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nVEST模型的西柳沟流域生境质量现状
1
作者 张锦鑫 付航 +5 位作者 傅宇钟 许德禄 陈文超 康宾 马波 王智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1-341,共11页
[目的]综合评估西柳沟流域长时间序列下景观格局指数及生境质量现状变化,为合理制定生态修复方案,促进流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5个时段,基于Fragstats、InVEST模型和... [目的]综合评估西柳沟流域长时间序列下景观格局指数及生境质量现状变化,为合理制定生态修复方案,促进流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5个时段,基于Fragstats、InVEST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对西柳沟流域景观格局指数、生境质量现状及其驱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000—2020年研究区景观呈明显的聚集化与同质化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草地扩张、景观破碎度降低、边缘复杂度下降和多样性减少。2015年出现的短暂破碎化波动反映人类活动的阶段性干扰。2)研究区以较高生境质量区为主(占比约60%),2000—2020年生境质量改善区与退化区的面积差距逐渐缩小,2010年后退化趋势加剧。空间上,较高生境质量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下游,较低质量区主要分布在流域北部中游的库布齐沙漠,中质量区在上游呈破碎化分布。3)土地利用类型是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与高程、植被覆盖度及气候因子(如年平均气温)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强化其影响;人为-自然因子协同作用显著增强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的解释力。[结论]通过对西柳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其驱动因素的系统分析,明确流域生境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揭示驱动该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关键因素,为流域生态修复优先区的确定与修复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InVEST模型 生境质量 地理探测器 西柳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栗种子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理指标测定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佩兰 许德禄 +3 位作者 张斌 李何 胡俊靖 李志辉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10,16,共5页
以建瓯,恩施,浏阳、桑植、永顺等5个不同地理种源以及永顺小溪3个不同家系的钩栗种子为实验材料,对不同种源间钩栗种子的形态特征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钩栗种子的长度、宽度、高度和种子单粒重差异显著。钩栗种子长度的... 以建瓯,恩施,浏阳、桑植、永顺等5个不同地理种源以及永顺小溪3个不同家系的钩栗种子为实验材料,对不同种源间钩栗种子的形态特征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钩栗种子的长度、宽度、高度和种子单粒重差异显著。钩栗种子长度的变化幅度为19.842 4~20.216 8 mm,宽度为19.233 8~19.692 2 mm,高度为17.337 5~17.504 3 mm,百粒重为391.192 2~412.935 4 g。测得种子含水量为43.15%,可溶性糖的含量为20.61 mg/g,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为12.89 mg/g。所测钩栗的各项生理指标中,含水量表明种子不耐贮藏,可溶性糖含量表明种子耐脱水,但是钩栗种子成熟后并不耐脱水,因此可溶性糖并不是决定种子是否具有耐脱水性的唯一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指标 钩栗 种源 种子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