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中国式现代化引导数字文明发展的理论审思
1
作者 许海娇 孙立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4,共8页
数字时代的来临赋予了全球数字化建设新使命,发展什么样的数字文明、如何发展数字文明值得世人省思。从应然逻辑看,数字技术在推动社会深刻变革过程中引发诸多内生或外生性矛盾,相较内在对抗的资本主义文明而言,以独具文明优势的中国式... 数字时代的来临赋予了全球数字化建设新使命,发展什么样的数字文明、如何发展数字文明值得世人省思。从应然逻辑看,数字技术在推动社会深刻变革过程中引发诸多内生或外生性矛盾,相较内在对抗的资本主义文明而言,以独具文明优势的中国式现代化引导数字文明发展是超越数字资本逻辑、更好利用数字资本力量的现实选择。这一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围绕增进人民福祉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各领域改革,加快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加快适应信息技术发展新形势、构建智慧便捷的数字民生保障体系,以及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等方向施力,有的放矢地巩固壮大数字经济、推动建设数字政府、繁荣发展数字文化、加快打造数字社会、持续净化数字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化转型 数字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路径研究——把握“不变”与“变化”两个重点
2
作者 许海娇 《山西农经》 2021年第7期42-43,共2页
国家治理的重要一环在乡村,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乡村治理取得实效需要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向各领域综合施力、统筹兼顾。构建乡村治理体系要从把握乡村治理的“不变”和“变... 国家治理的重要一环在乡村,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乡村治理取得实效需要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向各领域综合施力、统筹兼顾。构建乡村治理体系要从把握乡村治理的“不变”和“变化”入手,既要明确治理乡村中的“不变”,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要明确其中的“变化”,即乡村治理实践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应该充分掌握乡村治理的发展规律和实践特点,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充分融入新信息技术,不断探索符合新时代特征的乡村治理体系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治理体系 实践特点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