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DM-g-MAH对PPO/PA6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武德珍 战佳宇 +2 位作者 许桂连 姜立忠 金日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6-129,共4页
通过双螺杆熔融反应挤出,获得了马来酸酐化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g—MAH),并将其与聚苯醚(PPO)、尼龙6(PA6)共混,制备了PPO/PA6/EPDM三元共混合金。研究了弹性体EPDM-g-MAH中MAH用量以及EPDM—g—MAH用量对PPO/PA6共混体系... 通过双螺杆熔融反应挤出,获得了马来酸酐化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g—MAH),并将其与聚苯醚(PPO)、尼龙6(PA6)共混,制备了PPO/PA6/EPDM三元共混合金。研究了弹性体EPDM-g-MAH中MAH用量以及EPDM—g—MAH用量对PPO/PA6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和相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EPDM—g—MAH中MAH用量在1%~2%范围内,可显著改善EPDM与PPO/PA6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大大提高共混合金的韧性;在三元共混体系中,随着弹性体EPDM—g—MAH用量的增加,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提高,但拉伸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尼龙6/三元乙丙橡胶三元共混合金 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酐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聚氯乙烯分子结构-亚微相态-加工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
2
作者 刘丙学 许桂连 +2 位作者 潘祥江 武德珍 何伟锋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4-58,共5页
利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核磁共振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6种氯化聚氯乙烯(PVC-C)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氯含量、分子链中3种基本结构(-CH2-、-CHCl-、-CCl2-)的摩尔分数、PVC-C粒子的亚微相态进行了研究,并用Brabender转矩流变仪... 利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核磁共振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6种氯化聚氯乙烯(PVC-C)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氯含量、分子链中3种基本结构(-CH2-、-CHCl-、-CCl2-)的摩尔分数、PVC-C粒子的亚微相态进行了研究,并用Brabender转矩流变仪研究了各种PVC-C的加工性能。结果表明,PVC-C在相同氯含量时,分子链中含有较少的—CCl2-结构时有利于提高树脂的热稳定性;PVC-C的加工流动性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和氯含量的增加而下降,较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有利于改善树脂的加工流动性;树脂颗粒皮层较薄或者被破坏,内部亚颗粒子堆积均匀时为理想的亚微相态,树脂有较好的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氯乙烯 分子结构 加工性能 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