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华侨与侨乡教育 被引量:4
1
作者 许肇琳 张天枢 《学术研究》 1987年第4期99-104,共6页
世界各地的广东籍华侨、华人约有1500多万人,广东籍港澳同胞有400多万人。他们一向热爱祖国,关心桑梓,素有在家乡兴办各种公益事业的优良传统,在捐资兴学方面,尤为突出。仅近年的统计,从1978年至1985年,华侨、华人。
关键词 港澳同胞 华侨教育 捐资办学 广东华侨 侨办学校 捐资兴学 教育事业 广东侨乡 家乡 侨务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国泰族探源 被引量:3
2
作者 许肇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90-99,共10页
本文对西方流传百余年的泰族受汉族压迫,从中国北方不断南迁的谬说进行了辨正,并提出泰族先民至迟在距今二千年以前就聚居在中南半岛北部包括今中国西南边疆的土著。公元初年以“掸”(Dan)名号出现在中国史书记载的掸国,就是今泰(泰)族... 本文对西方流传百余年的泰族受汉族压迫,从中国北方不断南迁的谬说进行了辨正,并提出泰族先民至迟在距今二千年以前就聚居在中南半岛北部包括今中国西南边疆的土著。公元初年以“掸”(Dan)名号出现在中国史书记载的掸国,就是今泰(泰)族先民建立的国家。从中国历代史籍记载中,可以找到其一脉相承的发展线索。追根溯源,掸泰族是分布于中国南方和西南方的古越人分支。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语言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可以窥见其演变发展的渊源关系。西汉张骞所指的“西南通大秦”的滇越(一越赕),应是掸泰族先民最早在我国史籍中出现的称谓。“赕”者川原也。滇、(dian)掸、(dan)傣、(dai)泰、(tai)均是赕(tan)的同音异译,泰(傣)族称“泰”字的意义是指“住在平坝上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 九隆《蛮书》 百越 泰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