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超声清淤技术的可行性及参数优化实验研究
1
作者
唐蓁蓁
孟岱宗
+2 位作者
许浩廉
祝瑞麟
李怀正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9-225,共7页
城市排水系统中沉积物的大量存在会导致管道堵塞和雨天溢流污染。超声波作为一种清洁的物理处理方法可能破坏沉积物的稳定性,从而在旱季去除沉积物,以维护下水道功能。为探寻超声技术用于实际清淤的可行性和最佳处理工况,设计正交实验...
城市排水系统中沉积物的大量存在会导致管道堵塞和雨天溢流污染。超声波作为一种清洁的物理处理方法可能破坏沉积物的稳定性,从而在旱季去除沉积物,以维护下水道功能。为探寻超声技术用于实际清淤的可行性和最佳处理工况,设计正交实验探究超声清淤效果以及5个关键因素对超声清淤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后管道淤积大大改善,处理后沉积物的抗剪切力降低至对照组的26.4%~91.5%,管道沉积物中具有黏附作用的胞外聚合物(EPS)大量分解。相关性分析表明,EPS破坏是沉积物抗冲刷性能降低的重要原因。5个关键因素对超声清淤的影响程度排序为:超声电功率>探头距泥面距离>作用时间>沉积物厚度>超声频率。超声清淤的最优工况为:功率220 W、频率50 kHz、处理时间200 s、距离泥面3 cm。探究了清淤效果随沉积物厚度的变化情况,发现超声清淤对厚度不大于7 cm的沉积物有良好作用效果,超出该范围后明显衰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超声作用后沉积物沿深度方向的性质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沉积物
超声清淤技术
正交实验
抗冲刷性
胞外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绿微囊藻衰亡过程中产甲烷动态及关键影响因子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艺
许浩廉
+3 位作者
毛羽丰
李宏
艾海男
何强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2-140,共9页
为探究铜绿微囊藻水华自然衰亡和水华堆积区藻快速衰亡对CH4释放的影响,构建了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铜绿微囊藻自然衰亡和快速衰亡过程中水环境因子和CH4、CO2气体释放通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高密度铜绿微囊藻衰亡中水环境因子和产气的变...
为探究铜绿微囊藻水华自然衰亡和水华堆积区藻快速衰亡对CH4释放的影响,构建了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铜绿微囊藻自然衰亡和快速衰亡过程中水环境因子和CH4、CO2气体释放通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高密度铜绿微囊藻衰亡中水环境因子和产气的变化遵循相似的时间模式,且衰亡对CH4和CO2的产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自然衰亡和快速衰亡的CH4累积释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2.80倍37.72倍,CO2累积释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5.36倍和4.03倍。自然衰亡与快速衰亡的总碳(C)释放量差异不大,但快速衰亡释放的气体组分中CH4的占比是自然衰亡的1.86倍。相关性分析表明,溶解性有机碳(DOC)是铜绿微囊藻衰亡中影响CH4和CO2释放的主导因子,且DOC中的芳香蛋白类物质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是CH4和CO2产生的主要底物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衰亡
甲烷
二氧化碳
藻源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合氯化铝强化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污染物去除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俊宇
刘彩虹
+3 位作者
刘畅
梁梓轩
许浩廉
何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4-69,74,共7页
在反应器中分别投加不同质量浓度的聚合氯化铝溶液(分别为0、50、100、400 mg/L废水),作为对照组、低PAC组、中PAC组、高PAC组,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研究发现,培养70天后: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能形成颗粒污泥;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4组反应...
在反应器中分别投加不同质量浓度的聚合氯化铝溶液(分别为0、50、100、400 mg/L废水),作为对照组、低PAC组、中PAC组、高PAC组,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研究发现,培养70天后: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能形成颗粒污泥;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4组反应器污泥质量浓度、比重逐渐增高,污泥体积指数、污泥的含水率和不完整性系数逐渐降低;4组反应器的COD去除率分别为95%、98%、98%和98%,氨氮去除率分别为60%、94%、99%和99%,总无机氮去除率分别为58%、84%、79%和78%;投加PAC的3组污泥比好氧速率、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均高于对照组,投加PAC的3组中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污泥的硝化速率逐渐增高,比好氧速率、反硝化速率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聚合氯化铝
污泥性质
污染物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超声清淤技术的可行性及参数优化实验研究
1
作者
唐蓁蓁
孟岱宗
许浩廉
祝瑞麟
李怀正
机构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9-225,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3200703)。
文摘
城市排水系统中沉积物的大量存在会导致管道堵塞和雨天溢流污染。超声波作为一种清洁的物理处理方法可能破坏沉积物的稳定性,从而在旱季去除沉积物,以维护下水道功能。为探寻超声技术用于实际清淤的可行性和最佳处理工况,设计正交实验探究超声清淤效果以及5个关键因素对超声清淤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后管道淤积大大改善,处理后沉积物的抗剪切力降低至对照组的26.4%~91.5%,管道沉积物中具有黏附作用的胞外聚合物(EPS)大量分解。相关性分析表明,EPS破坏是沉积物抗冲刷性能降低的重要原因。5个关键因素对超声清淤的影响程度排序为:超声电功率>探头距泥面距离>作用时间>沉积物厚度>超声频率。超声清淤的最优工况为:功率220 W、频率50 kHz、处理时间200 s、距离泥面3 cm。探究了清淤效果随沉积物厚度的变化情况,发现超声清淤对厚度不大于7 cm的沉积物有良好作用效果,超出该范围后明显衰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超声作用后沉积物沿深度方向的性质变化情况。
关键词
管道沉积物
超声清淤技术
正交实验
抗冲刷性
胞外聚合物
Keywords
sewer sediment
ultrasonic dredging technology
orthogonal experiment
erosion resistance
extracellular polymers
分类号
TU992.4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绿微囊藻衰亡过程中产甲烷动态及关键影响因子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艺
许浩廉
毛羽丰
李宏
艾海男
何强
机构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2-14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9020、51609024、51478061)~~
文摘
为探究铜绿微囊藻水华自然衰亡和水华堆积区藻快速衰亡对CH4释放的影响,构建了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铜绿微囊藻自然衰亡和快速衰亡过程中水环境因子和CH4、CO2气体释放通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高密度铜绿微囊藻衰亡中水环境因子和产气的变化遵循相似的时间模式,且衰亡对CH4和CO2的产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自然衰亡和快速衰亡的CH4累积释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2.80倍37.72倍,CO2累积释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5.36倍和4.03倍。自然衰亡与快速衰亡的总碳(C)释放量差异不大,但快速衰亡释放的气体组分中CH4的占比是自然衰亡的1.86倍。相关性分析表明,溶解性有机碳(DOC)是铜绿微囊藻衰亡中影响CH4和CO2释放的主导因子,且DOC中的芳香蛋白类物质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是CH4和CO2产生的主要底物来源。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衰亡
甲烷
二氧化碳
藻源有机质
Keywords
Microcystis aeruginosa
decay
methane
carbon dioxide
algal organic matter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合氯化铝强化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污染物去除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俊宇
刘彩虹
刘畅
梁梓轩
许浩廉
何强
机构
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4-69,74,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903203,2017YFC0404703)
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重点项目(cstc2019jscx-tjsbX0002)。
文摘
在反应器中分别投加不同质量浓度的聚合氯化铝溶液(分别为0、50、100、400 mg/L废水),作为对照组、低PAC组、中PAC组、高PAC组,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研究发现,培养70天后: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能形成颗粒污泥;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4组反应器污泥质量浓度、比重逐渐增高,污泥体积指数、污泥的含水率和不完整性系数逐渐降低;4组反应器的COD去除率分别为95%、98%、98%和98%,氨氮去除率分别为60%、94%、99%和99%,总无机氮去除率分别为58%、84%、79%和78%;投加PAC的3组污泥比好氧速率、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均高于对照组,投加PAC的3组中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污泥的硝化速率逐渐增高,比好氧速率、反硝化速率逐渐降低。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聚合氯化铝
污泥性质
污染物去除
Keywords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polyaluminium chloride
sludge properties
pollutant removal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超声清淤技术的可行性及参数优化实验研究
唐蓁蓁
孟岱宗
许浩廉
祝瑞麟
李怀正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铜绿微囊藻衰亡过程中产甲烷动态及关键影响因子
刘艺
许浩廉
毛羽丰
李宏
艾海男
何强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聚合氯化铝强化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污染物去除特性研究
陈俊宇
刘彩虹
刘畅
梁梓轩
许浩廉
何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