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风沙草滩区包气带含水率、地下水埋深与降雨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许登科 杨泽元 +3 位作者 郑志伟 石玉红 张艳娜 史晓琼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8,共7页
以陕北风沙滩地区为研究区域,研究了次降雨及累计降雨对包气带和地下水的补给作用。结果表明,包气带浅表层的无效降雨量约为2.0 mm;对地下水补给的无效降雨量约为16.0 mm;降雨入渗过程中包气带各埋深处的滞后时间自上而下从1 h逐渐增加... 以陕北风沙滩地区为研究区域,研究了次降雨及累计降雨对包气带和地下水的补给作用。结果表明,包气带浅表层的无效降雨量约为2.0 mm;对地下水补给的无效降雨量约为16.0 mm;降雨入渗过程中包气带各埋深处的滞后时间自上而下从1 h逐渐增加到1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量 含水率 地下水位埋深 陕北风沙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并联式脉动热管启动及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许登科 庞建勇 +1 位作者 杜传梅 管二勇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3-118,共6页
针对常温并联式脉动热管搭建了采用恒温热水加热热管的实验系统,测试了以甲醇为介质,热管管径为4 mm时,不同冷却形式、加热冷却温度和充液量对热管启动特性的影响;以甲醇为介质,不同热管管径(2、4、6、8 mm)对热管等温性的影响;以及工... 针对常温并联式脉动热管搭建了采用恒温热水加热热管的实验系统,测试了以甲醇为介质,热管管径为4 mm时,不同冷却形式、加热冷却温度和充液量对热管启动特性的影响;以甲醇为介质,不同热管管径(2、4、6、8 mm)对热管等温性的影响;以及工质为甲醇和R600a,不同加热长度时(20、25、30 cm)热管的传热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热管冷凝段采用水冷时较自然冷却启动快;较高的加热温度和较低的冷却温度有利于热管启动;热管启动时间随充液量的增加而增加。热管运行过程中在纵向和横向均具有良好的等温性,且随着热管管径的增大等温性逐渐降低。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工质为甲醇和R600a热管传热量的变化规律不同,缩短加热长度可以缓解过热度过高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热管 启动特性 等温性 传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房空调气流组织的实验研究及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许登科 吕品 马云歌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6年第1期13-16,49,共5页
利用CFD技术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客房空调气流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了分析。根据客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方案,并给予模拟和分析。
关键词 CFD技术 气流组织 温度场 速度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叶片造型的压气机流动稳定性模型研究进展
4
作者 孙大坤 朱恒毅 +3 位作者 许登科 冀国锋 杨加寿 孙晓峰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19-1837,共19页
压气机实际稳定裕度是否达到指标直接决定了发动机是否可以投入使用.目前的压气机气动设计体系中缺乏一种高效、准确的评估失稳边界的工具,导致在设计定型后依然存在实际稳定裕度不足的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快速可靠的压气机稳定性预... 压气机实际稳定裕度是否达到指标直接决定了发动机是否可以投入使用.目前的压气机气动设计体系中缺乏一种高效、准确的评估失稳边界的工具,导致在设计定型后依然存在实际稳定裕度不足的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快速可靠的压气机稳定性预测工具以供设计阶段使用.现代航空压气机叶片的气动设计朝着三维精细化方向发展,如何在设计阶段考虑叶片三维造型的变化对稳定性的影响愈发关键.传统的激盘/半激盘模型难以精细捕捉到三维叶片造型对流动稳定性的影响,而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对计算资源的消耗在压气机设计阶段难以承受.为了在精细考虑叶片造型影响的同时提高计算效率,为气动设计阶段提供稳定性评估工具,本团队首先在2013年提出了叶轮机流动稳定性通用理论,通过分布式叶片力源项建模考虑复杂叶片造型的影响,通过系统特征值描述流动稳定性.继而针对不同的预测目标和应用条件,发展了3种简化模型:子午面模型、流线模型和径向展开模型.其中子午面模型能够准确刻画叶尖间隙、叶片掠和叶片加载方式等关键设计参数对流动稳定性的影响,为设计阶段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失稳边界预测工具;流线模型可以快速评估展向各条流线系统的流动稳定性,并定量地给出流动稳定性最为薄弱的区域,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叶片扩稳设计;径向展开模型可以快速地预测离心压气机的流动失稳点,定量评估离心压气机流动稳定性.以上模型可以应用于压气机气动设计体系,为设计定型的压气机提供了可靠的稳定性评估方法,为压气机气动/稳定性一体化设计提供了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流动稳定性 三维叶片造型 稳定性预测 叶片力建模 压气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风沙滩地区采煤塌陷裂缝对包气带水分运移的影响:模型建立 被引量:19
5
作者 杨泽元 范立民 +4 位作者 许登科 郑志伟 石玉红 张艳娜 史晓琼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5-161,共7页
陕北风沙滩地区高强度采煤对包气带水分运移产生影响。在区域调查的基础上,以榆树湾煤矿20108工作面开切眼附近裂缝为野外原位监测点,采用野外原位监测与室内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采煤塌陷裂缝对包气带水分运移影响的水热耦合数学... 陕北风沙滩地区高强度采煤对包气带水分运移产生影响。在区域调查的基础上,以榆树湾煤矿20108工作面开切眼附近裂缝为野外原位监测点,采用野外原位监测与室内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采煤塌陷裂缝对包气带水分运移影响的水热耦合数学模型。利用野外原位监测数据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识别和验证,表明模型计算值与野外监测数据之间拟合较好,从而获取了相关的水热参数。利用此模型可定量回答裂缝对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程度,揭示裂缝对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机理,为陕北风沙滩地区保水采煤和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塌陷裂缝 包气带水分运移 野外原位监测 数值模拟 保水采煤 陕北风沙滩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高强度采煤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史晓琼 杨泽元 +3 位作者 张艳娜 许登科 郝俊卿 李文莉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4-316,共3页
高强度采煤对生态环境影响显著。从高强度采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评价、生态补偿和生态恢复4个方面评述了陕北地区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可为陕北地区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强度采煤 生态环境 保水采煤 陕北生态脆弱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置换通风与空气品质的改善 被引量:4
7
作者 亢永 许登科 吕品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6年第3期110-113,共4页
本文通过目前的病态建筑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可行性的技术措施即利用置换通风系统来改善空气品质。
关键词 病态建筑 空气品质 置换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生态脆弱矿区采煤引起的地表变形研究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艳娜 杨泽元 +2 位作者 史晓琼 许登科 李文莉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0,共3页
在叙述陕北生态脆弱地区采煤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分布的基础上,从地表移动变形影响因素、采煤沉陷假说、地表沉陷预测、地裂缝机理及防治措施5个方面评述了该区地表移动变形的研究现状,可为生态脆弱矿区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煤炭开采 采煤塌陷 地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工平台提升齿轮箱传动比优化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许登科 曹科名 +1 位作者 彭锐涛 胡云波 《中国海洋平台》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介绍了海洋辅助平台齿轮箱的作用,以海工平台提升齿轮箱的传动比作为优化对象,研究如何使其结构更为紧凑,成本更低。通过推导公式,得到了内齿圈的体积和直径的表达式,并将其作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编程对其进行优化... 介绍了海洋辅助平台齿轮箱的作用,以海工平台提升齿轮箱的传动比作为优化对象,研究如何使其结构更为紧凑,成本更低。通过推导公式,得到了内齿圈的体积和直径的表达式,并将其作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编程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是可行的,这种方法不仅简化了设计计算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设计工作者提供了方便,而且使得产品结构更为紧凑,减少成本,且可以用于实际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工平台 提升齿轮箱 传动比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气机流动稳定性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许登科 董旭 +3 位作者 徐瑞泽 李佳 孙大坤 孙晓峰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9-576,共18页
压气机流动稳定性自适应控制是未来智能航空发动机的一项关键技术.基础研究需要回答3个关切:如何描述系统的稳定性?如何改变系统的稳定性?如何监测系统的稳定性?为此,本团队在压气机流动稳定性通用理论、壁面阻抗边界扩稳方法和在线实... 压气机流动稳定性自适应控制是未来智能航空发动机的一项关键技术.基础研究需要回答3个关切:如何描述系统的稳定性?如何改变系统的稳定性?如何监测系统的稳定性?为此,本团队在压气机流动稳定性通用理论、壁面阻抗边界扩稳方法和在线实时失速预警技术等3个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1)所发展的叶轮机流动稳定性通用理论既能包含流动非均匀性又能考虑叶片几何,计算高效,预测精度高,为压气机气动/稳定性一体化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评估工具.(2)所发展的基于壁面阻抗边界调控策略的SPS(stall precursor-suppressed)机匣处理和泡沫金属机匣处理在扩稳、降噪和保持系统气动性能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采用等价分布源方法建立了包含机匣处理影响的压气机失速起始预测模型,对SPS机匣处理和泡沫金属机匣处理关键结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使其具有明确的理论设计准则.实验结果证实,SPS机匣处理通过抑制失速先兆波的非线性演化达到扩稳的目的,在扩稳的同时可以保持压气机的压比和效率特性;泡沫金属机匣处理可以实现扩稳和降噪的双重效果,也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3)所发展的基于气动声学原理的实时失速预警方法将压气机失速预警时间提高到秒量级以上,能够在线监测系统稳定性.综合上述理论预测方法、扩稳技术和实时失速预警技术,发展了闭环反馈自适应控制方法,为未来智能航空发动机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扩稳控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航空发动机 流动稳定性 机匣处理 泡沫金属 失速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