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稻鸭共作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9
- 1
-
-
作者
全国明
章家恩
杨军
陈瑞
许荣宝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475-3483,共9页
-
基金
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06CB1002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70403)
+3 种基金
国家科技星火计划资助项目(2006EA780011)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50564005)
广东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04B20101017,2007B02070900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105467)~~
-
文摘
稻鸭共作技术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水稻生态种养模式,稻鸭共作对水稻生长、病虫草害防治、生物多样性和稻田环境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作用,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稻鸭共作对稻米品质影响的报道。因此,于2005年在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进行了田间试验,共设计稻鸭共作、混水处理和常规稻作3个处理,研究其对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营养品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稻鸭共作技术能够提高整精米率,减少垩白,增加粒宽,降低米粒长宽比值,同时促进稻米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下降,Mn元素含量上升,但对出糙率、精米率、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说明稻鸭共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稻米品质,为水稻的优质生产提供了一条较好的生态技术途径。
-
关键词
稻鸭共作
水稻
稻米品质
-
Keywords
integrated rice-duck farming system,Oryza sativa,rice quality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834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稻鸭共作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4
- 2
-
-
作者
全国明
章家恩
滕丽丽
陈瑞
许荣宝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
出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共5页
-
基金
国家973计划(2006CB1002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403)
+3 种基金
国家科技星火计划项目(2006EA780011)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564005)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4B20101017,2007B02070900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6105467)
-
文摘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稻鸭共作技术对水稻根系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稻鸭共作复合生态系统中,由于鸭子的田间活动和刺激作用,明显改善了水稻的根系生长质量.与常规稻作相比,水稻的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分别增加4.76%~72.54%、9.16%~32.07%和0.93%~55.31%;水稻的根系体积、根系干质量、根系比表面积和生长中后期的根冠比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稻鸭共作对减缓水稻根系的早衰、增强植株生理活性和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均具有积极作用.
-
关键词
稻鸭共作
水稻
根系
生长
-
Keywords
integrated rice-duck farming
Oryza sativa
root
growth
-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稻鸭共作技术的生物防治效应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全国明
章家恩
许荣宝
刘金苓
黄兆祥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4期336-338,343,共4页
-
基金
广州市科技星火计划项目(2002C12E0021)
广东省攻关项目(2004B20101017)
+1 种基金
美国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项目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1BA512B07)
-
文摘
稻鸭共作是一项种养复合的、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综合生产技术,起源于我国传统的稻田养鸭。鸭子与水稻共育于稻田中,二者存在共生互利关系,鸭子对稻田有害生物具有一定控制作用。文章综述了国内近年来利用稻鸭共作技术防治稻田病虫草害以及对稻田天敌的影响研究进展。从已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稻鸭共作对草害和主要虫害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可在全生育期取代相应化学药剂的使用,对某些水稻病害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天敌种群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鸭子对病虫草害防治的确切效应及其内在过程与机理方面,尚有待开展深入探究。
-
关键词
稻鸭共作
有害生物群落
生物防治
-
Keywords
Integrated rice-duck farming system
Harmful biotic community
Biological control
-
分类号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鸭稻共作生态系统的实践与理论问题探讨
被引量:7
- 4
-
-
作者
章家恩
陆敬雄
黄兆祥
许荣宝
赵本良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
基金
广州市科技星火计划项目(2002C12E0021)
广东省攻关项目(2004B20101017)
+1 种基金
美国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项目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1BA512B07)
-
文摘
鸭稻共作技术作为一项环保性生态农业技术,现已在亚洲许多国家和我国多个省份得到应用和推广。为了使鸭稻共作技术模式更好地、更科学地推广应用,还有很多实践和理论问题需要加以研究探索和解决,主要包括:(1)水稻品种和鸭子品种的筛选问题;(2)鸭稻共作模式系统的结构优化问题;(3)鸭子的生态学功能过程及其内在机理有关的科学问题;(4)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问题;(5)稻田土壤肥力维持问题;(6)田间日常管理问题;(7)鸭子饲料来源问题;(8)稻田鸭子的疫病综合防治问题;(9)鸭稻共作技术模式的标准化问题;(10)鸭稻共作技术模式的经济效益问题。
-
关键词
鸭稻共作系统
理论问题
实践技术
-
Keywords
Integrated rice-duck farming system
Theoretical issues
Practical technology
-
分类号
S834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棉田施用油渣培肥效果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王安源
王丽萍
许荣宝
-
机构
新疆巴楚县农三师五十二团
-
出处
《新疆农垦科技》
1996年第5期26-26,共1页
-
文摘
棉田施用油渣培肥效果研究王安源,王丽萍,许荣宝(新疆巴楚县农三师五十二团,新疆巴楚县843806)(新疆巴楚县农三师四十四团,新疆巴楚县843807)随着棉花播种面积的逐步扩大,棉花重茬面积增加,时间延长,导致棉田土壤理化性状变劣,棉花所需养分下降,...
-
关键词
棉花
油渣培肥
施肥
-
分类号
S562.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棉田施用棉饼培肥效应
- 6
-
-
作者
王安源
王丽萍
许荣宝
-
机构
新疆兵团农三师五十二团农业技术推广站
新疆巴楚兵团农三师四十四团
-
出处
《中国棉花》
1997年第2期20-20,共1页
-
文摘
棉田施用棉饼培肥效应①王安源王丽萍新疆兵团农三师五十二团农业技术推广站巴楚843806许荣宝新疆巴楚兵团农三师四十四团为缓解棉田肥力不足,加强培肥土壤的力度,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蓄肥水能力,协调供应棉花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达到高产、稳产目的...
-
关键词
棉花
土壤肥力
棉饼
培肥效应
-
分类号
S562.06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巴楚垦区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措施
- 7
-
-
作者
王安源
许荣宝
王丽萍
-
机构
农三师五十二团
-
出处
《新疆农垦科技》
1996年第4期12-13,共2页
-
文摘
巴楚垦区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措施王安源,许荣宝,王丽萍(农三师五十二团,新疆巴楚县843805)(农三师四十四团,新疆巴楚县543807)农三师巴楚垦区以往防治棉花害虫,单纯依靠化学农药防治,其结果是喷药次数不断增加,虫害反而加重,损失愈来愈大。近年来,...
-
关键词
棉花
害虫
综合防治
农三师垦区
-
分类号
S435.6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