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助腹腔镜下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 被引量:13
1
作者 许瑞云 邱万寿 +5 位作者 邓美海 汪壮流 刘波 凌云彪 汤照峰 杨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47-49,共3页
目的 :总结在手助腹腔镜下施行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教训。方法 :患者取平仰卧位。经腹白线作长 6~ 8cm的手助小切口。先经此切口在直视下离断部分脾结肠韧带和脾胃韧带 ,并结扎脾动脉。切口安装自制的充气式切口开... 目的 :总结在手助腹腔镜下施行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教训。方法 :患者取平仰卧位。经腹白线作长 6~ 8cm的手助小切口。先经此切口在直视下离断部分脾结肠韧带和脾胃韧带 ,并结扎脾动脉。切口安装自制的充气式切口开关。脐下和左上腹部适当部位安置 3个 10mm(或 12mm)Trocar。切脾方法有两种 ,一是先离断脾周所有韧带 ,待脾蒂完全游离后再以Endo -GIA切断 (方法A) ;二是在直视手术的基础上 ,先以Endo -GIA切断脾蒂 ,后将脾肾韧带、皮膈韧带、剩余的脾胃韧带和胃短血管离断 (方法B)。自 2 0 0 0年 3~ 12月 ,先后对 5例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了此种手术。手术时间 12 5~ 180min ,平均 149min。术中失血 70~ 46 0ml,平均 2 2 2ml。采用方法A的 3例术后恢复均顺利 ,未发生任何并发症。采用方法B的 2例均发生胰尾损伤。结论 :手助腹腔镜下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创伤比开腹手术小。但由于此类病人凝血机制差 ,术中避免胰尾损伤至关重要。采用上述方法A可能较为稳妥。不过因例数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套扎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波 许瑞云 +1 位作者 黄飞舟 刘浔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 41例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的门脉高压症患者实施内镜套扎 -部分脾栓塞联合治疗 ,手术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门奇静脉侧支循环情况 ,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 41例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的门脉高压症患者实施内镜套扎 -部分脾栓塞联合治疗 ,手术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门奇静脉侧支循环情况 ,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除 1例患者出现异位栓塞死亡 ,1例出现脾脓肿经开腹手术治疗得到治愈外 ,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联合术后患者食管曲张静脉得到根治 ,脾功能亢进缓解。手术后患者门静脉血流速度减慢 ,血流量减少 (P <0 .0 5) ,奇静脉血流量降低 (P <0 .0 1 ) ,胃左静脉血流速度减慢 (P <0 .0 5)。术后随访 2~ 2 4个月 ,未出现复发性出血。结论 :联合术能有效地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和脾功能亢进 ,减少了闭塞曲张静脉所需重复套扎次数及近期再出血 ,同时术后减少了门静脉血流速度 ,血流量 ,降低了套扎术后复发出血的风险 ,该方法操作简单 ,侵袭性小 ,尤其适应于肝功能较差 ,难以耐受分流及断流手术的门脉高压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内窥镜 食管静脉曲张 脾栓塞 血液动力学 彩色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内镜特征 被引量:11
3
作者 潘卫东 许瑞云 +3 位作者 刘波 汪壮流 陈幼明 李建忠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7期23-25,36,共4页
目的 :寻找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内镜特征。方法 :对我院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3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 1 59例 (A组 )、乙型肝炎肝硬化 (非门静脉高压症 )病人 1 1 4例 (B组 )、慢性胃炎病人 97例 (C... 目的 :寻找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内镜特征。方法 :对我院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3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 1 59例 (A组 )、乙型肝炎肝硬化 (非门静脉高压症 )病人 1 1 4例 (B组 )、慢性胃炎病人 97例 (C组 )分别进行内镜调查 ,比较这 3组病人的内镜下表现。结果 :B组和C组胃粘膜内镜下的各种表现出现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马赛克征 ,樱桃红点 (斑 ) ,瘀点 (斑 ) ,胃粘膜糜烂在A组中出现的机率分为 63 .52 %、1 9.50 %、45 .2 8%、49.69% ,均高于前两组 (P <0 .0 5)。樱桃红点 (斑 )出现时全部伴有马赛克征 ,68.35 %的胃粘膜糜烂和 68.0 6 %的瘀点 (斑 )均伴有马赛克征。结论 :马赛克征、樱桃红点 (斑 )、瘀点 (斑 )、胃粘膜糜烂是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常见的和最具特征性的内镜表现 ,多位于胃的近端。马赛克征是最基本的内镜表现 ,马赛克征、瘀点 (斑 )和胃粘膜糜烂的组合较常见 ,胃粘膜糜烂和樱桃红点 (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内镜特征 乙型肝炎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气疏肝凉血活血方对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陈琰碧 杨宏志 +2 位作者 许瑞云 陈国庆 杨跃武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0-20,23,共2页
对38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以补肾益气疏肝凉血活血法辨证治疗,观察其对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血清透明质酸(HA)的影响,发现随着CIC含量的降低,血清HA亦同步下降。提示该法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与具有减轻免疫损伤作用有关。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血清透明质酸 乙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脾肾分流对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潘卫东 许瑞云 +1 位作者 郑丰平 陈幼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脾肾分流对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0年3月 ̄2004年9月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病人217例分别进行内镜和彩色多普勒检查,根据有无自发性脾肾分流将病人分成A、B两组,比较两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目的探讨自发性脾肾分流对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0年3月 ̄2004年9月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病人217例分别进行内镜和彩色多普勒检查,根据有无自发性脾肾分流将病人分成A、B两组,比较两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具有自发性脾肾分流(A组)的患者为43人,无自发性脾肾分流(B组)的患者为174人,自发性脾肾分流的发生率为19.35%。A组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为23.26%,B组的发生率为54.59%,A、B两组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差异的比较有显著性(P=0.000)。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轻重与有无自发性脾肾分流具有相关性(R=0.283,P=0.000)。结论自发性脾肾分流能降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并缓解其严重程度,在行脾切除术时注意保护自发性的脾肾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胃黏膜 胃内镜术 自发性脾肾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邱万寿 许瑞云 +1 位作者 凌云彪 林楠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8-9,12,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优点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自 1994年 1月~ 2 0 0 0年 9月行胆囊切除术的肝硬化患者共 39例 ,其中LC组 18例 ,开腹胆囊切除术 (OC)组 2 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优点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自 1994年 1月~ 2 0 0 0年 9月行胆囊切除术的肝硬化患者共 39例 ,其中LC组 18例 ,开腹胆囊切除术 (OC)组 2 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C和OC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是 10 0± 2 8.8ml和 130± 4 2 .6ml(P <0 .0 5 ) ;手术时间是 4 9.6± 2 1.6min和 73.2± 2 8.5min(P <0 .0 5 ) ;住院时间为 6 .2± 3.13d和 9.3± 4 .2 1d(P <0 .0 5 ) ;切口感染率为 0 %和 9.5 % (P <0 .0 5 )。结论 :在Child -PughA和B级的肝硬化病人 ,行LC是安全的 ,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使用抗凝、袪聚药物对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陈署贤 林继宗 +3 位作者 凌云彪 林楠 汤照锋 许瑞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9期73-74,共2页
目的:对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预防性治疗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探讨术后预防性抗凝、祛聚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2006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手术治疗病例320例,纳入研究... 目的:对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预防性治疗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探讨术后预防性抗凝、祛聚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2006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手术治疗病例320例,纳入研究者120例。根据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及潘生丁、低分子右旋糖酐、川芎嗪等祛聚药的应用情况将120例分为三组,其中,A组60例,术后未用抗凝、祛聚药;B组35例,在血小板>300×109/L时行祛聚治疗,在血小板>500×109/L时,加用抗凝药物治疗;C组25例,早期(术后3~5 d)行祛聚治疗,在血小板>300×109/L时,加抗凝药物治疗。统计各组的PVT发生率及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2周内A组、B组和C组发生PVT的例数分别为26例、12例和2例,发生率分别为43.3%、34.3%和8.0%。A组和B组的门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003,P=0.960),C组的门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χ2=5.082,P=0.024)和B组(χ2=4.856,P=0.028)。术后3组病例引流管平均放置时间、引流液总量、术后第7天凝血酶原延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应用抗凝、祛聚药物能有效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脾切除术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联合内镜曲张静脉结扎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8
作者 林楠 刘波 +2 位作者 许瑞云 邱万寿 凌云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 探讨脾切除联合内镜曲张静脉结扎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 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6月对38例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联合内镜曲张静脉结扎术。比较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胃排空时间变化 ,观察术后 3周、6、12、1... 目的 探讨脾切除联合内镜曲张静脉结扎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 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6月对38例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联合内镜曲张静脉结扎术。比较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胃排空时间变化 ,观察术后 3周、6、12、18个月上消化道出血率、食管曲张静脉消失率、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转归及并发症。 结果 术后自由门静脉压、门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较术前明显下降 (P <0 0 5 )。随访 6~ 2 4个月 ,平均 18 2个月 ,曲张静脉消失 36例 (36 /38,94 7% ) ,每例平均结扎 3次 ,无复发出血者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分级与胃排空时间与术前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6例 (6 /38,15 8% )门静脉血栓形成。 结论 脾切除联合内镜曲张静脉结扎术对胃排空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影响小 ,术后近期曲张静脉消失率较高 ,术后并发症亦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术 内镜 食管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乳腺癌超声征象与其分子亚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余小琴 郭亮 +3 位作者 王俊芳 左恒玲 许瑞云 陈金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224-2227,共4页
目的探讨小乳腺癌超声征象与其分子亚型的关系。方法选取79例小乳腺癌患者的原发肿块(23个伴淋巴结转移,56个未转移)及腋窝淋巴结超声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各超声声像图特征与其分子亚型的关系。结果79例小乳腺癌中非特殊类... 目的探讨小乳腺癌超声征象与其分子亚型的关系。方法选取79例小乳腺癌患者的原发肿块(23个伴淋巴结转移,56个未转移)及腋窝淋巴结超声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各超声声像图特征与其分子亚型的关系。结果79例小乳腺癌中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所占比例最高约62.03%(49/79),4种分子亚型中Luminal B型所占比例最高约60.76%(48/79)。4种不同分子亚型小乳腺癌之间,肿块形态、边缘、微钙化、间质纤维结构改变、血流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组间比较显示,Luminal A型与三阴性型比较边缘毛刺、乳腺纤维间质结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9、4.232,P均<0.05);Luminal B型与三阴性型比较形态不规则、纤维间质结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19、4.232,P均<0.05);三阴性型小乳腺癌血流分级与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4、7.023、6.806,P均<0.05)。结论肿块形态、毛刺、纤维间质结构改变对诊断Luminal型小乳腺癌有提示作用,微小钙化、腋窝淋巴结转移对HER-2过表达型小乳腺癌有提示作用,血流信号丰富对三阴性型小乳腺癌有提示作用。小乳腺癌超声征象与其分子亚型有一定的相关性,能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乳腺癌 分子亚型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