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鳝人工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防治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许朝爱 唐启胜 《科学养鱼》 2015年第12期89-89,共1页
一、黄鳝疾病的诊断方法诊断黄鳝疾病的方法很多,在实际生产中,目检是检查鳝鱼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一般常见鳝病的发病部位主要表现在体表和内脏上,目检能直接看黄鳝的病状和寄生虫情况。为了做出确诊,同时还要加以现场观察和询问。1.... 一、黄鳝疾病的诊断方法诊断黄鳝疾病的方法很多,在实际生产中,目检是检查鳝鱼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一般常见鳝病的发病部位主要表现在体表和内脏上,目检能直接看黄鳝的病状和寄生虫情况。为了做出确诊,同时还要加以现场观察和询问。1.体表检查及时从鳝池中捞出病鳝或刚死的鳝鱼,应按顺序从头部、嘴角、眼睛、体表、鳝尾等仔细观察。从体表上很容易看到一些大型病原体,如水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病害防治 养殖过程 体表检查 人工 诊断方法 鱼疾病 发病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鳢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防治
2
作者 许朝爱 唐启胜 《科学养鱼》 2015年第10期89-89,共1页
一、出血病1.流行情况出血病是乌鳢鱼种培育阶段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易引起成批死亡。每年的6-9月是此病的主要流行季节。流行适宜的水温为27~30℃。由于放养密度过高、水质恶化、水中溶氧低、透明度低等原因,常会导致此病的暴发。2... 一、出血病1.流行情况出血病是乌鳢鱼种培育阶段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易引起成批死亡。每年的6-9月是此病的主要流行季节。流行适宜的水温为27~30℃。由于放养密度过高、水质恶化、水中溶氧低、透明度低等原因,常会导致此病的暴发。2.症状病鱼鳍基、腹部、尾部等处有出血斑,鱼体暗黑而消瘦,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呈鲜红色,鳃丝发白,即呈"白鳃"现象,肠内无食,肠壁充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壁充血 鱼种培育 病害防治 眼球突出 鳃丝 鱼鳍 出血斑 小瓜虫病 夏花鱼种 幼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州鲈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3
作者 许朝爱 唐启胜 《科学养鱼》 2016年第1期90-90,共1页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改变,病害也渐渐多了。对于病害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做好苗种消毒、饲养管理和水质调节工作。每隔10~15天全池泼洒生石灰水一次,生石灰用量为每亩10~15千克,一方面可防治鱼病,另一方面可调节水质,改...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改变,病害也渐渐多了。对于病害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做好苗种消毒、饲养管理和水质调节工作。每隔10~15天全池泼洒生石灰水一次,生石灰用量为每亩10~15千克,一方面可防治鱼病,另一方面可调节水质,改善水体状况。或可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石灰用量 加州鲈 肠炎病 烂鳃病 微生物制剂 养殖密度 生石灰水 疾病防治 车轮虫病 打印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冬棚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注意事项
4
作者 许朝爱 唐启胜 《科学养鱼》 2015年第11期89-89,共1页
与露天养殖不同,冬棚养殖是封闭的,棚中的温度、气压、光强等外界自然环境差别很大。稳定水环境中pH值、控制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含量,是冬棚养殖成功关键。冬棚养殖中调水产品的使用较为复杂,特别是微生物制剂的使用是个难点... 与露天养殖不同,冬棚养殖是封闭的,棚中的温度、气压、光强等外界自然环境差别很大。稳定水环境中pH值、控制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含量,是冬棚养殖成功关键。冬棚养殖中调水产品的使用较为复杂,特别是微生物制剂的使用是个难点。笔者就冬棚养殖前、中、后3个时期的一些肥水产品与微生物制剂的施用方法等问题访问了一些养殖技术员和专家,现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养殖 南美白对虾 冬棚 微生物制剂 自然环境 亚硝酸盐 施用方法 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苯尼考在鸡粪中的降解特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伟 匡光伟 +2 位作者 陈小军 许朝爱 孙志良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1-564,共4页
为探明鸡粪中氟苯尼考的降解特性,采用气相色谱法,分别研究微生物、有机质、光照、氟苯尼考起始浓度与鸡粪中氟苯尼考降解的关系,以20℃恒温培养箱中避光培养的未灭菌、未去有机质的鸡粪中氟苯尼考降解为对照,结果表明,对照氟苯尼考的... 为探明鸡粪中氟苯尼考的降解特性,采用气相色谱法,分别研究微生物、有机质、光照、氟苯尼考起始浓度与鸡粪中氟苯尼考降解的关系,以20℃恒温培养箱中避光培养的未灭菌、未去有机质的鸡粪中氟苯尼考降解为对照,结果表明,对照氟苯尼考的降解半衰期为1.9d,降解动力学方程为Ct=7.81×e-0.3699t,11d的降解率达95%;与对照相比,高温灭菌和去除有机质后,鸡粪中氟苯尼考的降解能力显著下降,半衰期分别提高到6.4、7.2d;光照处理与避光处理(对照)鸡粪中氟苯尼考降解的半衰期、降解速率常数和降解速率方程均无明显差异;氟苯尼考起始含量5、10mg/kg的半衰期差异不大,分别为1.8、1.9d,而20mg/kg的半衰期延长至5.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鸡粪 微生物降解 半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养殖黄颡鱼病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唐启胜 许朝爱 《科学养鱼》 2015年第9期89-89,共1页
黄颡鱼又名黄骨鱼、黄腊丁、嘎鱼等,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黄颡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无肌间刺,且具有滋补、药理作用,成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广东、广西、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区均有... 黄颡鱼又名黄骨鱼、黄腊丁、嘎鱼等,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黄颡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无肌间刺,且具有滋补、药理作用,成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广东、广西、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区均有较大规模的养殖。黄颡鱼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与网箱养殖两种,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放养密度大幅增加,黄颡鱼病害逐年加剧。根据养殖户的反馈情况,现在总结以下几种常见病害的防治建议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防治技术 淡水养殖鱼类 黄腊丁 人工养殖 嘎鱼 鲿科 网箱养殖 池塘养殖 鲇形目 防治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常见不良水色危害及调节措施 被引量:3
7
作者 肖鹤 许朝爱 《科学养鱼》 2019年第8期90-90,共1页
水色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水质的优劣,水生动物病害的状况与水质的优劣有直接关系。良好的水色可以增加水体溶氧、稳定水质并降低有毒物质含量、减少水温波动降低养殖动物应激的作用。高温季节因为投饵量大,养殖动物代谢旺盛,使得水体中... 水色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水质的优劣,水生动物病害的状况与水质的优劣有直接关系。良好的水色可以增加水体溶氧、稳定水质并降低有毒物质含量、减少水温波动降低养殖动物应激的作用。高温季节因为投饵量大,养殖动物代谢旺盛,使得水体中残饵、粪便、有机废物不断增加,可能导致水中藻类的过度繁殖,一旦藻类老化,则会使水质异常,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以下就常见不良水色及其危害与读者探讨,并提出调节措施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表面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氏沼虾健康养殖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肖鹤 许朝爱 《科学养鱼》 2018年第5期90-90,共1页
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大虾,在中国大陆被称为罗氏沼虾,在日本被称为鬼手虾。原产于中南美洲、越南、菲律宾、泰国等亚热带地区。是一种杂食性大型淡水虾。我国自1976年引进此虾,现已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苏、上... 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大虾,在中国大陆被称为罗氏沼虾,在日本被称为鬼手虾。原产于中南美洲、越南、菲律宾、泰国等亚热带地区。是一种杂食性大型淡水虾。我国自1976年引进此虾,现已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苏、上海、浙江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养殖。这里就罗氏沼虾相关养殖经验和读者分享,以期对罗氏沼虾养殖起到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健康养殖 长臂大虾 亚热带地区 马来西亚 中国大陆 中南美洲 养殖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康”浓缩乳酸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肖鹤 许朝爱 《科学养鱼》 2018年第4期90-90,共1页
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广泛存在于畜、禽肠道中。粪肠球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的乳酸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主要菌群之一,能产生天然抗生素,有利于机体健康。同时还能产生细菌素等抑菌物质,... 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广泛存在于畜、禽肠道中。粪肠球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的乳酸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主要菌群之一,能产生天然抗生素,有利于机体健康。同时还能产生细菌素等抑菌物质,抑制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病原菌的生长,改善肠道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乳酸菌 水产养殖 益生康 应用 动物肠道 革兰氏染色 天然抗生素 兼性厌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养殖常见病害防治建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鹤 许朝爱 《科学养鱼》 2019年第3期90-90,共1页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鲇,属于鲇形目、鮰科鱼类。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上乘等优点。自从引进中国后,斑点叉尾鮰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养殖品种,一度成为水产出口的明星产品,但是随着...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鲇,属于鲇形目、鮰科鱼类。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上乘等优点。自从引进中国后,斑点叉尾鮰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养殖品种,一度成为水产出口的明星产品,但是随着药残事件、贸易壁垒等导致出口减少,叉尾鮰养殖也经历了几次起起落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 锚头鳋病 车轮虫 水霉菌 水霉病 眼球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月鲫鱼养殖常见病害防治(上)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鹤 许朝爱 《科学养鱼》 2019年第6期90-90,共1页
鲫鱼又叫做河鲫、鲫瓜子等。体侧扁而高,腹部圆,头较小,吻钝,口端位呈弧线型;眼较大,无须;体呈银灰色,背部较暗,鳍灰。因生存的环境不同,体形与颜色也有所差异。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各地,各种淡水水域均有分布,养殖主要集中在... 鲫鱼又叫做河鲫、鲫瓜子等。体侧扁而高,腹部圆,头较小,吻钝,口端位呈弧线型;眼较大,无须;体呈银灰色,背部较暗,鳍灰。因生存的环境不同,体形与颜色也有所差异。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各地,各种淡水水域均有分布,养殖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江苏等地,尤其以江苏最多,占全国鲫鱼养殖年产量的25%之多。近年来,鲫鱼养殖病害频发,严重威胁到鲫鱼养殖业的发展,笔者就目前鲫鱼常见病害和读者探讨,以期对鲫鱼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防治起到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鳃出血 防治方案 常见病害 寄生部位 肠炎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月鲫鱼养殖常见病害防治(下)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鹤 许朝爱 《科学养鱼》 2019年第7期90-90,共1页
五、细菌性烂鳃病病原:柱状屈桡杆菌。症状:病鱼体色发黑,俗称乌头瘟,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往往充血发炎,中间部位常糜烂成一透明小窗;鳃丝肿胀,呈淡红色或灰白色,严重时鳃丝末端缺损,附着许多黏液、污泥、藻类等。防治方案:第一天上午使用&... 五、细菌性烂鳃病病原:柱状屈桡杆菌。症状:病鱼体色发黑,俗称乌头瘟,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往往充血发炎,中间部位常糜烂成一透明小窗;鳃丝肿胀,呈淡红色或灰白色,严重时鳃丝末端缺损,附着许多黏液、污泥、藻类等。防治方案:第一天上午使用'三效底改'调节水质,如有寄生虫可两小时后泼洒立克净或伊微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头鳋病 防治方案 常见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传染性复殖吸虫病的防治技术
13
作者 尹伦甫 陈昌福 许朝爱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0-80,共1页
复殖吸虫属吸虫纲、复殖吸虫目,全营寄生生活。种类繁多,大小、形态、生活习性各异,虫体小的可在0.5毫米以下,最大可达10厘米以上。一般为扁平叶状或卵形、肾形等,具吸盘。生活史过程中需要更换中间宿主,中间宿主为软体动物腹足类及瓣... 复殖吸虫属吸虫纲、复殖吸虫目,全营寄生生活。种类繁多,大小、形态、生活习性各异,虫体小的可在0.5毫米以下,最大可达10厘米以上。一般为扁平叶状或卵形、肾形等,具吸盘。生活史过程中需要更换中间宿主,中间宿主为软体动物腹足类及瓣鳃类、环节动物多毛类、水生昆虫、植物和鱼类等。复殖吸虫分布极为广泛,为鱼类常见的寄生虫,其传染率高、传播快、治疗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技术 吸虫病 传染性 复殖吸虫 生活习性 中间宿主 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植物源杀虫剂——“水虫清”的开发利用
14
作者 尹伦甫 许朝爱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0-80,共1页
寄生虫病是水产养殖动物疾病中一类常见、多发且控制难度较大的疾病,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水产品的频繁流通、寄生虫的抗药性加强、养殖户滥用渔药等居多因素,导致寄生虫性病害日益加剧,给养殖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常规化学类杀虫... 寄生虫病是水产养殖动物疾病中一类常见、多发且控制难度较大的疾病,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水产品的频繁流通、寄生虫的抗药性加强、养殖户滥用渔药等居多因素,导致寄生虫性病害日益加剧,给养殖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常规化学类杀虫药的大量、频繁使用给养殖环境和水产品的质量带来了严重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植物源杀虫剂 开发利用 动物疾病 寄生虫病 寄生虫性 经济损失 养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的疾病防治建议
15
作者 唐启胜 许朝爱 《科学养鱼》 2015年第7期89-89,共1页
目前南美白对虾的人工养殖以高位池和土塘的鱼虾混养模式为主,对虾养殖成败的关键在于对虾病害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受养殖水体污染、气候变化、苗种质量下降等因素影响,对虾病害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固着类纤毛虫病 苗种质量 附肢 养殖水体 人工养殖 蜕壳 成虾 头胸甲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细菌性败血症处理案例分析
16
作者 肖鹤 许朝爱 《科学养鱼》 2019年第9期90-90,共1页
鱼细菌性败血症俗称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常在我国淡水鱼养殖地区暴发流行。该病是我国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淡水鱼的种类最多、危害养殖鱼的鱼龄范围最大、造成损失最严重的急性传染病。该病的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水和淤泥... 鱼细菌性败血症俗称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常在我国淡水鱼养殖地区暴发流行。该病是我国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淡水鱼的种类最多、危害养殖鱼的鱼龄范围最大、造成损失最严重的急性传染病。该病的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水和淤泥是传播媒介,主要经过损伤的皮肤和鳃侵入鱼体。以往该病好发于花白鲢、鳊鱼、鲫鱼等养殖品种。近年来草鱼、青鱼也常出现此病,且和病毒性出血病难以区分。下面就生产中细菌性败血症的处理案例和读者分享,希望能对养殖一线在处理该病时起到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败血症 嗜水气单胞菌 淡水鱼养殖 急性传染病 花白鲢 养殖品种 病毒性出血病 养殖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胰倍健”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7
作者 肖鹤 许朝爱 《科学养鱼》 2020年第4期90-90,共1页
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出现和发展,水产养殖投饵量不断增加,导致养殖环境恶化,养殖动物肝胆负荷加重,出现脂肪肝、肝纤维化等病症。诱发鱼类肝胆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饲料氧化、腐败、发霉、变质,饲... 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出现和发展,水产养殖投饵量不断增加,导致养殖环境恶化,养殖动物肝胆负荷加重,出现脂肪肝、肝纤维化等病症。诱发鱼类肝胆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饲料氧化、腐败、发霉、变质,饲料中营养物质组配不平衡,抗脂肪肝因子缺乏,过量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以及杀虫剂等,而营养物质组配不平衡及抗脂肪肝因子的缺乏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化学合成药物 投饵量 养殖密度 营养物质 水体环境 倍健 组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春季水霉病防治要点
18
作者 肖鹤 许朝爱 《科学养鱼》 2019年第1期90-90,共1页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鱼类常见疾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早春、晚冬最为流行。该病对水产动物的种类没有选择性,凡是受伤的均可被感染,对水产动物是一种继发性感染。
关键词 水霉病 冬春季 继发性感染 防治 水产动物 常见疾病 一年四季 白毛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引起的鱼类中毒及防治
19
作者 肖鹤 许朝爱 《科学养鱼》 2018年第11期90-90,共1页
近年来,由环境污染引起水产养殖动物死亡的事件层出不穷,尤其今年,江苏、安徽、广东等地,都出现了在暴雨、台风、洪水过后养殖动物大量死亡的污染事件,给水产养殖户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污水导致大量鱼虾蟹死亡的原因一般是由于溶解氧... 近年来,由环境污染引起水产养殖动物死亡的事件层出不穷,尤其今年,江苏、安徽、广东等地,都出现了在暴雨、台风、洪水过后养殖动物大量死亡的污染事件,给水产养殖户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污水导致大量鱼虾蟹死亡的原因一般是由于溶解氧低或中毒。鱼类致毒的机理颇多,尤其在天然水域中,因多种污染物的影响,反应机理非常复杂。而且,环境污染引起的鱼类中毒还因养殖品种、生长阶段、地理分布和自然条件不同而不同,中毒的程度也各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中毒 环境污染 水产养殖动物 防治 大量死亡 污染事件 天然水域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龙虾冬季管理要点
20
作者 肖鹤 许朝爱 《科学养鱼》 2018年第12期90-90,共1页
天气渐凉,随着水温的快速回落,小龙虾养殖即将进入“休整期”,到了冬季小龙虾要度过长达3个月的越冬期,这时候养殖户需要加强越冬期的管理工作,以帮助小龙虾安全越冬。越冬期如何提高小龙虾成活率且来年出塘时膘肥体壮?养殖户该做好哪... 天气渐凉,随着水温的快速回落,小龙虾养殖即将进入“休整期”,到了冬季小龙虾要度过长达3个月的越冬期,这时候养殖户需要加强越冬期的管理工作,以帮助小龙虾安全越冬。越冬期如何提高小龙虾成活率且来年出塘时膘肥体壮?养殖户该做好哪些管理工作呢?一、肥水管理到了冬季,很多养殖户并不重视肥水,一是基本不投喂,小龙虾代谢降低,水体污染较轻;二是低温环境下藻类生长缓慢,肥水效果很难看到。但是小龙虾养殖冬季肥水很关键,首先肥水的保温和抗应激能力比瘦水强,肥水可以提高水体抵抗天气变化的能力,保证水体积累温度,减少小龙虾冻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冬季 管理要点 肥水管理 水体污染 管理工作 天气变化 抗应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