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采后处理方式对云南冰糖橙保鲜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许晨郗
周先艳
+3 位作者
邹运乾
许让伟
朱峰
程运江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39,共8页
为寻找适合云南冰糖橙的采后处理方式,以达到降低水分散失、维持果实品质的目的,以云南冰糖橙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采后处理方式对短期贮藏过程中果实外观、失重率、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呼吸强度及异味物质含量变化的影...
为寻找适合云南冰糖橙的采后处理方式,以达到降低水分散失、维持果实品质的目的,以云南冰糖橙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采后处理方式对短期贮藏过程中果实外观、失重率、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呼吸强度及异味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处理(对照组)及使用891SS涂膜剂和2,4-滴钠盐进行保鲜的商业处理方式相比,采用蜂蜡-小烛树蜡基涂膜剂和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进行保鲜的优化处理在维持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降低果实失重率及呼吸强度方面效果更佳。尽管优化处理下果实的乙醇含量较对照有所升高,但与现有的商业处理相比,显著降低了乙醇的积累。常温贮藏21 d时,优化处理果实的乙醇含量为3451.10 mg/L,显著低于商业处理(6265.40 mg/L)。研究结果可为云南冰糖橙采后处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糖橙
贮藏
蜂蜡-小烛树蜡基涂膜剂
失重
异味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贮藏温度和采收期对沙糖橘贮藏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刘萍
刘晓凤
+5 位作者
林子桢
许让伟
武晓晓
何建军
邓崇岭
付慧敏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5,共14页
【目的】明确沙糖橘适宜的贮藏温度和采收期,为广西沙糖橘采后贮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沙糖橘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021年11月26日(一期)、2021年12月13日(二期)、2022年1月12日(三期)和2022年2月15日(四期)采收,分析测定其在2~4℃、...
【目的】明确沙糖橘适宜的贮藏温度和采收期,为广西沙糖橘采后贮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沙糖橘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021年11月26日(一期)、2021年12月13日(二期)、2022年1月12日(三期)和2022年2月15日(四期)采收,分析测定其在2~4℃、6~8℃和常温贮藏过程及货架期品质变化规律。【结果】与常温贮藏相比,2~4℃和6~8℃低温贮藏显著降低沙糖橘果实失重率(P<0.05,下同),延缓沙糖桔果实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Vc)含量的下降,提高贮藏期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并减少果实乙醇和乙醛含量。然而,2~4℃贮藏下沙糖桔果皮红绿度(a^(*)值)在贮藏15~75 d时最低,沙糖橘果实转色受抑制,且在贮藏后期甲醇含量最高。各处理沙糖橘果实的乙醇和乙醛含量贮藏在60 d或75 d时急速上升。综合评价后得出,6~8℃是沙糖橘较适宜的贮藏温度。在6~8℃贮藏条件下,不同时期采收果实品质变化存在差异,一期沙糖橘果实失重最快,四期次之,二期和三期最慢;四期沙糖橘果实的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和蔗糖含量最高,一期沙糖橘果皮a^(*)值、可溶性固形物和蔗糖含量最低;一期沙糖橘果实初始柠檬酸含量最高但下降速率最快;三期和四期沙糖橘果实甲醇、乙醇和乙醛含量上升速率快,且含量显著高于一期和二期。与贮藏期相比,货架期沙糖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试验15~30 d时略上升。货架期沙糖橘果实可滴定酸、Vc、蔗糖、果糖和柠檬酸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甲醇、乙醇和乙醛含量与贮藏期相比显著上升。【结论】二期为贮藏沙糖橘的适宜采收期;6~8℃是较适宜的低温贮藏温度,贮藏期不宜超过6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糖橘
贮藏温度
采收期
货架期
品质
异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柑橘果实贮藏期咪鲜胺和抑霉唑残留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
18
3
作者
谢莉
罗焘
+1 位作者
许让伟
程运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3,共7页
用不同浓度的咪鲜胺及抑霉唑分别浸果处理柑橘果实,采用UPLC和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检测咪鲜胺、抑霉唑在柑橘果实贮藏过程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咪鲜胺和抑霉唑在脐橙果皮中的残留量均高于椪柑果皮;咪鲜胺和抑霉唑在脐橙和...
用不同浓度的咪鲜胺及抑霉唑分别浸果处理柑橘果实,采用UPLC和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检测咪鲜胺、抑霉唑在柑橘果实贮藏过程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咪鲜胺和抑霉唑在脐橙果皮中的残留量均高于椪柑果皮;咪鲜胺和抑霉唑在脐橙和椪柑果肉中的残留量均非常低。咪鲜胺在脐橙果皮中的降解趋势先慢后快,在椪柑果皮中的降解趋势则先快后慢;抑霉唑在椪柑果皮中的降解趋势与咪鲜胺在椪柑中的降解趋势类似。咪鲜胺(0.5、1.0、1.5mg/mL)和抑霉唑(0.5、1.0、1.5mg/mL)分别浸果2min后常温贮藏,柑橘全果中的残留量在整个贮藏期内均低于GB 2763-2014标准规定的5.00mg/kg最大残留限量(MRL)值,贮藏过程中柑橘可随时出库上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鲜胺
抑霉唑
柑橘贮藏
杀菌剂
残留检测
纽荷尔脐橙
椪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后处理方式对云南冰糖橙保鲜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许晨郗
周先艳
邹运乾
许让伟
朱峰
程运江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出处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39,共8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202102AE090054)
德宏州英才兴边计划项目(2022RC015)
+2 种基金
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6-28)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BBA095)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项目(CX2021Z52)。
文摘
为寻找适合云南冰糖橙的采后处理方式,以达到降低水分散失、维持果实品质的目的,以云南冰糖橙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采后处理方式对短期贮藏过程中果实外观、失重率、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呼吸强度及异味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处理(对照组)及使用891SS涂膜剂和2,4-滴钠盐进行保鲜的商业处理方式相比,采用蜂蜡-小烛树蜡基涂膜剂和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进行保鲜的优化处理在维持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降低果实失重率及呼吸强度方面效果更佳。尽管优化处理下果实的乙醇含量较对照有所升高,但与现有的商业处理相比,显著降低了乙醇的积累。常温贮藏21 d时,优化处理果实的乙醇含量为3451.10 mg/L,显著低于商业处理(6265.40 mg/L)。研究结果可为云南冰糖橙采后处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
冰糖橙
贮藏
蜂蜡-小烛树蜡基涂膜剂
失重
异味
品质
Keywords
Citrus sinensis
storage
beeswax-candelilla wax based coating
weight loss
unpleasant odor
quality
分类号
S666.4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贮藏温度和采收期对沙糖橘贮藏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刘萍
刘晓凤
林子桢
许让伟
武晓晓
何建军
邓崇岭
付慧敏
机构
广西桂北特色经济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柑桔育种与栽培技术创新中心/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国家柑橘保鲜技术研发专业中心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5,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2300605)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6)
+2 种基金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BBA095)
广西特色作物试验总站项目(TS202101)
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222062)。
文摘
【目的】明确沙糖橘适宜的贮藏温度和采收期,为广西沙糖橘采后贮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沙糖橘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021年11月26日(一期)、2021年12月13日(二期)、2022年1月12日(三期)和2022年2月15日(四期)采收,分析测定其在2~4℃、6~8℃和常温贮藏过程及货架期品质变化规律。【结果】与常温贮藏相比,2~4℃和6~8℃低温贮藏显著降低沙糖橘果实失重率(P<0.05,下同),延缓沙糖桔果实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Vc)含量的下降,提高贮藏期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并减少果实乙醇和乙醛含量。然而,2~4℃贮藏下沙糖桔果皮红绿度(a^(*)值)在贮藏15~75 d时最低,沙糖橘果实转色受抑制,且在贮藏后期甲醇含量最高。各处理沙糖橘果实的乙醇和乙醛含量贮藏在60 d或75 d时急速上升。综合评价后得出,6~8℃是沙糖橘较适宜的贮藏温度。在6~8℃贮藏条件下,不同时期采收果实品质变化存在差异,一期沙糖橘果实失重最快,四期次之,二期和三期最慢;四期沙糖橘果实的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和蔗糖含量最高,一期沙糖橘果皮a^(*)值、可溶性固形物和蔗糖含量最低;一期沙糖橘果实初始柠檬酸含量最高但下降速率最快;三期和四期沙糖橘果实甲醇、乙醇和乙醛含量上升速率快,且含量显著高于一期和二期。与贮藏期相比,货架期沙糖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试验15~30 d时略上升。货架期沙糖橘果实可滴定酸、Vc、蔗糖、果糖和柠檬酸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甲醇、乙醇和乙醛含量与贮藏期相比显著上升。【结论】二期为贮藏沙糖橘的适宜采收期;6~8℃是较适宜的低温贮藏温度,贮藏期不宜超过60 d。
关键词
沙糖橘
贮藏温度
采收期
货架期
品质
异味
Keywords
Shatangju
Storage temperature
Harvest time
Shelf life
Quality
Peculiar smell
分类号
S6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柑橘果实贮藏期咪鲜胺和抑霉唑残留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
18
3
作者
谢莉
罗焘
许让伟
程运江
机构
农业部华中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3,共7页
基金
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柑橘)技术体系(CARS-27)
文摘
用不同浓度的咪鲜胺及抑霉唑分别浸果处理柑橘果实,采用UPLC和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检测咪鲜胺、抑霉唑在柑橘果实贮藏过程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咪鲜胺和抑霉唑在脐橙果皮中的残留量均高于椪柑果皮;咪鲜胺和抑霉唑在脐橙和椪柑果肉中的残留量均非常低。咪鲜胺在脐橙果皮中的降解趋势先慢后快,在椪柑果皮中的降解趋势则先快后慢;抑霉唑在椪柑果皮中的降解趋势与咪鲜胺在椪柑中的降解趋势类似。咪鲜胺(0.5、1.0、1.5mg/mL)和抑霉唑(0.5、1.0、1.5mg/mL)分别浸果2min后常温贮藏,柑橘全果中的残留量在整个贮藏期内均低于GB 2763-2014标准规定的5.00mg/kg最大残留限量(MRL)值,贮藏过程中柑橘可随时出库上市。
关键词
咪鲜胺
抑霉唑
柑橘贮藏
杀菌剂
残留检测
纽荷尔脐橙
椪柑
Keywords
prochloraz
imazalil
citrus storage
bactericide
residues determination
Citrus sinensis Osbeck cv.Newhall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Ponkan
分类号
S482.295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采后处理方式对云南冰糖橙保鲜效果的影响
许晨郗
周先艳
邹运乾
许让伟
朱峰
程运江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贮藏温度和采收期对沙糖橘贮藏品质的影响
刘萍
刘晓凤
林子桢
许让伟
武晓晓
何建军
邓崇岭
付慧敏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柑橘果实贮藏期咪鲜胺和抑霉唑残留量的动态变化
谢莉
罗焘
许让伟
程运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