2片含量的方法,并应用于实验教学。该实验方案能克服常规HPLC法(单一检测器)存在的缺限,同时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HPLC的操作,而且能了解UVD和FLD... 设计一种紫外检测器(UVD)与荧光检测器(FLD)串联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维生素B2片含量的方法,并应用于实验教学。该实验方案能克服常规HPLC法(单一检测器)存在的缺限,同时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HPLC的操作,而且能了解UVD和FLD的原理及应用,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检测能力和拓展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荧光双检测器 维生素B_(2)片 含量测定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醚砜-聚氧化乙烯/聚四氟乙烯复合膜的制备与锂离子传导性能研究
9
作者 谢一凡 陈咨丰 +1 位作者 郭晓霞 房建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93,共4页
通过将氯封端的聚氧化乙烯(PEO-Cl_2)、双酚A(BPA)和4,4′-二氯二苯砜(DCDPS)进行缩合聚合反应,制备了PEO含量不同的聚醚砜-聚氧化乙烯的无规共聚物和序列共聚物。将所合成的序列(无规)共聚物添加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LiTFSI)后与多孔聚... 通过将氯封端的聚氧化乙烯(PEO-Cl_2)、双酚A(BPA)和4,4′-二氯二苯砜(DCDPS)进行缩合聚合反应,制备了PEO含量不同的聚醚砜-聚氧化乙烯的无规共聚物和序列共聚物。将所合成的序列(无规)共聚物添加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LiTFSI)后与多孔聚四氟乙烯基膜(ePTFE)进行复合,制备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力学强度的复合膜,研究了锂盐掺杂量和PEO含量等因素对锂离子电导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未添加增塑剂和电解质溶剂的情况下,这些复合膜仍然具有较高的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电解质膜 聚醚砜-聚氧化乙烯 聚四氟乙烯 复合膜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醚砜-聚氧化乙烯共聚物的制备及锂离子传导性能研究
10
作者 杨雨竹 谢一凡 +2 位作者 张鑫彪 郭晓霞 房建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8-190,193,共4页
探讨了聚醚砜-聚氧化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其锂离子传导性能。首先通过聚乙二醇和二氯亚砜反应制得氯封端的聚氧化乙烯(PEO-Cl2),然后将PEO—Cl2与三种不同结构的二元酚和4,4’-二氯二苯砜(DCDPS)在碳酸钾、甲苯存在下,以N,N... 探讨了聚醚砜-聚氧化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其锂离子传导性能。首先通过聚乙二醇和二氯亚砜反应制得氯封端的聚氧化乙烯(PEO-Cl2),然后将PEO—Cl2与三种不同结构的二元酚和4,4’-二氯二苯砜(DCDPS)在碳酸钾、甲苯存在下,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作为溶剂,进行缩聚反应,制得共聚物,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图进行了表征。所制得的聚醚砜一聚氧化乙烯共聚物薄膜均有着较高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XRD测试结果表明这些电解质膜在室温下具有无定形结构。以聚醚砜一聚氧化乙烯共聚物为基体,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为掺杂剂,以1,4-丁二腈(SN)为增塑剂,研究了锂盐的掺杂量对锂离子电导率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这些电解质膜在80℃下具有较高的锂离子电导率(6.4×10^-5~5.30×10^-4/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全固态电解质膜 聚醚砜-聚氧化乙烯共聚物 锂离子导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聚酰亚胺/多孔聚四氟乙烯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1
作者 陈咨丰 谢一凡 +1 位作者 郭晓霞 房建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2-94,共3页
采用表面活性剂对聚四氟乙烯多孔膜进行了表面亲水处理,然后与一种磺化聚酰亚胺膜进行复合,成功地制得了磺化聚酰亚胺/多孔聚四氟乙烯复合膜。该复合膜比相应的未复合的磺化聚酰亚胺膜具有更高的力学强度。与相同离子交换容量(IEC)的磺... 采用表面活性剂对聚四氟乙烯多孔膜进行了表面亲水处理,然后与一种磺化聚酰亚胺膜进行复合,成功地制得了磺化聚酰亚胺/多孔聚四氟乙烯复合膜。该复合膜比相应的未复合的磺化聚酰亚胺膜具有更高的力学强度。与相同离子交换容量(IEC)的磺化聚酰亚胺共聚物膜相比,该复合膜具有相近的质子电导率,但其溶胀率和吸水率更低,显示出更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 复合膜 聚四氟乙烯多孔膜 磺化聚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模拟节点达西流速的多尺度有限元-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一凡 吴吉春 +3 位作者 王益 叶逾 谢春红 鲁春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7-114,I0004,共9页
提出了一种能高效模拟节点达西流速并保证其连续性的多尺度有限元-有限元模型(MSFEM-FEM)。该方法先应用多尺度有限元法(MSFEM)框架改进了Yeh的有限元模型的水头模拟部分以提升效率与精度,再将多尺度网格转化为有限元网格,应用Yeh的有... 提出了一种能高效模拟节点达西流速并保证其连续性的多尺度有限元-有限元模型(MSFEM-FEM)。该方法先应用多尺度有限元法(MSFEM)框架改进了Yeh的有限元模型的水头模拟部分以提升效率与精度,再将多尺度网格转化为有限元网格,应用Yeh的有限元框架保证流速的连续性。基于多尺度基函数,MSFEM-FEM能够汲取研究区的全局信息并在粗尺度上高效获得精确的水头解。通过将粗尺度网格转换为有限元网格,MSFEM-FEM能够应用Yeh的有限元框架将水头解中的全局信息导入达西流速,提高达西流速的精度并保证其连续性。在获得粗尺度解后,MSFEM-FEM还能应用多尺度基函数对解进行细尺度重构,从而获得研究区内的细尺度水头与流速。数值模拟结果显示MSFEM-FEM能够高效、精确的求解水头,并能够获得连续、精确的达西流速和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数值模拟 多尺度有限元法 Yeh的有限元模型 连续节点达西流速 高计算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地下水流运动的三重尺度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一凡 谢镇泽 +3 位作者 吴吉春 张蔚 谢春红 鲁春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081-2088,共8页
传统有限元法在模拟地下水流问题时常需要精细剖分描述含水介质的非均质性以保证精度,导致计算消耗过高。传统多尺度有限元法(MSFEM)能缓解这一问题,但在处理高计算量问题时仍需较高消耗来构造基函数。提出了一种用于模拟地下水流的三... 传统有限元法在模拟地下水流问题时常需要精细剖分描述含水介质的非均质性以保证精度,导致计算消耗过高。传统多尺度有限元法(MSFEM)能缓解这一问题,但在处理高计算量问题时仍需较高消耗来构造基函数。提出了一种用于模拟地下水流的三重尺度有限元模型(MSFEM-T),该方法在MSFEM的粗、细两种尺度网格之间引入中网格,从而可以在粗网格单元内基于中、细两种尺度网格应用MSFEM本身替代有限元法构造基函数,能够显著降低基函数的构造消耗以提高整体计算效率。此外,MSFEM-T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粗、中、细三重网格的超样本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其计算精度。数值算例结果显示MSFEM-T的精度与MSFEM和精细剖分有限元法(LFEM-F)的精度相近,且计算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数值模拟 非均质 多尺度有限元法 基函数 超样本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合相色谱法测定咖啡因含量实验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一凡 姚莉韵 +3 位作者 严忠红 蔡玉兴 金玉杰 李宁 《大学化学》 CAS 2021年第9期145-149,共5页
设计了一个仪器分析实验,利用超高效合相色谱仪(Ultra Performance Convergence Chromatography,UPCC或UPC^(2))测定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该实验选取可乐、绿茶、乌龙茶三种饮料,样品用甲醇萃取,萃取液无需旋蒸,直接稀释定容后进样,测... 设计了一个仪器分析实验,利用超高效合相色谱仪(Ultra Performance Convergence Chromatography,UPCC或UPC^(2))测定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该实验选取可乐、绿茶、乌龙茶三种饮料,样品用甲醇萃取,萃取液无需旋蒸,直接稀释定容后进样,测定其中咖啡因的含量。通过该实验学生不仅能巩固称量、定容、移液等基本操作,还能掌握UPC^(2)的基本原理、操作及应用色谱软件处理数据的技能。本实验将新型色谱仪UPC^(2)应用于基础实验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合相色谱 咖啡因 含量测定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射对偏振态的改变规律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一凡 胡雪莹 《物理实验》 2020年第8期46-49,共4页
基于菲涅耳公式,推导出一束偏振光经过全反射后偏振状态的改变规律,定量计算s光和p光的相位变化以及振幅变化,给出理论公式.并提出一种将光矢量转化为光强的思想,设计实验,以线偏振光为例验证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得到全反射对偏振态的改... 基于菲涅耳公式,推导出一束偏振光经过全反射后偏振状态的改变规律,定量计算s光和p光的相位变化以及振幅变化,给出理论公式.并提出一种将光矢量转化为光强的思想,设计实验,以线偏振光为例验证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得到全反射对偏振态的改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射 菲涅耳公式 振幅 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模拟节点达西渗透流速的双重网格多尺度有限单元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文凤 谢一凡 吴吉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74-1481,共8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模拟节点达西渗透流速的双重网格多尺度有限单元法(D-MSFEM)。该方法是多尺度有限单元法(MSFEM)与VedatBatu双重网格技术(D-FEM)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应用双重网格技术获得连续、精确的水头一阶导数,还可以应用多尺度基函... 提出了一种用于模拟节点达西渗透流速的双重网格多尺度有限单元法(D-MSFEM)。该方法是多尺度有限单元法(MSFEM)与VedatBatu双重网格技术(D-FEM)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应用双重网格技术获得连续、精确的水头一阶导数,还可以应用多尺度基函数直接在粗网格上求解水头和达西渗透流速,从而突破了传统有限元基础框架的限制,具有极高的计算效率。同时,D-MSFEM还可以应用粗尺度节点的达西渗透流速和多尺度基函数直接获得细尺度节点的达西渗透流速,而无需在精细尺度上求解,能够节约大量的计算消耗。应用D-MSFEM和多种传统达西渗透流速计算方法对地下水稳定流和非稳定流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D-MSFEM具有极高的模拟效率和精度。该方法可为高效计算地下水达西渗透流速问题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网格技术 多尺度有限单元法 达西渗透流速 地下水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黄无土栽培法
17
作者 谢一凡 《农村新技术》 2010年第10期11-11,共1页
蒜黄如能调控好温度用木箱进行无土栽培生产,可不受季节限制,栽培技术简单,效益较好。 1.品种选择。选择早、中熟的高产优质大蒜良种或地方良种。 2.场地选择。选择空气流畅、遮光较好的房舍作生产场地。
关键词 无土栽培法 蒜黄 地方良种 栽培生产 品种选择 高产优质 场地选择 生产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健挺 谢一凡 《现代金融》 2023年第8期3-13,共11页
消费作为居民的最终需求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数字消费时代数字普惠金融能否加快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值得研究。本文基于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消费作为居民的最终需求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数字消费时代数字普惠金融能否加快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值得研究。本文基于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空间集聚效应呈现正相关,空间集聚程度呈现加强趋势;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并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数字支付、数字信贷和数字保险等途径直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其中数字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最显著;通过提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间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最后,根据长江经济带数字普惠金融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村居民消费 空间计量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