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压缩感知的心脏磁共振电影成像在左心室应变评估中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妮 吴琛 +3 位作者 周运锋 谈忠孝 程亮 刘孟潇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5-82,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的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单激发CS实时电影(single-shot CS real-time cine,RT-CS)序列及两次激发CS电影(two shots CS cine,2 shots-CS)序列评价左心室应变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的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单激发CS实时电影(single-shot CS real-time cine,RT-CS)序列及两次激发CS电影(two shots CS cine,2 shots-CS)序列评价左心室应变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64例行CMR检查的患者。每例均行常规分段采集电影序列(segmented cine,Seg)、2 shots-CS及RT-CS扫描。记录三种序列的扫描时间。以Seg为“金标准”,对三种电影序列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包括主观评价、伪影评价、图像边缘锐度)、左心室容积功能测量、左心室总体(global)和区域(基底、中间、心尖)应变参数的测量,并通过Bland-Altman图和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比较三种序列获得的左心室容积功能参数和应变参数的一致性。结果Seg、2 shots-CS和RT-CS的图像采集时间分别为(271.72±87.74)、(62.19±33.09)、(29.39±20.60)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Seg与2 shots-CS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但RT-CS组的评分低于Seg(P=0.001);RT-CS的伪影均低于Seg(P=0.038)和2 shots-CS(P=0.022),但Seg和2 shots-C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5);2 shots-CS与Seg的边缘锐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而RT-CS与Seg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左心室容积功能定量分析中,2 shots-CS的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 volume,EDV)和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低于Seg(P<0.001),收缩末期容积(end-systolic volume,ESV)、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及左室心肌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与Seg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CS的所有容积功能参数均低于Se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CS序列的容积功能参数和Seg相比一致性极好(ICC>0.910)。在应变定量评价中,2 shots-CS、RT-CS的总体和区域的径向应变(radial strain,RS)、周向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及纵向应变(longitudinal strain,LS)值均低于Seg序列,且RT的应变值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心尖部RS外(ICC=0.559、0.529),2 shots-CS与Seg、RT-CS与Seg应变值均有好至极好的一致性(ICC=0.776~0.950、0.716~0.941)。无论2 shots-CS或RT-CS,总体应变的一致性均高于区域应变,且2shots-CS的一致性高于RT-CS。结论两种CS电影序列,在尽可能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均缩短了扫描时间;尤其2shots-CS,应变值与Seg相比有很好的一致性,且总体应变的一致性高于区域应变。但CS电影序列获得的应变值低于Seg,推荐在慢性疾病的随访中,应选择同一种电影序列,防止由于序列不同而导致应变值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脏磁共振 电影 压缩感知 应变 特征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胰腺癌组织间内照射治疗的术后反应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谈忠孝 吕维富 +2 位作者 成德雷 周春泽 鲁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49-652,共4页
目的分析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经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的术后反应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8例接受125I粒子植入的胰腺癌患者术后反应包... 目的分析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经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的术后反应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8例接受125I粒子植入的胰腺癌患者术后反应包括:发热29例,短期术后腹痛加剧26例,恶心呕吐9例,腹泻5例,便秘4例;并发症包括胰腺炎9例,感染5例,肠梗阻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各1例,粒子移位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18/78)。除其中1例患者死于感染伴肠穿孔导致脓毒败血症,其余经治疗后均好转。植入粒子数≤27粒与植入粒子数>27粒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0%(5/40)vs 34.21%(13/38),P=0.03]。结论中晚期胰腺癌125I粒子植入术是一项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手段。125I粒子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植入粒子的数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近距离放射疗法 术后并发症 碘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