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电极活性材料Li_4Ti_5O_(12)的制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
13
1
作者
许江枫
李建玲
+1 位作者
李文生
王新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79-884,共6页
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考察了烧结温度及时间、锂源对固相合成Li_4Ti_5O_(1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最显著影响因素;恰当的温度与时间组合可以制备粒径小、结晶度好的产物,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硝酸锂为锂源制备的Li_4Ti_5O_(12...
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考察了烧结温度及时间、锂源对固相合成Li_4Ti_5O_(1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最显著影响因素;恰当的温度与时间组合可以制备粒径小、结晶度好的产物,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硝酸锂为锂源制备的Li_4Ti_5O_(12)具有较好的高倍率充放电能力.以LiNO_3为锂源,空气气氛下800℃烧结12h,所得Li_4Ti_5O_(12)在大电流密度下充放电性能良好,1C、2C、5C时的放电容量分别达到了151、140、115mAh·g^(-1),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活性材料
LI4TI5O12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Li_4Ti_5O_(12)的合成过程分析及性能
被引量:
4
2
作者
许江枫
李建玲
王新东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3,共3页
以高熔点的Li2CO3及低熔点的Li NO3为锂源,采用固相法合成Li4Ti5O12。热重、XRD及SEM实验表明:以Li2CO3为锂源时,合成过程为全固相;以Li NO3为锂源时,反应开始前有熔融Li NO3产生,产物具有更好的结晶性,形貌更接近球形,粒径略大但分布...
以高熔点的Li2CO3及低熔点的Li NO3为锂源,采用固相法合成Li4Ti5O12。热重、XRD及SEM实验表明:以Li2CO3为锂源时,合成过程为全固相;以Li NO3为锂源时,反应开始前有熔融Li NO3产生,产物具有更好的结晶性,形貌更接近球形,粒径略大但分布均匀。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以Li NO3为锂源的产物,在0.5C、1.0C、2.0C、5.0C、8.0C及10.0C时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7 mAh/g、141 mAh/g、133 mAh/g、106 mAh/g、83 mAh/g和69 mAh/g,较以Li2CO3为锂源的产物分别提高了约5%、7%、12%、14%、16%和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4TI5O12
合成过程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
11
3
作者
张绪鹏
王长松
许江枫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6-108,共3页
新型感应式能量传输系统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从电源到负载之间的无接触电能传输。介绍了感应式电能传输技术的构成以及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该系统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感应
电能
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PCB的新型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绪鹏
王长松
许江枫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0-101,共2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PCB技术的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它将感应式电能传输技术和平面变压器技术相结合,除了具有一般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无接触、无磨损、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的特点,还有着体积小、能量密度大、损耗小,散热面积大、电流通...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PCB技术的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它将感应式电能传输技术和平面变压器技术相结合,除了具有一般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无接触、无磨损、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的特点,还有着体积小、能量密度大、损耗小,散热面积大、电流通过性好等诸多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电能传输
PCB
平面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极活性材料Li_4Ti_5O_(12)的制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
13
1
作者
许江枫
李建玲
李文生
王新东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理化系
锦州凯美能源有限公司
出处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79-884,共6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5AA501560)
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2006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510001)
文摘
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考察了烧结温度及时间、锂源对固相合成Li_4Ti_5O_(1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最显著影响因素;恰当的温度与时间组合可以制备粒径小、结晶度好的产物,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硝酸锂为锂源制备的Li_4Ti_5O_(12)具有较好的高倍率充放电能力.以LiNO_3为锂源,空气气氛下800℃烧结12h,所得Li_4Ti_5O_(12)在大电流密度下充放电性能良好,1C、2C、5C时的放电容量分别达到了151、140、115mAh·g^(-1),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
关键词
电极活性材料
LI4TI5O12
制备
Keywords
electrode material
Li4Ti5O12
preparation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i_4Ti_5O_(12)的合成过程分析及性能
被引量:
4
2
作者
许江枫
李建玲
王新东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出处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3,共3页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2006)
文摘
以高熔点的Li2CO3及低熔点的Li NO3为锂源,采用固相法合成Li4Ti5O12。热重、XRD及SEM实验表明:以Li2CO3为锂源时,合成过程为全固相;以Li NO3为锂源时,反应开始前有熔融Li NO3产生,产物具有更好的结晶性,形貌更接近球形,粒径略大但分布均匀。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以Li NO3为锂源的产物,在0.5C、1.0C、2.0C、5.0C、8.0C及10.0C时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7 mAh/g、141 mAh/g、133 mAh/g、106 mAh/g、83 mAh/g和69 mAh/g,较以Li2CO3为锂源的产物分别提高了约5%、7%、12%、14%、16%和11%。
关键词
LI4TI5O12
合成过程
电化学性能
Keywords
Li4Ti5O12
synthesis process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
11
3
作者
张绪鹏
王长松
许江枫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6-108,共3页
文摘
新型感应式能量传输系统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从电源到负载之间的无接触电能传输。介绍了感应式电能传输技术的构成以及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该系统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感应
电能
传输
Keywords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分类号
TH116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PCB的新型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绪鹏
王长松
许江枫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0-101,共2页
文摘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PCB技术的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它将感应式电能传输技术和平面变压器技术相结合,除了具有一般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无接触、无磨损、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的特点,还有着体积小、能量密度大、损耗小,散热面积大、电流通过性好等诸多优点。
关键词
感应式电能传输
PCB
平面变压器
Keywords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PCB
Planar transformer
分类号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电极活性材料Li_4Ti_5O_(12)的制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许江枫
李建玲
李文生
王新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Li_4Ti_5O_(12)的合成过程分析及性能
许江枫
李建玲
王新东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型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
张绪鹏
王长松
许江枫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PCB的新型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
张绪鹏
王长松
许江枫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