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和L波段的典型地物雷达散射系数的研究
1
作者 刘志坤 江凯 +3 位作者 乔兴旺 谈璐璐 张佳佳 刘永涛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8,共8页
能够反映地物散射特性的雷达散射系数应用前景广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国内外对于L波段同极化和交叉极化雷达散射系数的差值的相关研究较少,且暂无公开的P波段典型地物的雷达散射系数数据,为了弥补这一现状,文章结合国内外实测数据分... 能够反映地物散射特性的雷达散射系数应用前景广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国内外对于L波段同极化和交叉极化雷达散射系数的差值的相关研究较少,且暂无公开的P波段典型地物的雷达散射系数数据,为了弥补这一现状,文章结合国内外实测数据分析了P波段和L波段雷达散射系数和入射角的变化关系,并对L波段和P波段典型地物的雷达散射系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L波段HH极化和HV极化雷达散射系数的差值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在40°入射角时,典型地物的差值在10~13 dB;P波段典型地物雷达散射系数随着入射角的增加而减小,且比L波段小1~2 dB;P波段HH极化和HV极化雷达散射系数差值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文章的研究为P、L波段雷达的遥感应用积累了数据,为极化SAR反演目标信息提供帮助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极化 同极化 后向散射系数 L波段 P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简缩极化干涉数据的植被高度反演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谈璐璐 杨立波 杨汝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14-2819,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合成孔径雷达简缩极化干涉数据进行植被高度反演的三阶段方法。将全极化干涉数据处理中的相干最优方法引入简缩极化干涉数据处理,由相位最优相干系数对应的最优相位获得体去相干系数和地表相位的初始估计,利用相干区... 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合成孔径雷达简缩极化干涉数据进行植被高度反演的三阶段方法。将全极化干涉数据处理中的相干最优方法引入简缩极化干涉数据处理,由相位最优相干系数对应的最优相位获得体去相干系数和地表相位的初始估计,利用相干区域边界提取方法更新体去相干系数,得到精确的植被高度估计值。采用欧空局提供的L波段的模拟全极化干涉数据构造简缩极化数据集,将该数据用于植被反演,反演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缩极化干涉SAR 植被高度反演 三阶段 简缩极化干涉相干最优 相干区域边界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hannon熵参数的极化干涉SAR图像非监督分类 被引量:5
3
作者 谈璐璐 杨汝良 商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64-2267,共4页
本文利用Shannon熵参数,提出了一种极化干涉SAR图像非监督分类方法.Shannon熵是度量雷达照射媒质无序程度的物理量,它可表示成散射强度部分熵、极化部分熵以及干涉部分熵之和.本文利用Shannon熵分解出的干涉项参数结合Wishart最大似然... 本文利用Shannon熵参数,提出了一种极化干涉SAR图像非监督分类方法.Shannon熵是度量雷达照射媒质无序程度的物理量,它可表示成散射强度部分熵、极化部分熵以及干涉部分熵之和.本文利用Shannon熵分解出的干涉项参数结合Wishart最大似然聚类将SAR图像分成初始若干类,结合Shannon熵中散射强度项及极化散射项参数对初始类进行细分,再用层次聚类方法将这些类合并到需要的类数.运用Oberpfafenhoffen地区的PolInSAR数据进行分类,并与L.Ferro-Fmail提出的极化干涉分类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干涉SAR Shannon熵 Wishart聚类 层次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轨SAR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谈璐璐 盛磊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8-152,158,共6页
中轨SAR(MeoSAR)作为低轨SAR(LeoSAR)和高轨SAR(GeoSAR)的折中,具有观测范围广、时间分辨率高的特点,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SAR系统。根据中轨SAR的系统特点及优势,对中轨SAR系统设计中的成像体制选择、工作参数选择、成像模式设计等进... 中轨SAR(MeoSAR)作为低轨SAR(LeoSAR)和高轨SAR(GeoSAR)的折中,具有观测范围广、时间分辨率高的特点,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SAR系统。根据中轨SAR的系统特点及优势,对中轨SAR系统设计中的成像体制选择、工作参数选择、成像模式设计等进行了论述。针对中轨SAR系统存在的特殊问题,对中轨SAR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波束赋形的距离模糊抑制方法和高精度时域成像算法,并对中轨SAR天线设计和空间环境设计的难点进行了总结。研究结果为中轨SAR系统实现及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轨SAR 高分辨率宽覆盖 系统设计 模糊抑制 成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P波段SAR电离层效应的双频校正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宁 谈璐璐 +3 位作者 张永胜 董臻 李景文 葛家龙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3年第3期255-261,共7页
对于高分辨星载P波段SAR系统,电离层效应对P波段SAR会带来一系列较为严重误差,包括时间延迟、法拉第旋转和色散等,这些误差与电波频率和电离层TEC值关系密切,并使得图像质量下降。如何测量与校正电离层效应误差是星载P波段SAR面临的重... 对于高分辨星载P波段SAR系统,电离层效应对P波段SAR会带来一系列较为严重误差,包括时间延迟、法拉第旋转和色散等,这些误差与电波频率和电离层TEC值关系密切,并使得图像质量下降。如何测量与校正电离层效应误差是星载P波段SAR面临的重要问题。根据SAR系统自身的宽带特点,借鉴GPS系统采用的电离层双频测量校正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频SAR距离像相关的延迟误差测量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双频回波信号的电离层延迟误差测量精度,适于低频段星载SAR系统的电离层效应测量与校正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SAR P波段 电离层效应 距离像 相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椭圆轨道SAR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姚佰栋 盛磊 +4 位作者 孙光才 谈璐璐 吴浩 周子成 王岩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3-380,共8页
大椭圆轨道SAR(Highly-Elliptic Earth Orbital SAR)作为低轨SAR(LEOSAR)、中高轨SAR(MEOSAR、HEOSAR)的结合,具有观测范围广、时间分辨率高的特点,是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SAR系统。本文根据大椭圆轨道SAR的系统特点及优势,对大椭圆轨... 大椭圆轨道SAR(Highly-Elliptic Earth Orbital SAR)作为低轨SAR(LEOSAR)、中高轨SAR(MEOSAR、HEOSAR)的结合,具有观测范围广、时间分辨率高的特点,是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SAR系统。本文根据大椭圆轨道SAR的系统特点及优势,对大椭圆轨道SAR系统设计中的成像体制选择、工作参数选择、成像模式设计等进行了论述。针对大椭圆轨道SAR系统存在的特殊问题,对大椭圆轨道SAR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上升/下降时段、远地时段观测特点的高精度成像算法,并对大椭圆轨道SAR天线和空间环境适应性设计难点进行了总结。这些研究结果为大椭圆轨道SAR系统实现及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椭圆轨道SAR 系统设计 成像算法 空间环境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频段星载SAR系统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立刚 谈璐璐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8-593,598,共7页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由于其特有的优点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对地观测手段,星载SAR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标的后向散射与雷达的工作频段密切相关,对于不同的目标,不同频段的观测效果也各不相同,为了提高...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由于其特有的优点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对地观测手段,星载SAR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标的后向散射与雷达的工作频段密切相关,对于不同的目标,不同频段的观测效果也各不相同,为了提高对多种目标的分类和识别能力,采用多频段SAR系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在讨论多频段星载SAR优势的基础上,对多频段星载SAR的系统设计中的工作体制选择、天线方案设计、波位设计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论述并给出系统设计方法,最后进行了设计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多频段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角度SAR成像模式设计及验证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志娟 谈璐璐 盛磊 《空军预警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1-13,17,共4页
多角度SAR成像从不同角度获取目标的后向散射特性,通过非相干合成,探测到丰富的目标细节信息、目标变化信息甚至三维信息,可有效解决传统正侧视SAR成像中存在的目标遮挡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基于某具有方位向大扫描能力的X波段机载... 多角度SAR成像从不同角度获取目标的后向散射特性,通过非相干合成,探测到丰富的目标细节信息、目标变化信息甚至三维信息,可有效解决传统正侧视SAR成像中存在的目标遮挡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基于某具有方位向大扫描能力的X波段机载SAR试验系统,设计了一种高分辨率多角度SAR成像模式;对方位波束转角、脉冲重复频率、脉冲驻留数、作用距离及灵敏度等技术指标进行了论证分析;最后通过机载飞行试验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有效性,为机载多角度SAR成像模式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角度SAR 高分辨率 机载飞行试验 成像模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