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屑热解挥发物冷凝特性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蒋恩臣 郭信辉 +3 位作者 王明峰 李世博 张世军 许细薇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12-1716,共5页
文章建立了生物质热解挥发物冷凝特性参数测试系统,开展了木屑在热解温度分别为400,500,600℃下的热解挥发物冷凝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热解温度下表面换热系数均随x轴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入口段中,400℃生物质挥发物的表面换热... 文章建立了生物质热解挥发物冷凝特性参数测试系统,开展了木屑在热解温度分别为400,500,600℃下的热解挥发物冷凝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热解温度下表面换热系数均随x轴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入口段中,400℃生物质挥发物的表面换热系数高于500℃和600℃的实验值。对实验值进行模型拟合,Nusselt模型和f因子模型均不适用于木屑不同热解温度挥发物的冷凝特性的模拟。通过指数衰减曲线方程对实验值进行拟合,得出的方程能够较好模拟木屑热解挥发物冷凝特性,可为连续热解装备中生物油冷凝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屑热解 冷凝特性 换热系数 模型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壳热解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创 蒋恩臣 +3 位作者 王明峰 许细薇 陈亮广 李柏松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63-2067,共5页
以10~30℃/min的加热速率在同步热分析仪上进行热重试验,用Malek法确定和建立油茶壳的主热解阶段的热解机理模型,主热解阶段满足J-M—A方程,即随机成核和随后成长。根据生物质热解分段模型计算验证油茶壳热解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以10~30℃/min的加热速率在同步热分析仪上进行热重试验,用Malek法确定和建立油茶壳的主热解阶段的热解机理模型,主热解阶段满足J-M—A方程,即随机成核和随后成长。根据生物质热解分段模型计算验证油茶壳热解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分段模型拟合数据与热重数据的平均误差在2.5%以内,建立的模型能正确预测热解反应。在自行研制的生物质连续热解装置上进行油茶壳的热解实验,结果表明,热解实验升温不是理论上的线性升温过程,但实验数据与热重试验数据比较吻合,平均误差较小。这说明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油茶壳的热解反应,为油茶壳的热解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油茶壳 热重试验 热解模型 热解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热解炭化演化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许细薇 蒋恩臣 +3 位作者 李治宇 孙焱 涂任 董丹浓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58-1763,共6页
文章利用高温管式炉对毛竹进行热解炭化,研究毛竹在100~500℃的热解温度下的炭产率及炭产品物化特性的演化过程。利用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N2-absorption、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方法研究毛竹热解炭的特性,考... 文章利用高温管式炉对毛竹进行热解炭化,研究毛竹在100~500℃的热解温度下的炭产率及炭产品物化特性的演化过程。利用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N2-absorption、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方法研究毛竹热解炭的特性,考察热解温度对竹炭品质的影响,以反映其炭化的演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当热解温度升高至350℃时,竹炭的质量和固体物质所占的比例基本趋于稳定,分别为2.55 g和25.5%;当热解温度为350℃时,竹炭的高位热值(29.407 MJ/kg)和比表面积(2.93 cm^2/g)均达到最大值;当热解温度为350~400℃时,竹炭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已基本热解完全,当热解温度超过400℃后,竹炭的FT-IR曲线已接近平稳;随着热解温度的逐渐升高,竹炭表面的孔隙逐渐增多,若热解温度过高,会导致竹炭表面的孔隙过大并出现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特性 热解炭 毛竹 过程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灰分修饰的NiV/Hβ催化愈创木酚加氢脱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争光 沈志韬 +3 位作者 孙焱 蒋恩臣 许细薇 任永志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9-576,共8页
文章以稻壳灰分(RA)及其主要碱(土)金属为添加剂,研究了改性NiV/Hβ催化剂对愈创木酚的加氢脱氧性能。结合催化反应和多种表征手段(BET,XPS,H_(2)-TPD,NH_(3)-TPD等)揭示了RA和碱(土)金属改性处理对Ni V/Hβ催化剂理化性质的作用规律。... 文章以稻壳灰分(RA)及其主要碱(土)金属为添加剂,研究了改性NiV/Hβ催化剂对愈创木酚的加氢脱氧性能。结合催化反应和多种表征手段(BET,XPS,H_(2)-TPD,NH_(3)-TPD等)揭示了RA和碱(土)金属改性处理对Ni V/Hβ催化剂理化性质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RA和碱(土)金属的添加均有利于芳香烃的生成,在Ni V/Hβ+12.5%RA催化剂上获得了最高的芳香烃得率(38.9%);RA和碱(土)金属的加入导致更多的Ni^(0)物种暴露在催化剂表面,而Ni^(0)物种的暴露进一步提高了催化剂对H_(2)的吸附和活化能力,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加氢脱氧活性;RA改性催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表现出了较高的芳香烃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创木酚 加氢脱氧 灰分 碱(土)金属 芳香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焦油/柴油超声乳化工艺及其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晓堃 蒋恩臣 +1 位作者 许细薇 皮佳丽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07-1112,共6页
文章利用超声波乳化技术将焦油与柴油进行乳化提质,分别从焦油含量、HLB值、乳化剂添加量、助乳剂种类4个乳化参数以及超声功率密度、超声作用时间两个超声参数对生物质焦油/柴油乳化体系进行优化工艺研究,并利用热重方法对乳化油进行... 文章利用超声波乳化技术将焦油与柴油进行乳化提质,分别从焦油含量、HLB值、乳化剂添加量、助乳剂种类4个乳化参数以及超声功率密度、超声作用时间两个超声参数对生物质焦油/柴油乳化体系进行优化工艺研究,并利用热重方法对乳化油进行燃烧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焦油体积含量为7%,HLB值为5,乳化剂的体积含量为5%,助乳剂为甲醇,超声功率密度为0.96 W/mL,超声作用时间为20 min时,乳化油的稳定性最好,稳定时间达到104 min,浊度值为226.08;对生物质焦油、柴油、乳化油进行燃烧特性分析,发现乳化油与柴油具有相似的燃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焦油 超声乳化 乳化参数 超声参数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子壳水凝胶对肥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6
作者 贾志文 程树朝 +5 位作者 卢璐璎 孙焱 何臻 沈晓文 许细薇 蒋恩臣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57-1165,共9页
文章通过紫外线辐照的方法制备生物质基水凝胶,研究其对氮(N)、磷(P)、钾(K)肥的吸附特性,探究了不同吸附条件对不同生物质基水凝胶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松子壳水凝胶(PNS-PAA)的吸附能力明显优于其它生物质基水凝胶,对尿素态... 文章通过紫外线辐照的方法制备生物质基水凝胶,研究其对氮(N)、磷(P)、钾(K)肥的吸附特性,探究了不同吸附条件对不同生物质基水凝胶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松子壳水凝胶(PNS-PAA)的吸附能力明显优于其它生物质基水凝胶,对尿素态氮、钾离子(K+)和磷酸盐肥料的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了76.24,59.34,28.48 g/g。通过FT-IR,TGA,XRD,SEM等表征手段分别对松子壳(PNS)及松子壳水凝胶进行分析发现,松子壳与单体反应形成稳定的胶体网络结构,能够增强水凝胶的热稳定性和表面形态结构的复杂性。通过对吸附动力学与竞争吸附研究发现,松子壳水凝胶的主要吸附模式是以化学吸附为主,对3种肥料的吸附能力依次为氮肥>磷肥>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废弃物 生物质基水凝胶 缓释肥料 吸附性能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