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波束水下测量超声仪(SeaBat8101)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许新发 李建锋 +2 位作者 樊宜 刘颖 邹虹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64,共5页
多波束水下测量系统(SeaBat8101)可以对水下地形地貌进行大范围全覆盖的测量及实时声纳图显示,结合实时动态(RTK)GPS定位,可以迅速获得各种比例尺的水下地形图和DTM数字高程图,其测量成果可以精确地反映水下细微的地形变化和目标物情况... 多波束水下测量系统(SeaBat8101)可以对水下地形地貌进行大范围全覆盖的测量及实时声纳图显示,结合实时动态(RTK)GPS定位,可以迅速获得各种比例尺的水下地形图和DTM数字高程图,其测量成果可以精确地反映水下细微的地形变化和目标物情况,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也是汛期进行水下监测的重要手段.目前,该系统已在江西九江长江江岸整治工程建设及抚河大堤建设等国家重点项目中得到初步应用,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纳仪器 多波束 水下测量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整治工程条件下赣江尾闾河网水流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许新发 黄志文 +2 位作者 周苏芬 邬年华 唐立模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3,共7页
赣江尾闾为冲积性多级分汊型河道,分为西河、东河。西河在裘家洲头,分西支和北支;东河在杨子洲头,分中支和南支。近年来人类各类活动使得赣江尾闾水文情势发生根本变化,对下游水资源利用、水生态环境等带来一系列影响。为了研究赣江尾... 赣江尾闾为冲积性多级分汊型河道,分为西河、东河。西河在裘家洲头,分西支和北支;东河在杨子洲头,分中支和南支。近年来人类各类活动使得赣江尾闾水文情势发生根本变化,对下游水资源利用、水生态环境等带来一系列影响。为了研究赣江尾闾综合整治工程对河段水流特性的影响,采用物理模型试验,重点分析了赣江尾闾河道在不同整治方案下的洪水位、分流比、流速分布等对河网河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赣江尾闾北支控堵整治方案对各支沿程洪水位、分流比、流速分布影响较大;而南支疏浚、四支建闸的影响较小,南支疏浚后对工程河段内流速分布的影响主要在于主流线向左岸偏移,而对断面最大流速的影响较小。试验成果对优化整治工程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整治工程 河网 水流特性 分流比 流速分布 模型试验 赣江尾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安水库后汛期洪水风险调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许新发 梅亚东 陈启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2-74,共3页
万安水库后汛期(7~9月)水库没有防洪库容,而此间赣江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的几率也不小,约占全年洪水的20%,这对后汛期的赣江中下游防洪极为不利。根据近年来的调度实践和江西省防总的要求,后汛期洪水调度需作单独研究。针... 万安水库后汛期(7~9月)水库没有防洪库容,而此间赣江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的几率也不小,约占全年洪水的20%,这对后汛期的赣江中下游防洪极为不利。根据近年来的调度实践和江西省防总的要求,后汛期洪水调度需作单独研究。针对现状,从后汛期设计洪水、调洪规则、风险分析3方面入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基于预报预泄的洪水调度规则和水位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调查 风险分析 水库调度 万安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级小水电站日负荷优化分配计算的逐次优化法 被引量:4
4
作者 许新发 李效文 徐旻 《水电能源科学》 2002年第3期44-46,共3页
针对梯级小水电站的实际情况 ,在给定水库用水量及计划日负荷图的条件下 ,将负荷优化分配至各电站、各台机组 ,建立了基于 POA算法的数学模型 ,应用该模型计算的优化分配方案与实际运行数据相比较 。
关键词 日负荷 梯级水电站 优化 负荷分配 逐次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河流域生态需水计算方法与模型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许新发 王萱子 +1 位作者 梅亚东 张代青 《江西水利科技》 2009年第1期11-15,共5页
结合抚河流域生态需水特征,阐述了抚河流域生态需水概念界定和拟选的适合该流域的计算方法,并根据拟选计算方法和模型,确定了抚河流域最小生态需水量及其年内逐月分配过程.
关键词 江西 抚河 水资源 流域生态 生态需水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a Bat8101多波束测深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许新发 樊宜 《江西水利科技》 2001年第4期211-214,共4页
介绍Seabat810 1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基本配置。
关键词 声纳仪器 多波束测控系统 水下测量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水电水库优化调度技术(2)基本资料收集 被引量:2
7
作者 许新发 黄俊民 《江西水利科技》 1995年第2期113-117,共5页
针对小水电站水库优化调度所需的资料往往较为缺乏的特点,介绍电站的水文、工程、机组、负荷、经济和综合利用等基本资料的收集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 小型水电站 水库调度 最佳化 资料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水电水库优化调度技术(5)──应用确定性动态规划绘制水电站水库加大出力线 被引量:1
8
作者 许新发 黄俊民 《江西水利科技》 1996年第1期38-41,共4页
选取大于水电站设计保证率年份的径流系列,按确定性径流过程动态规划法计算发不同最优加大出力时的时段初水库蓄水,从而绘制水库调度的加大出力线,以充分利用丰水年的来水量.
关键词 水库调度 动态规划 绘制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资源统一管理 被引量:2
9
作者 许新发 徐旻 黄国金 《江西水利科技》 2002年第3期174-177,共4页
应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结合江西省实际 ,论述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生态农业基本理论为指导,优化水库立体开发模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新发 熊式辉 《江西水利科技》 2001年第2期119-123,共5页
针对当前水库立体开发中许多仅追求短期经济效益 ,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重视不够 ,以及开发项目不能合理有效搭配的现实情况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调研 ,提出应以生态农业基本理论为指导 ,优化水库立体开发模式的思路 ,以便更好地开发库... 针对当前水库立体开发中许多仅追求短期经济效益 ,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重视不够 ,以及开发项目不能合理有效搭配的现实情况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调研 ,提出应以生态农业基本理论为指导 ,优化水库立体开发模式的思路 ,以便更好地开发库区资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水库立体开发 模式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省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计算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新发 《江西水利科技》 2000年第1期32-34,共3页
对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中可供水量的计算及代表年的分区选择提出自己的见解 。
关键词 水资源 供需平衡 可供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县白云山水库优化调度方案的编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新发 《江西水利科技》 1993年第3期238-244,共7页
白云山水库是以灌溉、发电为主的综合利用水库,编制其优化方案是一个多目标随机优化问题.文中介绍了方案编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对优化调度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水库 优化调度 白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水电水库优化调度技术(3)径流描述
13
作者 许新发 黄俊民 《江西水利科技》 1995年第3期178-182,共5页
小水电优化调度对人库径流过程的描述一般有2种类型:确定型和随机型。后者又分为各时段径流之间为互相独立和具有相关关系2种。
关键词 小型水库 优化调度 径流 小型水电站 随机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水电库优化调度技术(1)小水电水库优化调度技术概述
14
作者 许新发 黄俊民 《江西水利科技》 1995年第1期40-43,共4页
开展小水电水库优化调度能在不增加工程投资的情况下提高电站效益,意又重大,其理论基础来自大水电优化调度,但有其特点,只有处理好这些特点,才能使小水电优化调度更臻完善。
关键词 小型 水电站 水库调度 最佳化 概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水库优化调度的隐性随机动态规划法
15
作者 许新发 黄俊民 《江西水利科技》 1990年第2期53-56,共4页
一、引言我国已建成的水电站日益增多,电网中水、火电站组成了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要对整个电网进行优化调度,目前就理论和实际都难于做到。一般只对电网中的水电站群作为研究对象,求出优化方案,但仅就这点也没有现成通用的方法。目前,国... 一、引言我国已建成的水电站日益增多,电网中水、火电站组成了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要对整个电网进行优化调度,目前就理论和实际都难于做到。一般只对电网中的水电站群作为研究对象,求出优化方案,但仅就这点也没有现成通用的方法。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优化调度方法是随机动态规划法,但应用随机动态规划法(简称SDP法)解决单一水库的优化调度还可以,若用它来解决多水库系统的优化调度问题则会遇到众所周知的“维数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水库 调度 最佳化 ISDP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水电水库优化调度技术(6)──单库优化调度的随机性方法及方案的实施
16
作者 许新发 黄俊民 《江西水利科技》 1997年第2期103-107,共5页
根据马尔柯夫决策规划原理及随机动态规划方法,对单库建立优化调度数学模型.通过模型上机计算,可获得水库优化调度方案.根据优化方案,结合小水电特点,编制方案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 小水电 水库调度 调度 随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水电水库优化调度技术(4)动态规划
17
作者 许新发 黄俊民 《江西水利科技》 1995年第4期234-238,共5页
介绍动态规划基本概念及其求解方法。
关键词 小型水电站 水库调度 动态规划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五河及湖区生态水利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及示范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文俊 刘同宦 +2 位作者 栾华龙 程冬兵 许新发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共12页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中国河湖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交织重叠。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近年来鄱阳湖及其五河出现水量减少、水土流失、岸线萎缩、水生生境劣化等突出问题,目前的研究水平和关键技术无法满足新时期生...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中国河湖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交织重叠。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近年来鄱阳湖及其五河出现水量减少、水土流失、岸线萎缩、水生生境劣化等突出问题,目前的研究水平和关键技术无法满足新时期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如何将资源、生态、环境等约束融入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与运行,厘清水利工程对河湖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在这种影响下生态系统的演变趋势,提出减缓其影响的技术措施;如何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既能满足人类社会需求,又能兼顾水生态系统健康需求,是当前生态水利理论体系研究及关键技术研发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也是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落实长江大保护的必然要求。围绕上述问题,提出以"应用基础–关键技术–工程示范–监测评价"为主线的研究目标:1)辨析鄱阳湖五河及湖区生态水利特征因子及其对开发利用的响应机制;2)研发面向岸上、水陆交错带与水体的生态水利综合治理技术体系;3)提出生态水利综合治理技术及规划设计方案并进行工程示范;4)构建河湖生态水利建设模式与监测评价体系。通过开展多学科交叉、点面结合、理论与实践统一的研究,拟揭示河湖生态水利特征因子的互作互馈机制,提出耦合工程、资源、环境与生态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理论创新;研发红壤丘陵旱坡地农业节水控污保土系列关键技术和受损水生生境的水利工程辅助修复关键技术,实现技术创新;提出规划导则、设计指南、治理技术、监测指标、评估方法、建设模式等全链条布局的河湖生态水利综合治理系统解决方案,实现集成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利 河湖生态环境 监测评价体系 鄱阳湖五河及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鄱阳湖水体面积及容积动态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雷声 张秀平 许新发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3-86,90,共5页
通过收集1983年以来130多景无云卫星遥感影像,以及1993年以来的湖区水文站点的水位数据,对鄱阳湖区水体面积进行了计算分析,建立了鄱阳湖水体面积遥感计算模型,论证了鄱阳湖面积随星子站水位升高而增大的同时,还存在明显的季节变... 通过收集1983年以来130多景无云卫星遥感影像,以及1993年以来的湖区水文站点的水位数据,对鄱阳湖区水体面积进行了计算分析,建立了鄱阳湖水体面积遥感计算模型,论证了鄱阳湖面积随星子站水位升高而增大的同时,还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并分春夏季(1~7月)和秋冬季(8~12月)两个季节段,拟合出鄱阳湖水位~面积、水位~容积关系曲线,为研究鄱阳湖水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遥感技术 水体面积提取 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区分级雨日及雨量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范平 许新发 +2 位作者 成静清 温天福 刘章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28,34,共8页
为了分析鄱阳湖区降雨量的变化特征,按照相关标准对年降雨日数和降雨量进行分级,深入研究各级雨日(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年内分配规律。利用鄱阳湖区都昌站1953—2012年逐日降雨资料,采用趋势突变检验、Hurst指数、集中度和集中期等方法... 为了分析鄱阳湖区降雨量的变化特征,按照相关标准对年降雨日数和降雨量进行分级,深入研究各级雨日(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年内分配规律。利用鄱阳湖区都昌站1953—2012年逐日降雨资料,采用趋势突变检验、Hurst指数、集中度和集中期等方法对鄱阳湖区年和季节分级雨日(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鄱阳湖区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34 d,其中,小雨日数、中雨日数、大雨日数和暴雨日数所占雨日的比例分别为70.9%,18.66%,8.2%,2.98%;过去几十年,年总雨日数、小雨日数和暴雨日数均呈现显著减少的趋势并可能持续减少,年总雨日数在1978年发生突变,突变后雨日数减少了14 d;季节性降雨中,春、夏2季以大雨暴雨为主,秋、冬2季以小雨、中雨为主。②鄱阳湖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335.66 mm,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占年降雨的比例分别为20.74%,29.50%,27.35%,22.41%;过去几十年,年降雨量呈显著减少趋势并可能继续减少,并在1976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年平均降雨量减少了301.26 mm。③鄱阳湖区降雨集中度平均为0.4,但受降雨年内分配的影响,降雨集中度年际差异较大;降雨集中期主要集中在3月中旬—6月中旬,其中,4月中旬—5月中旬占了71.43%。鄱阳湖区降雨日数的减少主要是由小雨日数减少引起的,降雨量的减少是各级雨量共同减少造成的;降雨集中度的大小与大雨和暴雨量所占年降雨量的比例密切相关,且与降雨不均匀系数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认识鄱阳湖湿地水文情势变化特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雨日 分级雨量 降雨集中度 变化特征 鄱阳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