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建筑环境学》浅谈建环专业课程的讲授方法与技巧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敏慧
王林
+1 位作者
谈莹莹
王占伟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0年第3期382-386,共5页
《建筑环境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涵盖内容广,涉及的领域多,是一门非常前沿的跨学科课程。作者结合多年实际讲授经验和不同讲授方法的使用效果,阐述贯穿整个课程讲授过程中的一些讲授方法与技巧...
《建筑环境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涵盖内容广,涉及的领域多,是一门非常前沿的跨学科课程。作者结合多年实际讲授经验和不同讲授方法的使用效果,阐述贯穿整个课程讲授过程中的一些讲授方法与技巧,并将该方法和技巧延伸至本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环境学
讲授方法
实际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盐溶液储能的热回收型热泵系统特性研究
2
作者
王林
吉燕芳
+3 位作者
谈莹莹
李修真
王占伟
常明慧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8-535,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盐溶液储能的热回收型热泵(SEHHP)系统,由热回收型压缩热泵子系统和盐溶液储/释热子系统组成,夜间电力低谷时段利用富裕电能驱动热泵子系统实现盐溶液与相变材料耦合储存热能,白天供热时段,电能驱动空气源热泵子系统与盐溶...
提出一种基于盐溶液储能的热回收型热泵(SEHHP)系统,由热回收型压缩热泵子系统和盐溶液储/释热子系统组成,夜间电力低谷时段利用富裕电能驱动热泵子系统实现盐溶液与相变材料耦合储存热能,白天供热时段,电能驱动空气源热泵子系统与盐溶液储/释热子系统构成热泵复叠循环制取供热量,从而有效降低社会用电高峰期供热的电力消耗。建立SEHHP系统的热力学模型,评估SEHHP系统的逐时制热性能与经济性。结果表明:SEHHP系统的制热性能与经济性均优于相变储能空气源热泵(PEAHP)系统,其日能耗比PEAHP系统降低34.18%。与PEAHP系统相比,SEHHP系统的综合制热性能系数(CCOP)提高52.20%,而其费用年值降低9.23%。该系统适用于电力峰谷差大的供热地域或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回收
热泵
溶液储能
性能系数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扭曲椭圆管内强化传热及熵产特性
3
作者
冯俊奇
田果
+4 位作者
王梦轩
谈莹莹
王占伟
王林
李修真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3-481,共9页
为探究扭曲椭圆管内强化传热及熵产特性,基于实验验证,在雷诺数(Re)为710~4790范围内,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着重分析了包含扭曲比(P/D)和长短轴比(A/B)在内的结构参数及Re对扭曲椭圆换热管内传热和流动阻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依据熵产理论分...
为探究扭曲椭圆管内强化传热及熵产特性,基于实验验证,在雷诺数(Re)为710~4790范围内,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着重分析了包含扭曲比(P/D)和长短轴比(A/B)在内的结构参数及Re对扭曲椭圆换热管内传热和流动阻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依据熵产理论分析扭曲椭圆管内的熵产特性,以期揭示扭曲椭圆管内流体对流传热强化机理。结果表明:扭曲椭圆管内对流传热性能、流动阻力及总熵产随Re的增大而分别增大、减小及增大,随P/D的减小或A/B的增大均增大,且总熵产主要由传热过程不可逆损失引起;当A/B=2.16和P/D=11.90时,传热系数(h)和压降(Δp)均达到最大值;此外,当P/D=26.33和A/B=1.34时,总熵产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曲椭圆管
强化传热
数值模拟
熵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品位热驱动的混合工质喷射制冷循环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谈莹莹
王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4-461,共8页
提出一种低品位热驱动的混合工质喷射制冷循环,将沸点相差较大的非共沸混合工质引入喷射制冷循环,采用两级分凝分离降低该新循环压比,实现在喷射制冷循环中获得较低的制冷温度和较高制冷效率。建立组成循环各部件热力学数学模型,在系统...
提出一种低品位热驱动的混合工质喷射制冷循环,将沸点相差较大的非共沸混合工质引入喷射制冷循环,采用两级分凝分离降低该新循环压比,实现在喷射制冷循环中获得较低的制冷温度和较高制冷效率。建立组成循环各部件热力学数学模型,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下,分析喷射器压比、冷凝温度和混合工质组分配比对新循环工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混合工质R600/R290的喷射制冷循环可获得低于-20℃的制冷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制冷
低品位热
混合工质
压比
制冷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筑围护结构墙体非稳定传热计算新模型
被引量:
2
5
作者
谈莹莹
任秀宏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9年第1期16-19,共4页
根据电路原理和克希荷夫电流定律,提出了一种计算建筑多层墙体的非稳定传热的热流网络模型3R2C仿真模型,该模型可用于模拟和分析多层围护结构非稳定传热。该方法简单易于编程实现,且比较和验证的结果表明这种模型在计算建筑围护结构非...
根据电路原理和克希荷夫电流定律,提出了一种计算建筑多层墙体的非稳定传热的热流网络模型3R2C仿真模型,该模型可用于模拟和分析多层围护结构非稳定传热。该方法简单易于编程实现,且比较和验证的结果表明这种模型在计算建筑围护结构非稳定传热时速度快、精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R2C仿真模型
热反应系数
非稳定传热
FD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筑学专业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
7
6
作者
谈莹莹
肖轶
《山西建筑》
2010年第13期193-195,共3页
结合建筑学专业特点,对《建筑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阐述了该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改革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建筑学
建筑设备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阳能辅助的双源耦合热泵系统制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
10
7
作者
王林
付文轩
+2 位作者
谈莹莹
梁坤峰
袁俊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72-2278,共7页
传统空气源热泵在较低环境温度下存在制热量不足和制热效率偏低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太阳能辅助的双源双压缩耦合热泵系统,通过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低温热水以构建太阳能水源热泵单元,利用2台压缩机和1台冷凝器实现太阳能水源热泵单元和...
传统空气源热泵在较低环境温度下存在制热量不足和制热效率偏低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太阳能辅助的双源双压缩耦合热泵系统,通过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低温热水以构建太阳能水源热泵单元,利用2台压缩机和1台冷凝器实现太阳能水源热泵单元和空气源热泵单元并联耦合工作。太阳能水源热泵单元和空气源热泵单元既能各自独立运行又能同时运行以满足用户全天候热负荷需求。基于DeST软件评估一个供热期(120 d)郑州某建筑逐时热负荷特性。在建立热力学数学模型基础上编写程序进行新系统循环特性计算和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双源耦合热泵系统COP_h较传统空气源热泵明显升高;前者日节能率介于1.01%~14.75%之间,在整个供热期总能耗较后者减少8.72%。双源(空气源蒸发器和水源蒸发器)双压缩机并联流程耦合热泵比双源单压缩机串联流程耦合热泵更具有节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节能
蒸发器
制热性能系数(COP_h)
双源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BT/原位聚合改性凹凸棒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微结构与粘弹性
被引量:
4
8
作者
潘炳力
谈莹莹
+1 位作者
宁莉萍
杨生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154,共4页
采用原位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S修饰的凹凸棒粘土(PS-AT),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PS已成功地修饰到AT表面。将所得PS-AT与PBT共混制备了PBT/PS-AT复合材料,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PS...
采用原位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S修饰的凹凸棒粘土(PS-AT),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PS已成功地修饰到AT表面。将所得PS-AT与PBT共混制备了PBT/PS-AT复合材料,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PS-AT含量较低时可得到纳米级的良好分散,且界面相容性较好;而当PS-AT含量较高时,团聚现象出现,复合材料相界面变差。这与复合材料的粘弹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即PS-AT的加入可以使复合材料的复数黏度升高以及抗蠕变性能改善,而随着PS-AT含量的增加,复数黏度和抗蠕变性能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聚合法
凹凸棒粘土
表面改性
微结构
粘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利用地下水预处理新风的复合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被引量:
2
9
作者
王林
马爱华
+2 位作者
谈莹莹
崔晓龙
段楠楠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75-1080,共6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可直接利用地热能预处理新风的地下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分析该新系统工作原理及新回风空气处理方法,建立热力学数学模型,对新型复合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与传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循环特性与能耗进行计算比较分析。...
提出一种新型的可直接利用地热能预处理新风的地下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分析该新系统工作原理及新回风空气处理方法,建立热力学数学模型,对新型复合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与传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循环特性与能耗进行计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式地下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节能效果显著高于传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空调
换热器
节能
地下水
新风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源热泵U型埋管土壤温度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
11
10
作者
闫晓娜
谈莹莹
王雨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9年第2期37-41,71,共6页
结合相关文献给出原始地温计算式,针对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建立瞬态传热模型,采用控制容积法对方程进行离散,对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获得地下埋管换热器的传热特性与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并通过实验数据验...
结合相关文献给出原始地温计算式,针对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建立瞬态传热模型,采用控制容积法对方程进行离散,对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获得地下埋管换热器的传热特性与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
传热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热学》课程线上教学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
5
11
作者
任秀宏
郭思宇
+1 位作者
谈莹莹
陈茜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1年第1期140-142,共3页
疫情期间,为保障《传热学》课程更好的开展线上教学,基于传热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利用雨课堂和企业微信平台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尝试改进,通过成立学习小组、教学课堂结合日常生活生产实例、融入自己科研内容,将课堂知识学习与...
疫情期间,为保障《传热学》课程更好的开展线上教学,基于传热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利用雨课堂和企业微信平台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尝试改进,通过成立学习小组、教学课堂结合日常生活生产实例、融入自己科研内容,将课堂知识学习与学科竞赛相结合,改革考核方式等改革措施,使学生爱上传热学,教师的教学质量更高、教学效果更优,充分发挥传热学课程对于专业课程学习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学
课程改进
教学方法
线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功率储能相变冷却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袁俊飞
王林
+1 位作者
谈莹莹
焦永刚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4-130,共7页
本文针对间歇工作的高功率电子设备对冷却系统的特殊需求,研制了一种以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为基础的复叠式储能相变冷却系统,理论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质选择原则,模拟计算了储能器的运行特性,通过实验测量了系统启动和稳定运行时的冷...
本文针对间歇工作的高功率电子设备对冷却系统的特殊需求,研制了一种以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为基础的复叠式储能相变冷却系统,理论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质选择原则,模拟计算了储能器的运行特性,通过实验测量了系统启动和稳定运行时的冷却能力和运行性能。结果表明:机械泵启动时,系统压力先降低后升高,幅值为30 kPa,热源启动时,系统压力先升高后降低并维持稳定,系统的主要压降发生在冷却器中;储液器在热源启动时,能有效储存系统多余的工质,并间接控制冷却器内的相变温度和压力;储能器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满足系统换热需求并维持机械泵入口5℃的过冷度,设计合理;系统的冷却能力随运行时间逐渐降低,当平均热负荷超过10 kW时,系统能稳定运行5 min,满足课题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系统
相变
储能
热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型风冷吸收式燃气空调发展前景分析
被引量:
1
13
作者
王林
闫晓娜
+2 位作者
马爱华
谈莹莹
王雨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9年第3期35-40,共6页
目前我国空调主要是靠电能驱动的。夏季空调用电负荷占城市高峰用电总负荷40%以上,造成电力供需比例失调。吸收式燃气空调具有清洁、环保、耗电少等优点,可缓解城市电力峰谷问题,有利于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在普通家庭、别墅或办公楼等...
目前我国空调主要是靠电能驱动的。夏季空调用电负荷占城市高峰用电总负荷40%以上,造成电力供需比例失调。吸收式燃气空调具有清洁、环保、耗电少等优点,可缓解城市电力峰谷问题,有利于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在普通家庭、别墅或办公楼等建筑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从冷却方式看吸收式燃气空调分为水冷式和风冷式。比较了风冷式和水冷式燃气空调优缺点,分析了发展风冷式燃气空调优越条件,指出传统风冷式燃气空调所存在技术难题,并介绍了国内外在实现吸收式燃气空调小型高效风冷化方面所取得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能源和环境
燃气空调
水冷
风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郭思宇
任秀宏
谈莹莹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1年第6期933-936,共4页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教育的微观问题,解决的是战略大问题。《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研究基于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混合式教学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混合式教学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流量大温差LiBr溶液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王林
马爱华
+1 位作者
陈光明
谈莹莹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8-103,共6页
搭建实验台,对小流量大温差条件下溴化锂水溶液在多套管式换热器和钎焊板式换热器中的传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溴化锂水溶液回收的饱和制冷剂水余热。基于实验数据拟合出溴化锂溶液钎焊板式换热器对流换热特征数方程,并与文献中的...
搭建实验台,对小流量大温差条件下溴化锂水溶液在多套管式换热器和钎焊板式换热器中的传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溴化锂水溶液回收的饱和制冷剂水余热。基于实验数据拟合出溴化锂溶液钎焊板式换热器对流换热特征数方程,并与文献中的相应方程进行比较,以验证拟合方程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程可用于指导溴化锂溶液在钎焊板式换热器中流动的热力水力特性的理论分析,为换热器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制冷
换热器
传热
压降
特征数方程
热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环专业工程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探讨
16
作者
任秀宏
谈莹莹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1年第5期497-500,共4页
工科工程设计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因此在工程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使学生体会到专业知识的整合性。从本专业《锅炉与锅炉房设备》...
工科工程设计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因此在工程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使学生体会到专业知识的整合性。从本专业《锅炉与锅炉房设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在高等教育中培养、提高教师工程素质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改革,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设计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专业课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DR-BN的冷水机组故障检测
被引量:
6
17
作者
王占伟
王林
+2 位作者
袁俊飞
谈莹莹
周西文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7-92,共6页
在冷水机组现场的故障数据通常难以获得,这是导致基于多分类算法的故障检测方法未被广泛现场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将距离拒绝(DR)机制融入贝叶斯网络(BN)中,将冷水机组故障检测转化为一类划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R-BN的冷水机组故障...
在冷水机组现场的故障数据通常难以获得,这是导致基于多分类算法的故障检测方法未被广泛现场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将距离拒绝(DR)机制融入贝叶斯网络(BN)中,将冷水机组故障检测转化为一类划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R-BN的冷水机组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仅使用正常数据训练模型,从而有效克服上述障碍。本文通过使用ASHRAE RP-1043的故障实验数据对提出方法的性能进行验证,并与传统方法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可知基于DR-BN的模型具有更高的故障检测性能,尤其对低劣化等级下的故障,故障检测正确率最高时可高出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机组
故障检测
贝叶斯网络
距离拒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级处理空调送风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陈枫
谈莹莹
+3 位作者
李修真
王林
王占伟
连梦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8-185,共8页
针对传统地下水源热泵空调(CGWHP)系统能耗偏高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分级处理空调送风的地下水源热泵(NGWHP)系统,其特点是利用地下水预处理新风后,二级利用地下水承担热泵机组的冷凝热,达到显著降低热泵机组能耗的目的。运用热工学理论...
针对传统地下水源热泵空调(CGWHP)系统能耗偏高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分级处理空调送风的地下水源热泵(NGWHP)系统,其特点是利用地下水预处理新风后,二级利用地下水承担热泵机组的冷凝热,达到显著降低热泵机组能耗的目的。运用热工学理论建立NGWHP系统稳态仿真数学模型,在VC++环境下编写程序并模拟供冷模式下NGWHP与CGWHP系统的性能,比较分析地下水对两种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搭建实验装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NGWHP系统的能耗显著低于CGWHP系统。地下水供水温度下降或流量增大,两种系统的能耗均呈线性下降趋势。新风比为33%,地下水温从24℃降至15℃时,NGWHP系统的能耗较CGWHP系统平均低40.56%;地下水流量从1800 kg/h增至2300 kg/h时,NGWHP系统的能耗平均降低42.27%。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二者误差在±13%以内。研究结果可为NGWHP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运行调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热泵
送风
预冷器
分级处理
稳态模型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阳能驱动风冷喷射式绝热吸收制冷循环研究
19
作者
候召宁
王林
+2 位作者
闫晓娜
谈莹莹
李修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8-273,共6页
为改善太阳能吸收制冷循环性能并解决太阳能吸收制冷机风冷化问题,提出一种太阳能驱动的风冷喷射式绝热吸收制冷循环,通过喷射式绝热吸收器实现吸收过程的传热传质分别强化,同时回收高压溶液节流损失和再循环溶液的余压,以进一步增强吸...
为改善太阳能吸收制冷循环性能并解决太阳能吸收制冷机风冷化问题,提出一种太阳能驱动的风冷喷射式绝热吸收制冷循环,通过喷射式绝热吸收器实现吸收过程的传热传质分别强化,同时回收高压溶液节流损失和再循环溶液的余压,以进一步增强吸收效果。构建组成循环各部件热力学数学模型,探讨了环境温度、发生温度、蒸发温度以及喷射器对新循环的影响,并与2种传统吸收制冷循环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存在最佳发生温度使得新循环最大热性能系数(COP_(T));引入喷射式绝热吸收器显著改善了极端条件下新循环性能,设计工况下新循环的热性能系数(COP_(T))和电性能系数(COP_(E))较风冷绝热吸收制冷循环分别提高了7.69%和43.59%,较水冷非绝热吸收-喷射制冷循环分别提高了2.44%和273.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吸收制冷
绝热吸收器
喷射器
风冷
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前瞻影响因素分析的量子电路综合算法
20
作者
刘洋
程学云
+2 位作者
管致锦
谈莹莹
王艺臻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0-46,共7页
为了解决量子电路在线性近邻化过程中的电路综合与量子代价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前瞻影响因素的线性最近邻量子电路综合与优化算法.该算法对任意给定的非最近邻量子电路,通过分别度量不同方法下操作当前量子门的过程对其后量子门的...
为了解决量子电路在线性近邻化过程中的电路综合与量子代价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前瞻影响因素的线性最近邻量子电路综合与优化算法.该算法对任意给定的非最近邻量子电路,通过分别度量不同方法下操作当前量子门的过程对其后量子门的最近邻量子代价造成的影响,降低相邻量子门近邻化过程所需的SWAP门数量,从而达到构建并优化线性最近邻量子电路的要求.采用具有代表性的Benchmark例题进行实验,并以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的文献结论作为比较对象,对线性最近邻电路逻辑综合算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优化算法在添加交换门增量上有较大改进,22例Benchmark例题正优化达到18例,占比81.82%,平均正优化率为18.32%,平均优化率为1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信息
量子电路
线性最近邻
前瞻算法
可逆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建筑环境学》浅谈建环专业课程的讲授方法与技巧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敏慧
王林
谈莹莹
王占伟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
出处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0年第3期382-386,共5页
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NO.15A480001)
河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优化与实践。
文摘
《建筑环境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涵盖内容广,涉及的领域多,是一门非常前沿的跨学科课程。作者结合多年实际讲授经验和不同讲授方法的使用效果,阐述贯穿整个课程讲授过程中的一些讲授方法与技巧,并将该方法和技巧延伸至本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关键词
建筑环境学
讲授方法
实际经验
Keywords
Built Environment
Teaching methods
Practical experience
分类号
G623.9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盐溶液储能的热回收型热泵系统特性研究
2
作者
王林
吉燕芳
谈莹莹
李修真
王占伟
常明慧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建筑能源与热科学技术研究所
出处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8-53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376005,52378094)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32102321092)
河南省高效科技创新团队(22IRTSTHN006)。
文摘
提出一种基于盐溶液储能的热回收型热泵(SEHHP)系统,由热回收型压缩热泵子系统和盐溶液储/释热子系统组成,夜间电力低谷时段利用富裕电能驱动热泵子系统实现盐溶液与相变材料耦合储存热能,白天供热时段,电能驱动空气源热泵子系统与盐溶液储/释热子系统构成热泵复叠循环制取供热量,从而有效降低社会用电高峰期供热的电力消耗。建立SEHHP系统的热力学模型,评估SEHHP系统的逐时制热性能与经济性。结果表明:SEHHP系统的制热性能与经济性均优于相变储能空气源热泵(PEAHP)系统,其日能耗比PEAHP系统降低34.18%。与PEAHP系统相比,SEHHP系统的综合制热性能系数(CCOP)提高52.20%,而其费用年值降低9.23%。该系统适用于电力峰谷差大的供热地域或场所。
关键词
热回收
热泵
溶液储能
性能系数
经济性分析
Keywords
heat recovery
heat pump
solution energy storage
heating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COP)
economic analysis
分类号
TK5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扭曲椭圆管内强化传热及熵产特性
3
作者
冯俊奇
田果
王梦轩
谈莹莹
王占伟
王林
李修真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建筑能源与热科学技术研究所
出处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3-481,共9页
基金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2IRTSTHN006)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项目(22HASTIT025)。
文摘
为探究扭曲椭圆管内强化传热及熵产特性,基于实验验证,在雷诺数(Re)为710~4790范围内,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着重分析了包含扭曲比(P/D)和长短轴比(A/B)在内的结构参数及Re对扭曲椭圆换热管内传热和流动阻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依据熵产理论分析扭曲椭圆管内的熵产特性,以期揭示扭曲椭圆管内流体对流传热强化机理。结果表明:扭曲椭圆管内对流传热性能、流动阻力及总熵产随Re的增大而分别增大、减小及增大,随P/D的减小或A/B的增大均增大,且总熵产主要由传热过程不可逆损失引起;当A/B=2.16和P/D=11.90时,传热系数(h)和压降(Δp)均达到最大值;此外,当P/D=26.33和A/B=1.34时,总熵产最小。
关键词
扭曲椭圆管
强化传热
数值模拟
熵产理论
Keywords
twisted elliptical tubes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entropy generation theory
分类号
TK28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品位热驱动的混合工质喷射制冷循环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谈莹莹
王林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热泵空调技术研究所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4-46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204525
50906021)
文摘
提出一种低品位热驱动的混合工质喷射制冷循环,将沸点相差较大的非共沸混合工质引入喷射制冷循环,采用两级分凝分离降低该新循环压比,实现在喷射制冷循环中获得较低的制冷温度和较高制冷效率。建立组成循环各部件热力学数学模型,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下,分析喷射器压比、冷凝温度和混合工质组分配比对新循环工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混合工质R600/R290的喷射制冷循环可获得低于-20℃的制冷温度。
关键词
喷射制冷
低品位热
混合工质
压比
制冷温度
Keywords
ejector refrigeration
low grade heat
mixed refrigerant
pressure ratio
refrigerating temperature
分类号
TB66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筑围护结构墙体非稳定传热计算新模型
被引量:
2
5
作者
谈莹莹
任秀宏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9年第1期16-19,共4页
文摘
根据电路原理和克希荷夫电流定律,提出了一种计算建筑多层墙体的非稳定传热的热流网络模型3R2C仿真模型,该模型可用于模拟和分析多层围护结构非稳定传热。该方法简单易于编程实现,且比较和验证的结果表明这种模型在计算建筑围护结构非稳定传热时速度快、精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
3R2C仿真模型
热反应系数
非稳定传热
FDR方法
Keywords
3R2C model
thermal response factors
transient heat transfer: PDR method
分类号
TB65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筑学专业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
7
6
作者
谈莹莹
肖轶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山西建筑》
2010年第13期193-195,共3页
文摘
结合建筑学专业特点,对《建筑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阐述了该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改革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建筑学
建筑设备
教学改革
Keywords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teaching reform
分类号
TU-05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阳能辅助的双源耦合热泵系统制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
10
7
作者
王林
付文轩
谈莹莹
梁坤峰
袁俊飞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制冷热泵空调技术研究所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72-227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41604
U1504525)
文摘
传统空气源热泵在较低环境温度下存在制热量不足和制热效率偏低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太阳能辅助的双源双压缩耦合热泵系统,通过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低温热水以构建太阳能水源热泵单元,利用2台压缩机和1台冷凝器实现太阳能水源热泵单元和空气源热泵单元并联耦合工作。太阳能水源热泵单元和空气源热泵单元既能各自独立运行又能同时运行以满足用户全天候热负荷需求。基于DeST软件评估一个供热期(120 d)郑州某建筑逐时热负荷特性。在建立热力学数学模型基础上编写程序进行新系统循环特性计算和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双源耦合热泵系统COP_h较传统空气源热泵明显升高;前者日节能率介于1.01%~14.75%之间,在整个供热期总能耗较后者减少8.72%。双源(空气源蒸发器和水源蒸发器)双压缩机并联流程耦合热泵比双源单压缩机串联流程耦合热泵更具有节能优势。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节能
蒸发器
制热性能系数(COP_h)
双源耦合
Keywords
air source heat pump
energy conservation
evaporator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for heating(COP_h)
dual source coupled
分类号
TK5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BT/原位聚合改性凹凸棒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微结构与粘弹性
被引量:
4
8
作者
潘炳力
谈莹莹
宁莉萍
杨生荣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15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572107)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ZS061-A25-034)
河南科技大学校基金(2008ZDYY004)
文摘
采用原位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S修饰的凹凸棒粘土(PS-AT),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PS已成功地修饰到AT表面。将所得PS-AT与PBT共混制备了PBT/PS-AT复合材料,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PS-AT含量较低时可得到纳米级的良好分散,且界面相容性较好;而当PS-AT含量较高时,团聚现象出现,复合材料相界面变差。这与复合材料的粘弹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即PS-AT的加入可以使复合材料的复数黏度升高以及抗蠕变性能改善,而随着PS-AT含量的增加,复数黏度和抗蠕变性能变化不明显。
关键词
微乳液聚合法
凹凸棒粘土
表面改性
微结构
粘弹性
Keywords
microemulsion polymerization
attapulgite
surface modification
microstructure
viscoelasticity
分类号
TB38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利用地下水预处理新风的复合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被引量:
2
9
作者
王林
马爱华
谈莹莹
崔晓龙
段楠楠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制冷与热泵空调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75-108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6021)
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082102240087)
文摘
提出一种新型的可直接利用地热能预处理新风的地下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分析该新系统工作原理及新回风空气处理方法,建立热力学数学模型,对新型复合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与传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循环特性与能耗进行计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式地下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节能效果显著高于传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关键词
热泵
空调
换热器
节能
地下水
新风比
Keywords
heat pump
air-conditioning
heat exchanger
energy-conservation
ground water
OAF ( outside airfraction )
分类号
TK5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源热泵U型埋管土壤温度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
11
10
作者
闫晓娜
谈莹莹
王雨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9年第2期37-41,71,共6页
文摘
结合相关文献给出原始地温计算式,针对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建立瞬态传热模型,采用控制容积法对方程进行离散,对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获得地下埋管换热器的传热特性与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关键词
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
传热模型
数值模拟
Keywords
Vertical U-tube Heat Exchanger
Heat Transfer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U8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热学》课程线上教学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
5
11
作者
任秀宏
郭思宇
谈莹莹
陈茜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建筑能源与热科学技术研究所
出处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1年第1期140-142,共3页
基金
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项目(202102310229)
河南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20JGLX025)
+1 种基金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SJGLX264)
河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YB-029)。
文摘
疫情期间,为保障《传热学》课程更好的开展线上教学,基于传热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利用雨课堂和企业微信平台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尝试改进,通过成立学习小组、教学课堂结合日常生活生产实例、融入自己科研内容,将课堂知识学习与学科竞赛相结合,改革考核方式等改革措施,使学生爱上传热学,教师的教学质量更高、教学效果更优,充分发挥传热学课程对于专业课程学习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
传热学
课程改进
教学方法
线上教学
Keywords
heat transfer
curriculum improvement
teaching methods
online teaching
分类号
TU834.1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功率储能相变冷却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袁俊飞
王林
谈莹莹
焦永刚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制冷热泵空调技术研究所
石家庄铁道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4-13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504524,51706061,51876055)资助项目~~
文摘
本文针对间歇工作的高功率电子设备对冷却系统的特殊需求,研制了一种以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为基础的复叠式储能相变冷却系统,理论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质选择原则,模拟计算了储能器的运行特性,通过实验测量了系统启动和稳定运行时的冷却能力和运行性能。结果表明:机械泵启动时,系统压力先降低后升高,幅值为30 kPa,热源启动时,系统压力先升高后降低并维持稳定,系统的主要压降发生在冷却器中;储液器在热源启动时,能有效储存系统多余的工质,并间接控制冷却器内的相变温度和压力;储能器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满足系统换热需求并维持机械泵入口5℃的过冷度,设计合理;系统的冷却能力随运行时间逐渐降低,当平均热负荷超过10 kW时,系统能稳定运行5 min,满足课题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
制冷系统
相变
储能
热负荷
Keywords
refrigeration system
phase-change
energy storage
heat load
分类号
TB611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TK12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型风冷吸收式燃气空调发展前景分析
被引量:
1
13
作者
王林
闫晓娜
马爱华
谈莹莹
王雨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9年第3期35-40,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编号:2006BAJ04B04)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8A48001)资助
文摘
目前我国空调主要是靠电能驱动的。夏季空调用电负荷占城市高峰用电总负荷40%以上,造成电力供需比例失调。吸收式燃气空调具有清洁、环保、耗电少等优点,可缓解城市电力峰谷问题,有利于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在普通家庭、别墅或办公楼等建筑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从冷却方式看吸收式燃气空调分为水冷式和风冷式。比较了风冷式和水冷式燃气空调优缺点,分析了发展风冷式燃气空调优越条件,指出传统风冷式燃气空调所存在技术难题,并介绍了国内外在实现吸收式燃气空调小型高效风冷化方面所取得研究成果。
关键词
天然气
能源和环境
燃气空调
水冷
风冷
Keywords
natural gas energy and environment gas-fired alr-conditioner: water-cooled air-cooled
分类号
TU831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郭思宇
任秀宏
谈莹莹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
出处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1年第6期933-936,共4页
基金
河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No.2019YB-029)
河南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No.2020JGLX025)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No.2019SJGLX264)。
文摘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教育的微观问题,解决的是战略大问题。《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研究基于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混合式教学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混合式教学
课程改革
Keywords
Testing Technology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
blended teaching
curriculum reform
分类号
TU831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流量大温差LiBr溶液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王林
马爱华
陈光明
谈莹莹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
浙江大学
出处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8-10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0906021)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8A48001)
文摘
搭建实验台,对小流量大温差条件下溴化锂水溶液在多套管式换热器和钎焊板式换热器中的传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溴化锂水溶液回收的饱和制冷剂水余热。基于实验数据拟合出溴化锂溶液钎焊板式换热器对流换热特征数方程,并与文献中的相应方程进行比较,以验证拟合方程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程可用于指导溴化锂溶液在钎焊板式换热器中流动的热力水力特性的理论分析,为换热器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吸收式制冷
换热器
传热
压降
特征数方程
热回收
Keywords
Absorption-type refrigeration
heat exchanger
heat transfer
pressure drop
characteristic equation
heat recovery
分类号
TU831.4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环专业工程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探讨
16
作者
任秀宏
谈莹莹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1年第5期497-500,共4页
基金
河南科技大学实验技术开发基金(SY0910026)
文摘
工科工程设计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因此在工程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使学生体会到专业知识的整合性。从本专业《锅炉与锅炉房设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在高等教育中培养、提高教师工程素质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改革,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工程设计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专业课教学
Keywords
Engineering design
creative spirit
practical ability
Professional teaching
分类号
TU833.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DR-BN的冷水机组故障检测
被引量:
6
17
作者
王占伟
王林
袁俊飞
谈莹莹
周西文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制冷热泵空调技术研究所
出处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7-9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06060,51876055)资助项目。
文摘
在冷水机组现场的故障数据通常难以获得,这是导致基于多分类算法的故障检测方法未被广泛现场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将距离拒绝(DR)机制融入贝叶斯网络(BN)中,将冷水机组故障检测转化为一类划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R-BN的冷水机组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仅使用正常数据训练模型,从而有效克服上述障碍。本文通过使用ASHRAE RP-1043的故障实验数据对提出方法的性能进行验证,并与传统方法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可知基于DR-BN的模型具有更高的故障检测性能,尤其对低劣化等级下的故障,故障检测正确率最高时可高出94%。
关键词
冷水机组
故障检测
贝叶斯网络
距离拒绝
Keywords
chiller
fault detection
Bayesian network
distance rejection
分类号
TB657.2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TU831.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级处理空调送风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陈枫
谈莹莹
李修真
王林
王占伟
连梦雅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建筑能源与热科学技术研究所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8-18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6055)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2IRTSTHN006)
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212102310327)。
文摘
针对传统地下水源热泵空调(CGWHP)系统能耗偏高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分级处理空调送风的地下水源热泵(NGWHP)系统,其特点是利用地下水预处理新风后,二级利用地下水承担热泵机组的冷凝热,达到显著降低热泵机组能耗的目的。运用热工学理论建立NGWHP系统稳态仿真数学模型,在VC++环境下编写程序并模拟供冷模式下NGWHP与CGWHP系统的性能,比较分析地下水对两种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搭建实验装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NGWHP系统的能耗显著低于CGWHP系统。地下水供水温度下降或流量增大,两种系统的能耗均呈线性下降趋势。新风比为33%,地下水温从24℃降至15℃时,NGWHP系统的能耗较CGWHP系统平均低40.56%;地下水流量从1800 kg/h增至2300 kg/h时,NGWHP系统的能耗平均降低42.27%。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二者误差在±13%以内。研究结果可为NGWHP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运行调控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地下水源热泵
送风
预冷器
分级处理
稳态模型
能耗
Keywords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
supply air
precooler
graded treatment
steady-state model
energy consumption
分类号
TU831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阳能驱动风冷喷射式绝热吸收制冷循环研究
19
作者
候召宁
王林
闫晓娜
谈莹莹
李修真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建筑能源与热科学技术研究所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8-27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06060)。
文摘
为改善太阳能吸收制冷循环性能并解决太阳能吸收制冷机风冷化问题,提出一种太阳能驱动的风冷喷射式绝热吸收制冷循环,通过喷射式绝热吸收器实现吸收过程的传热传质分别强化,同时回收高压溶液节流损失和再循环溶液的余压,以进一步增强吸收效果。构建组成循环各部件热力学数学模型,探讨了环境温度、发生温度、蒸发温度以及喷射器对新循环的影响,并与2种传统吸收制冷循环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存在最佳发生温度使得新循环最大热性能系数(COP_(T));引入喷射式绝热吸收器显著改善了极端条件下新循环性能,设计工况下新循环的热性能系数(COP_(T))和电性能系数(COP_(E))较风冷绝热吸收制冷循环分别提高了7.69%和43.59%,较水冷非绝热吸收-喷射制冷循环分别提高了2.44%和273.86%。
关键词
太阳能
吸收制冷
绝热吸收器
喷射器
风冷
性能系数
Keywords
solar energy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adiabatic absorber
ejector
air-cooled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分类号
TK513.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前瞻影响因素分析的量子电路综合算法
20
作者
刘洋
程学云
管致锦
谈莹莹
王艺臻
机构
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0-46,共7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BK20151274
+3 种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
14KJB520033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
KYCX17_1916~~
文摘
为了解决量子电路在线性近邻化过程中的电路综合与量子代价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前瞻影响因素的线性最近邻量子电路综合与优化算法.该算法对任意给定的非最近邻量子电路,通过分别度量不同方法下操作当前量子门的过程对其后量子门的最近邻量子代价造成的影响,降低相邻量子门近邻化过程所需的SWAP门数量,从而达到构建并优化线性最近邻量子电路的要求.采用具有代表性的Benchmark例题进行实验,并以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的文献结论作为比较对象,对线性最近邻电路逻辑综合算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优化算法在添加交换门增量上有较大改进,22例Benchmark例题正优化达到18例,占比81.82%,平均正优化率为18.32%,平均优化率为11.75%.
关键词
量子信息
量子电路
线性最近邻
前瞻算法
可逆逻辑
Keywords
quantum information
quantum circuit
linear nearest neighbor
look-ahead algorithm
reversible logic
分类号
TP3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建筑环境学》浅谈建环专业课程的讲授方法与技巧
张敏慧
王林
谈莹莹
王占伟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盐溶液储能的热回收型热泵系统特性研究
王林
吉燕芳
谈莹莹
李修真
王占伟
常明慧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扭曲椭圆管内强化传热及熵产特性
冯俊奇
田果
王梦轩
谈莹莹
王占伟
王林
李修真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低品位热驱动的混合工质喷射制冷循环研究
谈莹莹
王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建筑围护结构墙体非稳定传热计算新模型
谈莹莹
任秀宏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建筑学专业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谈莹莹
肖轶
《山西建筑》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太阳能辅助的双源耦合热泵系统制热特性研究
王林
付文轩
谈莹莹
梁坤峰
袁俊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PBT/原位聚合改性凹凸棒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微结构与粘弹性
潘炳力
谈莹莹
宁莉萍
杨生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一种利用地下水预处理新风的复合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王林
马爱华
谈莹莹
崔晓龙
段楠楠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地源热泵U型埋管土壤温度场数值模拟
闫晓娜
谈莹莹
王雨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传热学》课程线上教学思考与实践
任秀宏
郭思宇
谈莹莹
陈茜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高功率储能相变冷却系统实验研究
袁俊飞
王林
谈莹莹
焦永刚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小型风冷吸收式燃气空调发展前景分析
王林
闫晓娜
马爱华
谈莹莹
王雨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郭思宇
任秀宏
谈莹莹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小流量大温差LiBr溶液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王林
马爱华
陈光明
谈莹莹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建环专业工程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探讨
任秀宏
谈莹莹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基于DR-BN的冷水机组故障检测
王占伟
王林
袁俊飞
谈莹莹
周西文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分级处理空调送风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陈枫
谈莹莹
李修真
王林
王占伟
连梦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太阳能驱动风冷喷射式绝热吸收制冷循环研究
候召宁
王林
闫晓娜
谈莹莹
李修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基于前瞻影响因素分析的量子电路综合算法
刘洋
程学云
管致锦
谈莹莹
王艺臻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