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工业传感器的多协议数据转换网关设计 被引量:9
1
作者 谭诚刚 许焕敏 傅强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针对RS485、CAN传感器数据传输方式单一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协议数据转换网关。网关以STM32为核心,外围搭建多种通信接口电路,并建立数据缓存机制以实现RS485、CAN传感器与RS232、以太网、LoRa之间的数据传输。在RS485、CAN称重传感器... 针对RS485、CAN传感器数据传输方式单一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协议数据转换网关。网关以STM32为核心,外围搭建多种通信接口电路,并建立数据缓存机制以实现RS485、CAN传感器与RS232、以太网、LoRa之间的数据传输。在RS485、CAN称重传感器与上位机的通信实验中,网关能及时准确地将传感器数据通过3种通信接口发送到上位机,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解决了2类传感器数据传输渠道单一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议转换 RS485传感器 CAN传感器 LoRa 以太网 RS2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规划的Multi-agent系统模型研究
2
作者 许焕敏 李东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12,9,共4页
工艺规划是数字化快速工艺准备的核心内容之一。工艺规划是制造中的重要活动,系统地确定详细的制造过程,在可用资源及其能力的范围内满足设计规格的要求,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的组织、零件质量的保证和生产技术的革新。本文针对Multi-agen... 工艺规划是数字化快速工艺准备的核心内容之一。工艺规划是制造中的重要活动,系统地确定详细的制造过程,在可用资源及其能力的范围内满足设计规格的要求,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的组织、零件质量的保证和生产技术的革新。本文针对Multi-agent系统及其知识表达和推理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将Multi-agent技术与工艺规划的智能化要求相融合,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对工艺规划进行研究,宏观上建立了工艺规划的系统框架——Multi-agent系统模型;微观上提出了工艺规划原子级任务之间的三种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规划 多智能体(Multi—agent) 知识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产品装配序列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17
3
作者 周开俊 李东波 许焕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3-567,共5页
为了简便有效地评价产品可行装配序列,在分析影响装配序列质量的评价指标之后,提出了采用客观自适应的熵权法,根据指标评价值的变异程度来判断各个指标的信息量,进而获得各评价指标在评价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即指标的权重),并与模糊综合... 为了简便有效地评价产品可行装配序列,在分析影响装配序列质量的评价指标之后,提出了采用客观自适应的熵权法,根据指标评价值的变异程度来判断各个指标的信息量,进而获得各评价指标在评价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即指标的权重),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形成基于熵权与模糊集的产品装配序列综合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不仅给出最优结果,还给出了各指标的客观权重,设计者可以据此有针对性地改进产品相关设计或规划装配资源,从而获得最佳的装配序列和相应的装配条件。最后,以8E150ZLC柴油机机油泵3种装配序列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集 装配序列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装配线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苑明海 许焕敏 李东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61-64,共4页
在分析可重构装配线管理系统特性的基础上,构建基于CORBA的可重构装配线管理系统集成框架,研究可重构装配线建模、可重构装配线平衡、可重构装配线优化调度、可重构装配线评价等关键技术。
关键词 可重构制造系统 可重构装配线 管理系统 COR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车架侧梁多机器人焊接工作站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7
5
作者 吴亚赛 许焕敏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6-129,共4页
针对目前对于副车架的生产制造的研究较多的是对其前期结构设计和优化,而对其自动化生产的研究较少的情况,通过分析其焊接过程,设计一种由两台焊接机器人和两台搬运机器人组成的自动化焊接工作站。在机器人仿真软件RobotStudio中根据机... 针对目前对于副车架的生产制造的研究较多的是对其前期结构设计和优化,而对其自动化生产的研究较少的情况,通过分析其焊接过程,设计一种由两台焊接机器人和两台搬运机器人组成的自动化焊接工作站。在机器人仿真软件RobotStudio中根据机器人焊接工作站布局建立仿真环境,在仿真系统中创建Smart组件并设计组件内部信号连接以实现动画过程,为4台机器人导入各自的机器人系统,并为各系统创建I/O信号,通过工作站逻辑将各系统间信号进行连接实现各系统间通信。最后按遗传算法规划的最优焊接路径,利用仿真软件自动编程。仿真过程表明了所建工作站布局的正确性,为汽车副车架侧梁的自动化焊接和类似的仿真设计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车架 焊接 机器人 RobotStudio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给料机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友胜 许焕敏 +1 位作者 高腾 甘润节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5-187,193,共4页
螺旋给料机是一种无挠性牵引设备,但是在输送黏性相对较大物料时,容易发生堵料现象,进而导致进给效率不高。为提高螺旋给料机的工作性能和适用性,实现高效输送,本课题以给料机螺旋体为研究对象,以螺旋参数包括螺距、叶片直径、螺杆内径... 螺旋给料机是一种无挠性牵引设备,但是在输送黏性相对较大物料时,容易发生堵料现象,进而导致进给效率不高。为提高螺旋给料机的工作性能和适用性,实现高效输送,本课题以给料机螺旋体为研究对象,以螺旋参数包括螺距、叶片直径、螺杆内径和外径为优化设计变量,以螺旋体质量、进给效率为双优化目标;运用遗传算法,根据建立的螺旋参数表达式得到优化目标值;然后对优化前、后的螺旋体结构在ANSYS中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其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螺旋体重量较优化前减少9.34%;进给效率提高8.2%;螺旋体的最大等效应力降低16.7%;达到了轻量化、提高进给效率的优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给料机 轻量化 进给效率 遗传算法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