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InVEST模型的西柳沟流域生境质量现状
1
作者
张锦鑫
付航
+5 位作者
傅宇钟
许德禄
陈文超
康宾
马波
王智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1-341,共11页
[目的]综合评估西柳沟流域长时间序列下景观格局指数及生境质量现状变化,为合理制定生态修复方案,促进流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5个时段,基于Fragstats、InVEST模型和...
[目的]综合评估西柳沟流域长时间序列下景观格局指数及生境质量现状变化,为合理制定生态修复方案,促进流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5个时段,基于Fragstats、InVEST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对西柳沟流域景观格局指数、生境质量现状及其驱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000—2020年研究区景观呈明显的聚集化与同质化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草地扩张、景观破碎度降低、边缘复杂度下降和多样性减少。2015年出现的短暂破碎化波动反映人类活动的阶段性干扰。2)研究区以较高生境质量区为主(占比约60%),2000—2020年生境质量改善区与退化区的面积差距逐渐缩小,2010年后退化趋势加剧。空间上,较高生境质量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下游,较低质量区主要分布在流域北部中游的库布齐沙漠,中质量区在上游呈破碎化分布。3)土地利用类型是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与高程、植被覆盖度及气候因子(如年平均气温)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强化其影响;人为-自然因子协同作用显著增强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的解释力。[结论]通过对西柳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其驱动因素的系统分析,明确流域生境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揭示驱动该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关键因素,为流域生态修复优先区的确定与修复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InVEST模型
生境质量
地理探测器
西柳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钩栗种子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理指标测定分析
被引量:
18
2
作者
王佩兰
许德禄
+3 位作者
张斌
李何
胡俊靖
李志辉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10,16,共5页
以建瓯,恩施,浏阳、桑植、永顺等5个不同地理种源以及永顺小溪3个不同家系的钩栗种子为实验材料,对不同种源间钩栗种子的形态特征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钩栗种子的长度、宽度、高度和种子单粒重差异显著。钩栗种子长度的...
以建瓯,恩施,浏阳、桑植、永顺等5个不同地理种源以及永顺小溪3个不同家系的钩栗种子为实验材料,对不同种源间钩栗种子的形态特征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钩栗种子的长度、宽度、高度和种子单粒重差异显著。钩栗种子长度的变化幅度为19.842 4~20.216 8 mm,宽度为19.233 8~19.692 2 mm,高度为17.337 5~17.504 3 mm,百粒重为391.192 2~412.935 4 g。测得种子含水量为43.15%,可溶性糖的含量为20.61 mg/g,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为12.89 mg/g。所测钩栗的各项生理指标中,含水量表明种子不耐贮藏,可溶性糖含量表明种子耐脱水,但是钩栗种子成熟后并不耐脱水,因此可溶性糖并不是决定种子是否具有耐脱水性的唯一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指标
钩栗
种源
种子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InVEST模型的西柳沟流域生境质量现状
1
作者
张锦鑫
付航
傅宇钟
许德禄
陈文超
康宾
马波
王智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整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1-341,共11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YY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7342)。
文摘
[目的]综合评估西柳沟流域长时间序列下景观格局指数及生境质量现状变化,为合理制定生态修复方案,促进流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5个时段,基于Fragstats、InVEST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对西柳沟流域景观格局指数、生境质量现状及其驱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000—2020年研究区景观呈明显的聚集化与同质化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草地扩张、景观破碎度降低、边缘复杂度下降和多样性减少。2015年出现的短暂破碎化波动反映人类活动的阶段性干扰。2)研究区以较高生境质量区为主(占比约60%),2000—2020年生境质量改善区与退化区的面积差距逐渐缩小,2010年后退化趋势加剧。空间上,较高生境质量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下游,较低质量区主要分布在流域北部中游的库布齐沙漠,中质量区在上游呈破碎化分布。3)土地利用类型是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与高程、植被覆盖度及气候因子(如年平均气温)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强化其影响;人为-自然因子协同作用显著增强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的解释力。[结论]通过对西柳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其驱动因素的系统分析,明确流域生境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揭示驱动该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关键因素,为流域生态修复优先区的确定与修复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景观格局
InVEST模型
生境质量
地理探测器
西柳沟流域
Keywords
landscape pattern
InVEST model
habitat quality
geodetector
Xiliugou basin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钩栗种子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理指标测定分析
被引量:
18
2
作者
王佩兰
许德禄
张斌
李何
胡俊靖
李志辉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汩罗市玉池国有林场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10,16,共5页
基金
国家林业行业公益性项目"珍贵树种钩栗良种选育及栽培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204405)
文摘
以建瓯,恩施,浏阳、桑植、永顺等5个不同地理种源以及永顺小溪3个不同家系的钩栗种子为实验材料,对不同种源间钩栗种子的形态特征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钩栗种子的长度、宽度、高度和种子单粒重差异显著。钩栗种子长度的变化幅度为19.842 4~20.216 8 mm,宽度为19.233 8~19.692 2 mm,高度为17.337 5~17.504 3 mm,百粒重为391.192 2~412.935 4 g。测得种子含水量为43.15%,可溶性糖的含量为20.61 mg/g,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为12.89 mg/g。所测钩栗的各项生理指标中,含水量表明种子不耐贮藏,可溶性糖含量表明种子耐脱水,但是钩栗种子成熟后并不耐脱水,因此可溶性糖并不是决定种子是否具有耐脱水性的唯一因子。
关键词
形态指标
钩栗
种源
种子
生理指标
Keyword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Castanopsis tibetana
provenances
seeds
physiological indices
分类号
S792.1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InVEST模型的西柳沟流域生境质量现状
张锦鑫
付航
傅宇钟
许德禄
陈文超
康宾
马波
王智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钩栗种子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理指标测定分析
王佩兰
许德禄
张斌
李何
胡俊靖
李志辉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