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视力与黄斑区厚度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吉利 曹婷怡 +5 位作者 许斐平 王莎莎 张宇 谢晓玲 陈文霞 郑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242-1244,共3页
目的: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OCT)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BCVA<0.3组和BCVA≥0.3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析其与术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临床研究,共纳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 目的: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OCT)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BCVA<0.3组和BCVA≥0.3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析其与术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临床研究,共纳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70例70眼,于术后1wk;1,3mo进行随访,记录最佳校正视力(BCVA),并根据术后1wk BCVA分为BCVA<0.3组和BCVA≥0.3组,两组患者于术后1,3mo行OCT检查,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采用相关分析研究术后BCVA恢复情况及其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前,术后1wk;1,3mo的BCVA<0.05的眼的比分别为30%,14%,11%,7%。BCVA<0.3组术后1,3mo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BCVA≥0.3组明显增加,两组术后3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术后1mo明显降低(P<0.01)。术后3mo BCVA和OCT检查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之间存在统计学上显著相关(r=-0.716,P<0.05)。结论:在本研究中,术后所有患者在3mo的随访时间内视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且术后OCT检查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干光断层扫描术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临床观察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吉利 曹婷怡 +2 位作者 许斐平 王莎莎 郑策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运用相干光断层扫描术(OCT)研究无手术并发症的白内障患者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临床情况。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共连续纳入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于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 目的运用相干光断层扫描术(OCT)研究无手术并发症的白内障患者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临床情况。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共连续纳入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于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0.3的患者72例(72只眼),于术后1个月进行随访,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于术后1个月行OCT检查。结果入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8.2岁。患者术后1个月BCVA小于0.3者占5.1%。OCT检查提示,导致患者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有高度近视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黄斑前膜、视网膜劈裂症、黄斑孔、视网膜色素变性。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患者年龄是照成术后1个月低视力的危险因素。结论在本研究中,术后1个月OCT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术后低视力的原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低视力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影像人工智能读片与医生读片对识别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蒋炎 许斐平 +6 位作者 汪竟成 王莎莎 刘瑞 曹婷怡 袁雯 陈新建 陈吉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1-745,共5页
目的:探讨在临床进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患者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人工智能(AI)读片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9-11/2021-11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眼科门诊患者1579眼OCT图像共1579张,并收集眼科医生及AI的读片结果。通过Ka... 目的:探讨在临床进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患者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人工智能(AI)读片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9-11/2021-11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眼科门诊患者1579眼OCT图像共1579张,并收集眼科医生及AI的读片结果。通过Kappa值进行无ARMD和有ARMD分类结果的一致性分析。结果:两名眼科医生之间在无ARMD和有ARMD读片结果的Kappa值为0.934;AI结果与眼科医生在无ARMD和有ARMD读片结果的Kappa值为0.738。AI对ARMD识别的灵敏度为73.08%,特异度为95.07%,曲线下区域面积(AUC)为0.841。结论:AI在基于OCT图像的ARMD识别上与眼科医生有较高的一致性,适用于基层医院完成对ARMD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转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人工智能 一致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非接触性眼表综合分析仪观察T2DM和/或高血压患者的眼表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莎莎 许斐平 +4 位作者 何杰 刘瑞 李小龙 陈吉利 曹婷怡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7-1021,共5页
目的:使用非接触性眼表综合分析仪分析2型糖尿病(T2DM)和/或高血压患者眼表特征。方法:选取2017-01/2018-12在我院就诊的T2DM患者、高血压患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无T2DM也无高血压患者各40例40眼,分析比较四组患者OSDI评分、泪河高... 目的:使用非接触性眼表综合分析仪分析2型糖尿病(T2DM)和/或高血压患者眼表特征。方法:选取2017-01/2018-12在我院就诊的T2DM患者、高血压患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无T2DM也无高血压患者各40例40眼,分析比较四组患者OSDI评分、泪河高度、眼红指数、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和平均泪膜破裂时间)检测结果。结果:T2DM患者眼部不适的主观感受更为明显,T2DM和/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眼部充血的体征。与无T2DM也无高血压的患者相比,T2DM患者的泪河高度降低,平均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但四组患者的首次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接触性眼表综合分析仪能够无侵入地观察眼表特征,提供相对客观的量化检查结果。T2DM患者眼部稳定性较无T2DM也无高血压的患者下降,稳态更容易被打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眼表 泪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眼表特征的非侵入性综合观察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莎莎 方锦 +4 位作者 许斐平 何杰 刘瑞 曹婷怡 陈吉利 《临床眼科杂志》 2020年第5期390-394,共5页
目的应用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观察、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眼表特征的变化。方法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T2DM合并白内障患者45例(45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目的应用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观察、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眼表特征的变化。方法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T2DM合并白内障患者45例(45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2例(42只眼)。患者入院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后房型)植入术。分析比较2组患者在术前以及T2DM合并白内障患者在术前、术后的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问卷评分、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评分、角膜内皮计数等检查结果。结果T2DM合并白内障患者与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的OSDI评分、泪河高度(TMH)、平均泪膜破裂时间(BUT-Ave)、眼红指数、角膜内皮计数术前组间对比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FL评分结果对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T2DM合并白内障患者的OSDI评分、BUT-Ave、眼红指数、FL评分、角膜内皮计数检测结果在手术前后均有明显差异(P<0.05),TMH在手术前后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BUT-Ave、眼红指数、角膜内皮计数检测结果在手术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OSDI评分、TMH、FL评分在手术前后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相比,T2DM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眼表稳态更易于被破坏;对于合并T2DM的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患者眼表会产生较大影响,手术治疗前应当充分评估眼表状态,减少因手术所致的不可逆损伤,重建眼部生理环境,改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白内障手术 眼表 泪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