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试验研究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黄志
熊陆增
+3 位作者
蒋丽忠
周旺保
谌湘文
戚菁菁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622,631,共8页
为研究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受力机理及抗震性能,对4根四肢格构柱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通过试验得到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分析了试件破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格构柱的耗能能力及...
为研究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受力机理及抗震性能,对4根四肢格构柱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通过试验得到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分析了试件破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格构柱的耗能能力及延性都较好;轴压比对试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破坏阶段,轴压比越大承载力下降段的斜率越大;长细比对试件受力性能有较大影响,随着长细比增大,试件的屈服位移和极限位移会增大,但水平承载力和破坏段的斜率会降低。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正确性。并对不同高宽比、节间距与柱肢外径比等参数对试件弹性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减小格构柱的高宽比和节间距与柱肢外径比对格构柱的受力性能有很大提升。建议实际工程中格构柱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8;节间距与柱肢外径比低不宜大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格构柱
拟静力试验
参数分析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往复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格构式柱地震损伤模型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黄志
谌湘文
+3 位作者
蒋丽忠
周旺保
熊陆增
戚菁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57-163,206,共8页
为了解巨型组合结构体系中钢管混凝土格构式柱的地震损伤情况,通过对4根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得出了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破坏形态和构件损伤特征。在试验分析基础上,对经典的Park-Ang损伤模型进行...
为了解巨型组合结构体系中钢管混凝土格构式柱的地震损伤情况,通过对4根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得出了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破坏形态和构件损伤特征。在试验分析基础上,对经典的Park-Ang损伤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适用于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损伤指数和耗能因子计算公式;并根据试验现象和各阶段特征,选取了经典的Park-Ang损伤模型、基于能量的损伤模型和改进的Park-Ang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Park-Ang模型能较好的判断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损伤程度,且通过损伤值可将构件损伤划分为是否可修、不可修但未破坏和不可修且将破坏三个阶段,并以损伤值0.4作为划分试件是否可修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
Park-Ang模型
试验研究
地震损伤模型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地震损伤模型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黄志
熊陆增
+3 位作者
蒋丽忠
周旺保
谌湘文
戚菁菁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7-725,共9页
为了评价巨型组合结构体系中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地震损伤情况,对4根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得出了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破坏特征和构件损伤情况。在试验所获得滞回曲...
为了评价巨型组合结构体系中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地震损伤情况,对4根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得出了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破坏特征和构件损伤情况。在试验所获得滞回曲线的基础上,通过对能量系数和耗能因子的修正,在传统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巨型组合结构体系中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考虑无效耗能的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各位移阶段的损伤系数,为巨型组合结构体系中钢管混凝土四肢格构柱及其结构的地震损伤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格构柱
钢管混凝土
拟静力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试验研究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黄志
熊陆增
蒋丽忠
周旺保
谌湘文
戚菁菁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湖南省智慧建造装配式被动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湘潭理工学院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622,631,共8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20B214)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0A184)资助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08213)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JJ50185)。
文摘
为研究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受力机理及抗震性能,对4根四肢格构柱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通过试验得到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分析了试件破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格构柱的耗能能力及延性都较好;轴压比对试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破坏阶段,轴压比越大承载力下降段的斜率越大;长细比对试件受力性能有较大影响,随着长细比增大,试件的屈服位移和极限位移会增大,但水平承载力和破坏段的斜率会降低。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正确性。并对不同高宽比、节间距与柱肢外径比等参数对试件弹性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减小格构柱的高宽比和节间距与柱肢外径比对格构柱的受力性能有很大提升。建议实际工程中格构柱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8;节间距与柱肢外径比低不宜大于7.0。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格构柱
拟静力试验
参数分析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Keywords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lattice columns
quasi-static test
parameter analysis
seismic per-formanc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分类号
TU39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往复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格构式柱地震损伤模型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黄志
谌湘文
蒋丽忠
周旺保
熊陆增
戚菁菁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湖南省智慧建造装配式被动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57-163,20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808213)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19JJ50185)
+2 种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资助(20B214)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资助(20A184)
湖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资助(E51856)。
文摘
为了解巨型组合结构体系中钢管混凝土格构式柱的地震损伤情况,通过对4根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得出了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破坏形态和构件损伤特征。在试验分析基础上,对经典的Park-Ang损伤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适用于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损伤指数和耗能因子计算公式;并根据试验现象和各阶段特征,选取了经典的Park-Ang损伤模型、基于能量的损伤模型和改进的Park-Ang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Park-Ang模型能较好的判断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损伤程度,且通过损伤值可将构件损伤划分为是否可修、不可修但未破坏和不可修且将破坏三个阶段,并以损伤值0.4作为划分试件是否可修的界限。
关键词
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
Park-Ang模型
试验研究
地震损伤模型
抗震性能
Keywords
limb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CFST)latticed columns
Park-Ang model
test study
seismic damage model
aseismic performance
分类号
TU39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地震损伤模型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黄志
熊陆增
蒋丽忠
周旺保
谌湘文
戚菁菁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湖南省智慧建造装配式被动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7-72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808213)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9JJ50185)
+2 种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资助项目(No.20B214)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资助项目(No.20A184)
湖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资助项目(No.E51856)。
文摘
为了评价巨型组合结构体系中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地震损伤情况,对4根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得出了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破坏特征和构件损伤情况。在试验所获得滞回曲线的基础上,通过对能量系数和耗能因子的修正,在传统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巨型组合结构体系中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考虑无效耗能的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各位移阶段的损伤系数,为巨型组合结构体系中钢管混凝土四肢格构柱及其结构的地震损伤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组合结构
格构柱
钢管混凝土
拟静力
损伤
Keywords
composite structure
laced column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pseudo-static
damage
分类号
TU39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试验研究及参数分析
黄志
熊陆增
蒋丽忠
周旺保
谌湘文
戚菁菁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往复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格构式柱地震损伤模型及试验研究
黄志
谌湘文
蒋丽忠
周旺保
熊陆增
戚菁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地震损伤模型及试验研究
黄志
熊陆增
蒋丽忠
周旺保
谌湘文
戚菁菁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