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线路板利用过程重金属污染特征、迁移及风险评估
1
作者 王烨 刘桂建 +1 位作者 许经茹 刘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25-2339,共15页
电子工业的发展和电器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使得废线路板产生量逐年增加.废线路板虽然资源回收价值高,但伴随其利用,重金属等污染物的释放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研究废线路板利用过程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迁移规律... 电子工业的发展和电器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使得废线路板产生量逐年增加.废线路板虽然资源回收价值高,但伴随其利用,重金属等污染物的释放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研究废线路板利用过程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迁移规律可为精准防控利用过程的重金属污染,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采用机械分选工艺利用报废印刷线路板的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车间内外不同环境介质样品,运用富集因子法和地累积指数法评价了废线路板利用过程重金属的富集和污染特征,并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阐明利用过程重金属的迁移规律,使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分析了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废线路板利用车间内灰尘和总悬浮颗粒物(TSP)中Cu浓度最高,Cd浓度最低;Sn、Cu、Pb、Cd、Zn在灰尘和TSP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富集;Sn、Cd、Pb在车间内主要分布于TSP中,但在车间外的富集程度和污染水平明显降低,表明其对车间外区域的影响范围有限.Cu、Pb、Sn、Cd等元素性质和在颗粒中的存在形态不同,其迁移特征也有所差异,但废线路板利用过程重金属的迁移规律总体可以总结为:破碎的小颗粒物料—车间内TSP—车间内灰尘/车间外—地表灰尘或土壤—扬尘—TSP.车间内灰尘和TSP的RI值分别为386、1706,Cu、Cd、Pb均是贡献最高的因子.因此,妥善处置定期清理的灰尘,保持车间相对密闭和微负压状态,并对收集的废气进行处理可有效控制废线路板利用过程重金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线路板 重金属 污染特征 迁移规律 潜在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