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木磨削力的影响因素及最佳磨削参数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许美君 李黎 罗斌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126,共5页
为研究杨木磨削力的影响因素和最佳磨削参数,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砂带磨削杨木时磨料粒度、进给速度、磨削速度、磨削厚度对磨削力和法向力的影响,采用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影响磨削力和法向力的主要因素,并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 为研究杨木磨削力的影响因素和最佳磨削参数,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砂带磨削杨木时磨料粒度、进给速度、磨削速度、磨削厚度对磨削力和法向力的影响,采用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影响磨削力和法向力的主要因素,并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对磨削力和磨削质量进行综合评判和优化选择。结果表明:磨削厚度对磨削力和法向力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进给速度,磨料粒度和磨削速度对磨削力和法向力的影响较小;杨木的最佳磨削工艺参数为磨料粒度60目、进给速度2.5 m/min、磨削速度10.74 m/s、磨削厚度0.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表面粗糙度 磨削力 模糊综合评判 最佳磨削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混合料水分的自动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许美君 郭韬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63-65,共3页
1 前言本钢二铁烧结车间原来采用人工方法检测和控制混合料水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为了有效地提高烧结机操作的稳定性和烧结矿质量,1985年末我们采用东工研制的“烧结混合料水分仪”自动检测混合料一次水分,并在1987年与东工合作开展... 1 前言本钢二铁烧结车间原来采用人工方法检测和控制混合料水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为了有效地提高烧结机操作的稳定性和烧结矿质量,1985年末我们采用东工研制的“烧结混合料水分仪”自动检测混合料一次水分,并在1987年与东工合作开展了烧结混合料一次水分进行自动控制的研究工作。经过两年多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研制了烧结混合料水分自动控制系统,并于1989年6月在现场投入试运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混合料 水分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炉大型化的若干问题
3
作者 陈有庆 许美君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7-52,共6页
1 前言16m^2竖炉是我国竖炉大型化的第一次尝试,本文结合其生产及改造实践进行了一些探讨。实践表明,竖炉大型化是可行的,在外部条件好的季节可以达产,但要全面达到8m^2竖炉的先进指标,需要解决原料水分、外因停产和科学管理这三个主要... 1 前言16m^2竖炉是我国竖炉大型化的第一次尝试,本文结合其生产及改造实践进行了一些探讨。实践表明,竖炉大型化是可行的,在外部条件好的季节可以达产,但要全面达到8m^2竖炉的先进指标,需要解决原料水分、外因停产和科学管理这三个主要课题。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炉 竖炉 大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配料微机控制的效果
4
作者 郭韬 许美君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66-68,共3页
1 前言本钢第二炼铁厂有5台75m^2烧结机,分别由两个配料系统供料。原配料工艺采用容积配料法,即用人工端盘进行重量检查,依靠调整给料机闸门高度控制配料比。使用这种方法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
关键词 烧结 配料 微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混合料水分的自动控制
5
作者 许美君 郭韬 《矿山技术》 1991年第4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烧结 配合料 水分 自动控制 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m^2竖炉的生产与技术攻关
6
作者 陈有庆 许美君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2-54,共3页
1 前言本钢16m^2竖炉于1987年9月7日建成投产以来,已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到1989年12月末,累计生产酸性球团矿已超过0.48Mt。在1987~1988年对竖炉进行调整改造的基础上,又于1989年针对其薄弱环节组织了达产技术攻关。
关键词 球团矿 竖炉 技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钢二铁厂烧结配料工艺的改进
7
作者 郭韬 许美君 《矿山技术》 1989年第2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烧结 配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